石油学家|石油钻探先驱——靳锡庚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石油学家|石油钻探先驱——靳锡庚

来源:《国企管理》2018.10下

综合整理/董雷


石油学家|石油钻探先驱——靳锡庚

石油学家|石油钻探先驱——靳锡庚// //

首次绘制玉门老君庙地质图;成功控制高压自喷井井喷;推广“利用模型作石油开发分析”方法 , 为我国石油开发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 他就是石油钻井工程专家靳锡庚 ,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矿的创建者之一 。

靳锡庚 , 1900年11月14日生于河南省杞县邢口集 , 1932年毕业于河南省焦作工学院采矿系 。 1938年 , 靳锡庚应“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之邀 , 举家西出嘉峪关 , 克服千辛万苦在玉门老君庙进行石油地质勘探 , 从此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

绘制两幅地质图

抗日战争爆发后 , 中国东部铁路线大多陷于敌手 , 西部大后方的汽车运输又因沿海口岸的相继陷落 , 失去进口燃料的渠道 , 中国公路运输几乎陷于瘫痪 , 不得不又重新组织起人拉马驮的驿运 。 当时甚至有“一滴汽油一滴血”之说 。 只有开发自己的石油 , 才能在战争中扳回劣势 。

1938年 , 孙健初奉命赴西北戈壁找油 。 同年10月 , 孙健初、靳锡庚、严爽会师兰州 , 这三人也是之后发现与建成玉门油矿的奠基人 。

12月 , 三人到达海拔2200多米的祁连山地区 。 一路翻山越岭 , 历经风霜严寒 , 终于来到了玉门老君庙 。 这一天是1938年12月27日 ,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 中国石油勘探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 , 也将永载史册 。

到老君庙的第二天清晨 , 孙健初便迫不及待地要察看山背后的地形 。 靳锡庚与孙健初冒着刺骨的寒风从蒙古包走出来 , 来到祁连山下 , 孙健初指着面前的山说:“你看这山多像把弓!”后来人都叫这山为“弓形山” 。 孙健初认为 , 弓形山不但外表凸起 , 而且里边是个隆起的构造 。 由此 , 影响抗日战局的石油勘探开始了 。

冬季的祁连山脉 , 风雪交加 , 就连低谷都覆盖着一尺多深的积雪 。 当时靳锡庚已是近40岁的人了 , 每爬一步都气喘吁吁 。 艰难地爬上了山顶 , 强劲的北风几乎要把他们刮到山脚下 。 测量时 , 靳锡庚一手拿笔 , 一手拿着平板仪 , 带着手套的手也快冻僵了 , 眼泪滴在平板仪上 , 很快便冻成了冰疙瘩 。 这种艰苦的生活日复一日 , 支持他的是坚强的毅力 。 经过一年的时间 , 靳锡庚踏遍了弓形山一带的高山低谷 , 测绘七千多个点 。 到1939年10月份 , 靳锡庚带领工人们绘出了老君庙和石油沟地区两幅比例尺为万分之一的地质地形图和地质构造图 , 为老君庙油田初期定井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在没有电测的情况下 , 钻井也根据它指出的地层位置取砂样 , 反过来钻井取出砂样又验证所画位置的对与否 , 为下一个井位的确定提供依据 。

这期间 , 由延长油矿调来了两部顿钻 。 1939年3月13日 , 距老君庙北15米处 , 由孙健初和靳锡庚所定的第一口油井井位开钻 。 钻到388.81米处成功出油 。

控制三次大井喷

1941年之后为了向深层钻进 , 时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主任孙越崎决定从萍乡煤矿调来800米旋转钻机钻老君庙8号井 , 这口井的负责人是靳锡庚 。

10月20日 , 当8号井钻进到448.76米处时 , 突然喷出油和砂 , 把钻台下的工作套管撕开了一个裂缝 , 原油夹带着天然气呼啸而出 , 喷向40米的高空 , 吼声震天动地 , 并发出火车汽笛般的长鸣 。

井喷就是命令 , 身为队长的靳锡庚带领钻机班长陶复兴冒着生命危险 , 顶着气浪 , 硬是冲上去装上了防喷器 。 数小时后 , 防喷器被油砂冲出一个10厘米左右的窟窿 , 油和气再次向外喷射 , 喷到空中的油像滂沱大雨一般倾注而下 , 油砂喷出1千米左右 , 现场的人都成了“油人” 。 到了27日清晨 , 由于井内油砂堵塞 , 井喷的势头减弱 , 乘此机会 , 靳锡庚与司钻再次冲上去 , 安装上第二个防喷器 。

1942年8月7日 , 这一天任凭怎样活动钻杆也不出油 , 为了保证每天给炼厂的原油供应 , 靳锡庚和钻井工人商量 , 把钻杆取下来 , 看看是否堵塞了 。 果然发现在套管100多米处已被石蜡糊住了 , 钻杆管箍下边“肩膀”处已被砂子磨平 , 部分套管被砂子磨成一条条沟 , 有的断了 , 卡在钻头上 , 起钻杆时连套管也带了出来 。 当大家费了很大的力气把钻头连同钻铤取出刚放在地下 , 通行无阻的原油就像出笼的野兽咆哮而出 。

这次井喷一小时能喷出数百吨油 , 最多一天能喷出2500多吨 。 幸亏靳锡庚事前作了准备 , 就地挖的几个储油池派上了用场 。 8号井的井喷时间比较长 , 靳锡庚和另外两名负责人轮流值班 , 随时解决现场发生的问题 , 通过8号井井喷的教训 , 他坚持改用油管出油 , 并由大油嘴放喷改为小油嘴控制出油 。 同时也促使他对泥浆进行研究 。

8号井自喷14个月 , 其中三次失控喷油一个月 , 其余都是在控制下采油 , 共采原油53417吨 。 1942年用此原油炼出汽油187万加仑 , 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的汽车用油 。

1942年冬 , 他参加了接收独山子油矿工作 , 撰写了《独山子油矿钻采概况》一文 , 学习了独山子油矿泥浆的设施及一系列工艺流程 , 并画出油层射孔枪图 , 回到玉门后用到生产上 , 并改进了泥浆的配制 , 对10号井的井喷得到有力的控制 , 为老君庙控制井喷事故提供了经验 。

开创“游地宫”方法

在玉门油矿的工作中 , 靳锡庚深深地认识到 , “在毫无技术与经验的情况下去钻井 , 等于赤手空拳抓猛虎” 。 1945年5月 , 他争取到了公费出国学习的机会 , 先后在美国休斯敦韩卜石油公司、怀俄明星机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亚美孚公司实习钻采技术 。

1946年8月 , 靳锡庚学成归国 , 回到玉门油矿 。 一次60号井钻透高压高产L油层后下套管注水泥时 , 发现该井注进的水泥很快被喷出 。 凭借所学和经验积累 , 靳锡庚准确判断这是井喷的预兆 , 立即组织工人利用井口的卵石、布条及水泥、三合土制成了防喷塞子 , 虽然关井后井口上升到三四十个大气压 , 但该防喷塞子却不漏 , 从而避免了一场井喷 , 令美国专家为之叫绝 。

20世纪60年代初 , 靳锡庚重回玉门油矿调研 , 认为过去10余年玉门油矿从L层中采出的油几乎全部来自L3层 。 而L1、L2、L4等层的油几乎未动 , 几个层尚有可采储量几千万吨之多 。 建议对L层应采取分采分注水 , 否则对L1、L2、L4渗透率低的各层很不利 。 如井内条件许可 , 可在同一个井内分采两层油 , 甚至三层油 。 实践证明这一建议非常正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靳锡庚先后被任命为玉门油矿总务组副组长 , 西北石油管理局器材处副处长 , 北京石油总局器材处副处长 , 石油部勘探司钻井处副处长、副总工程师 , 石油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 。 他虽在行政领导的岗位上 , 但仍没忘掉钻研业务 , 翻译了许多国外油田开发技术资料 。

靳锡庚还致力于“利用模型作石油开发分析”的研究 , 这种被各油田井队叫作“游地宫”的石油开发分析方法 , 把地下的地层、水层等做了一个模型 , 把地下看不到的地层搬到地上 , 使技术人员和采油工人一目了然掌握地下情况 。 这为我国石油开发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

微信编辑/姜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