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先说几句题外话 , 其实关于“大宝”这个词 , 历史上衍生出来的释义有好多种 。 一是指帝位、皇位;二是指珍贵的财宝、宝贝;三是对佛法的称呼;四是一种计量单位 , 古代历史上专指重达五十两的银元宝;五是气功术语;最后一种就是历史上某些帝王的年号叫大宝 。 而今天我说的这个大宝专指皇位、帝位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要说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 关于这皇位传承最正当合法的那就是父死子继 , 或者兄终弟及 。 但也有谋朝篡位或是非正常手段夺取的 。 当然 , 前一种是主流 , 毕竟社会舆论认可的还是正统!不过后一种也不少 , 今天要说的这个帝王就是靠“强取豪夺”硬是从自己亲侄儿手中抢走了本来就不属于他的皇位 , 但也因此开创了一段被后人称颂的“永乐盛世” 。 可能熟悉历史的读者已经大概猜出来这个抢大宝的人是谁了 , 没错 , 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历史上 , 在朱元璋定鼎天下后 , 马皇后所生的长子朱标理所当然被立为太子 , 而且从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的朱标也一直被朱元璋当做接班人在培养 。 当时天下人都知道待朱元璋百年之后 , 大明朝的掌舵者那就是朱标无疑 。 朱标学问高、有才华还心地善良 , 不但得到满朝文武大臣及元勋贵戚的认可 , 在自己的弟弟们心目中这个大哥那也是当之无愧、威望甚高 。 假如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 , 等到朱元璋驾崩朱标继位 , 首先这些开国功臣不会死;其次燕王朱棣不会反 。 原因也很简单 ,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皇孙朱允炆以后顺利执政开路 , 毕竟朱允炆不比他父亲朱标 , 一没资历二没威望 , 肯定驾驭不住那些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悍将老臣和自己的叔叔们;二来 , 前文也说了朱标在大臣及兄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比较高 , 加上又是嫡长子名正言顺 , 如果他继位当了皇帝 , 底下这些人肯定用心辅佐起码没有叛逆的心思 。 但朱允炆不行啊 , 单是年龄就让自己的叔叔们不服气了 , 更别说那些开国元勋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后来的事情可能很多人也熟悉 , 明惠帝朱允炆继位后听信大臣的建议开始削藩 , 这下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 自己的叔叔们藩王当的正美呢 , 就算大宝没得到 , 但个个都是一方诸侯 , 土皇帝般的日子那也舒服着呢 。 虽然他们名义上是长辈却得对自己的侄儿晚辈俯首称臣三跪九叩 , 不过毕竟那种时候少的多 , 因为明朝的政策藩王都是分封在各地镇守的 , 无诏不得进京 , 否则以叛乱论处;而清朝的藩王恰恰相反 , 没有一兵一卒只能在京城待着 , 可以花天酒地也可以混吃等死 , 但就是无事不得出京 。 这样一来这些藩王皇叔们见自己侄儿的时候少之又少 , 名义上的君臣也不尴尬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但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一出 , 眼看着好日子就到头了 , 嘴边的肉被别人抢走了换谁也不甘心呢 , 但不甘心归不甘心 , 毕竟朱允炆是自己老爹指定的天子 , 造反的心思是没有的 , 成功率太小不说而且师出无名 。 但这只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 每到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有那些不认命不服输的 。 当时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的一个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 ,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 , 封地在今北京一带 , 作为和北方少数民族直接接触的一线地区 , 朱棣多次参与了明朝在北方的军事活动 , 并两次率领军队北征 。 所以相比其他养尊处优的藩王 , 朱棣无论是在部队的影响力还是自身的军事才能都是数一数二的 。 这也为他之后抢夺自己侄儿的皇位奠定了基础 。 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加上对朱棣的监视并且建文帝还一度准备调走燕王的军队 , 这就让朱棣有些感觉自己成了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 终于 , 不甘被屠的朱棣以靖难的名义起兵造反了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建文四年 , 历时三年的战争朱棣兵临南京城下 。 这个时候的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在和燕王三年的战争中重用书呆子李景隆以及决策失误等等自断其臂的行为 , 已经是束手待毙的状态了 。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 , 我觉得朱允炆的妇人之仁以及优柔寡断是造成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 本来朱棣的出兵不论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个方面都不如朱允炆所代表的朝廷 , 但战争一开始朱允炆却给军队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 , 就是不许伤害他的皇叔 , 他不想背上弑叔的不孝罪名 , 这样的命令一下就导致朝廷的军队在和朱棣的军队作战时畏首畏尾 , 而朱棣却仗着这道“护身符”横冲直撞 , 因为他知道朝廷的军队不敢伤他分毫 。 就这样 , 明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 , 年纪轻轻的朱允炆最终因为自己的幼稚和天真丧失了战机 , 最终失败了 。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要我说:抢的好!

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却被叔叔抢走了 , 要我说:抢的好!// //

如此妇人之仁 , 如此保守古板不知变通的皇帝 , 也就是在和平时期 , 要是当时造反的不是自家人 , 而是历史上强悍的北方蒙古军队打进来 , 那么试问 , 朱允炆有几成胜算呢?封建社会虽然是家天下 , 嫡长子继承制 , 但一旦嫡长子不堪大任最好的还是有能者居之 。 朱元璋也是爱屋及乌了 , 因为对长子朱标的爱导致最后老糊涂了 , 竟然在自己众多儿子还在世且其中不乏有才能者的情况下 , 竟然跳过自己的儿子让孙子来继位 ,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决策 。 这孙子如果在太平时期可能是一位贤明的守成之君 , 但乱世之下他还是太年轻 , 所以他最终的失败不是偶然是必然 。 而且在当时元朝的蒙古人并没有完全消灭的情况下 , 假如没有靖难之役 , 当有一天蒙古人养精蓄锐之后打进来 , 朱允炆还能守得住爷爷留给自己的这片江山吗?

所以要我说啊 , 这叔叔抢了侄儿的大宝 , 虽然道义上欠妥 , 但战略上我还是要说一句:抢的好!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 , 敬请关注【玖易飞扬】 , 我们只为历史痴狂!更多精彩下期再见!

此文章为【玖易飞扬】原创 , 尊重知识产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