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漂洋过海传乡情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侨批:漂洋过海传乡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 对于潮汕人来说 , 几乎家家都有一部长短不一的移民史 。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 ,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 , 一批批潮汕人心中涌动着寻找致富机会的欲望 , 离开家园到南洋、美洲谋生 。 他们从汕头港出发 , 乘着红头船 ,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漂泊 , 直至到达新的陆地 。
红头船 , 是广东潮汕人的一个重要象征 , 因船头刷为朱红色而名为“红头船” 。
初抵异乡 , 移民们开始奋力营生 , 待有了一定积蓄后 , 他们便开始尝试委托回国的亲友和同乡捎带银信 , 以赡养家中的长辈妻儿 , 侨批就这样应运而生 。 在潮汕话里 , 把“信”叫做“批” , 侨批正是华侨华人与家乡眷属在通信往来过程中所产生的书信、情况汇报、账目和汇款票据 。 作为华侨华人与国内家眷联系的载体 , 侨批以银信合一的特殊形式 , 成为维系海外侨胞与国内亲人情感的纽带 。 侨批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面貌和变化 , 是了解中国移民历史的重要史料 。 2013年6月 , 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
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 , 一封封侨批静静地躺在展柜里 , 每一封侨批背后 , 都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 寄托着牵挂与思念 。 潮汕地区的侨批数量众多 , 横跨百余年时间 。 “今寄来洋银二大元以为母亲买肉之赀外又寄来银一大元交吾妻收用 。 情长纸短 , 寸墨难喧 , 笔言不尽 。 ”在一封落款“辛巳年(1881年)十一月”的侨批上 , 这样写道 。 这也是迄今为止侨批馆所收藏到的年代最久远的侨批 。
侨批伴随着近代中国移民的形成而出现 , 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潮汕、江门、梅州以及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侨乡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 海外华侨华人寄回来的侨批对侨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汕头市外侨局局长陈鹏对本报采访人员说 。
据文物馆讲解员介绍 , 侨批馆的侨批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收藏 。 在文物馆中 , 收藏着广东潮安县陈宏烈家在1912年至1958年间收到的约700封侨批 。 不同内容、不同收发形式的侨批也有着不同的名称 。 比如“明批”、“暗批”、“平安批”等 。 初次闯荡南洋所寄回的第一封侨批 , 被称为“回头批” , 也叫“平安批”;批信书写通常跟书信书写是一样的 , 但偶尔亦见到一些用潮州歌谣、诗句来表达海外漂泊的艰辛与对故乡思恋的侨批 。 讲解员介绍 , 有些侨批非常简短 , 最短的只有两个字——“银二 。 ”当时 , 在海外谋生的侨胞并非人人富裕 , 尽管如此 , 有人还是会极尽所能寄回哪怕微薄的银元以接济家里 。
侨批的出现也衍生了许多职业 。 当时 , 有人因为文化水平有限 , 书信只能找人代写 , 因此产生了代写侨批的职业 。 侨批文物馆内的铜像生动还原了代写侨批的情景 。 而寄送侨批则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水客业 , 类似于今天的快递业 。 水客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为侨胞带送侨批或物件的人 。 水客远渡重洋 , 四海为家 , 倚水而生 , 故名“水客” , 又叫“批脚” 。
随着侨批递送需要的不断增长 , 以人工寄送为主的“水客”已经供不应求 。 19世纪30年代左右 , 以批局、银号、商号等承办机构为代表的侨批也正式出现并迅速发展 。 根据1946年史料记录 , 潮汕地区共有131家侨批局 。
如今 , 尽管侨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 但可以说 , 它是潮汕地区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 侨批承载着人们的思念与责任 , 过尽千帆 , 漂洋过海 , 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 。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传统节庆:今天正月十三虫王节
- 说说《水浒传》中的婚俗文化:娶妻、纳妾、休妻
- 浪子燕青:《水浒传》中素质最全面的一位好汉
- 观赏牡丹,豆绿牡丹的传说!
- 花样历史:猫头鹰会传染疾病吗?为何古人很惧怕它,却还要吃它?
- 古人说南方多瘴气,传染可置人于死地,瘴气到底是啥病毒?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
- 《水浒传》中的世外高人许贯忠是作者罗贯中的影子吗?
- 传统节庆:腊月三十儿和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