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 ,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于谦 , 是大明帝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最知名的一颗星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在当时 , 于谦被称为"救时宰相" , 受到万人敬仰

在这之前一年 , 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趁着在土木堡大败明军的威势 , 率领大军进逼北京城 , 使得偌大的大明帝国瞬间就到了摇摇欲坠、大厦将倾的地步 。

就在这时 , 于谦站了出来 , 率领着京城三大营的老弱之师和各地亲王的军队 , 与瓦剌骑兵展开了一场决绝壮烈的北京保卫战 , 最终重挫敌军 , 使得明朝的江山得以保全 。

虽然太上皇明英宗还在也先的手里 , 但毕竟京城守住了、新皇帝登基了、奸宦王振的党羽也被一扫而空 , 所以文武百官都很高兴:江山转危为安、新皇论功行赏 , 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有一个人不高兴 , 不仅不高兴 , 还将于谦恨到了骨子里 。 这个人名叫徐埕 , 时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与于谦相比 徐有贞就是个芝麻官

当瓦剌大军逼近北京时 , 徐埕是鼓吹"南迁"最起劲的角色 。 按照他的说法:近来夜观天象 , 大明气数已尽 , 只有南迁才能确保平安 。

对于徐埕的这个建议 , 于谦的意见很简单:谁说要南迁 , 一刀砍了(言南迁者 , 可斩也)!搞得徐埕灰头土脸 , "不敢复言" 。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 , 徐埕更是倒了霉 , 不仅朝中官员对其大加讥讽 , 就连明代宗都对他没什么好印象 。

据《明史》记载 , 当于谦提名徐埕担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党校校长)时 , 明代宗一看他的名字就皱眉:"此议南迁徐埕耶?为人倾危 , 将坏诸生心术 。 "用大白话说 , 就是怕他把这些学生带坏了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明代宗像

混到这般田地 , 徐埕的仕途算是到头了 。

徐埕认为 , 他之所以落到这种下场 , 完全都赖于谦 。 如果于谦当时没有当着朝廷百官让他下不来台 , 他绝不至于混到这般田地 , 就连皇帝拒绝任命他当祭酒这件事 , 他也一起算到了于谦的头上 。

虽然徐埕恨得牙痒痒 , 但一个正六品的翰林 , 在朝廷中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 压根没有资格成为于谦的对手 。 事实上 , 包括于谦在内 , 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个徐埕当回事 。

但是 , 他们都看错了一点:这个徐埕不仅仅是个小人物 , 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

历史证明 , 君子 , 往往是斗不过小人的 。

一场"变脸秀"

徐埕 ,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从开始读书起 , 他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 , 除了读书学文之外 , 他还对所谓的"实用之学"很感兴趣 , "凡天官 、地理、兵法、阴阳方术之书, 无不谙究 。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徐埕的书法也相当不错

在这些学问上下功夫 , 自然在应试科举上走不顺 。 永乐十九年 , 徐埕和于谦同期参加会试 , 结果大相径庭:于谦高中进士 , 徐埕却名落孙山 。 直到九年后 , 徐埕才考中进士 , 入仕翰林院 , 此时的于谦已经是兵部侍郎 , 堂堂的正三品大员了 。

终于成为京官的徐埕 , 以为自己的满腹学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 但世事难料 , 在翰林院的冷板凳上 , 徐埕一坐就是整整十七年 , 直到明英宗正统十二年时 , 他才混上一个正六品侍讲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翰林院听着风光 却是一个实打实的闲差

仕途不顺 , 这让热衷功名的徐埕常有生不逢时之憾 。 而在北京保卫战后 , 随着自己的声名扫地 , 这种遗憾变成了彻底的怨愤和嫉恨 。

这时 , 有人给徐埕出了一个主意:皇帝只是对你的名字有印象 , 又不认识你 , 你何不改个名呢?

听了这个主意 , 徐埕恍然大悟 。 景泰二年十二月 , 徐埕改名 , 遗臭万年的徐有贞正式登场 。

也许"徐埕"这个名字真的与徐有贞八字不合 , 自从改名之后 , 徐有贞终于飞黄腾达:景泰三年 , 升为从五品右谕德 , 没多久又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 , 被派往山东治理黄河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从大禹治水起 黄河的水患几乎没间断过

平心而论 , 在干实事上 , 徐有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 到山东后 , 徐有贞在实地考察黄河水患的基础上 , 制定了以防洪和水利建设相结合的治河方案 , 还亲临现场指挥施工 , 让困扰山东地区近十年的黄河水患彻底平息 , 使上百万顷良田得以复耕 。 景泰七年 , 黄河流域洪水泛滥 , 多处河堤决口 , 唯有徐有贞所建的大堤巍然不动 , 称得上是大功一件 。

由此可见 , 人在年轻时多读些"闲书" , 恐怕真不是什么坏事 ,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

终于等到了机会

如果徐有贞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 , 很有可能会与后来的治河专家潘季驯、陈潢等一起 , 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

但在徐有贞心里 , 经世致用的实务之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功利心 , 唯有入阁拜相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

治河完成后 , 徐有贞因功被升为左副都御史 。 虽然已经是正三品的大员 , 但徐有贞仍不满足 , 为了实现他所谓的"理想" , 徐有贞把眼光投向了另一个人 。

这个人 , 就是被也先俘虏了整整一年 , 回到京城后又被软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 。

把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加在一起 , 明英宗都算得上命运最坎坷的那一拨 。 仁君、昏君、俘虏、太上皇......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头衔混杂在一起 , 让他成为了有明一代最为奇特的一位皇帝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土木堡之变几乎将明军精锐一扫而空

景泰八年 , 明代宗朱祁钰病重 , 武清候石亨、都督张軏等人勾结太监曹吉祥 , 想要重新推举明英宗复辟 , 得一个拥立的大功 。 但在这些人中 , 石亨、张軏是武将、曹吉祥基本是半文盲 , 搞搞小动作还行 , 真要做这么大的一件事 , 水平还是差的太远 。

这时 , 有人向石亨推荐了徐有贞 。 就这样 , 蛰伏了数十年的徐有贞终于得到了机会 , 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精彩"的一场表演 。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上 , 徐有贞和石亨等人调集京营人马冲进紫禁城 , 撞破南宫宫墙 , 将明英宗扶上乘舆 , 径直进入了奉天殿中 。

据记载 , 徐有贞等人先是扶明英宗登上御座 , 而后在正月十七日早晨 , 百官上朝前宣布明英宗复位 , 趁乱将一场政变搞成了既成事实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明英宗复辟 徐有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纵观这场"夺门之变" , 徐有贞从策划到执行 , 干脆利落、狠辣果断 , 堪称模范 。 古人常说:"书生造反 , 十年不成" , 可以说 , 徐有贞以自己的行动完成了一场"实力打脸" 。

小人的报复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猫头鹰抓住一只死老鼠 , 得意洋洋的落在树上 。 这时 , 一只凤凰飞过 , 虽然凤凰对死老鼠压根没兴趣 , 但猫头鹰吓坏了 , 紧张地冲凤凰示威:"离远点 , 不许来抢我的死老鼠!"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当时的徐有贞就如同这只猫头鹰一般

"夺门之变"后的徐有贞 , 就像是这只猫头鹰 , 而于谦 , 就是威胁徐有贞权力的凤凰 。 唯一不同的一点 , 凤凰是不死鸟 , 而于谦纵然本事再大 , 总还是会死的 。

一不做二不休 , 于谦 , 你还是死掉的好!

于是 , 就在正月十七日当天 , 徐有贞联合石亨等人 , 给于谦罗织了一个"迎立外藩"的罪名 , 诬陷于谦等人因明代宗无子嗣 , 密谋在明代宗驾崩后 , 要拥立襄王朱瞻墡登基 , 以求把持朝政 , 按照大明律 , 该当处斩!

一个靠"拥立"起家的阴谋家 , 居然用同样的事栽赃他人 , 真是猪八戒倒打一耙 。

当徐有贞等人将于谦的所谓"罪状"呈给明英宗时 , 明英宗还是非常犹豫的 , 因为于谦的功劳太大、名望太高 , 不是轻易能够杀掉的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明英宗虽然称不上明君 但多少还有些良心

此时 , 徐有贞说出了明朝历史上最为"腹黑"的一句话:"非此则今日之事为无名!"

徐有贞的意思是:正因为于谦有这样的罪状 , 我们拥立您登上皇位才算得上是力挽狂澜、名正言顺 , 若您不把于谦有罪坐实 , 那您这个皇位恐怕就不那么合理合法了 , 您看着办吧!

面对徐有贞赤裸裸的利害分析 , 明英宗终于妥协了 。 六天之后的正月二十三日 , 于谦被杀害在北京崇文门外 , 据明史记载:"(于谦)死之日 , 阴霾四合 , 天下冤之 。 "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此人率部重挫敌军,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蒙古大军进逼明朝国都北京 , 此人率部重挫敌军 , 却得罪一人被害死// //

▲北京崇文门旧照

但不管怎么样 , 徐有贞终于完成了他的复仇 , 用于谦的血染红了他的官袍 。 明英宗天顺元年三月 , 徐有贞获封伯爵、任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 , 终于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首辅 , 完成了他一生的夙愿 。

但是 , 正所谓"天理轮回 , 报应不爽" , 徐有贞并没有得意多久 。 在首辅位置上坐了仅仅四个月 , 他就因为与同伙石亨、曹吉祥等人的矛盾而被诬告下狱 , 最终被流放到云南 。

以诬告起家 , 又被诬告扳倒 , 真可称得上"以其人之道 , 还治其人之身"!

天顺四年 , 徐有贞被赦免还乡 。 在他最后的这段时间里 , 他还幻想着重获重用 , "时时仰观天象" , 希望有一天能等到皇帝征召他的旨意 。

但事实证明 , 他看天象的水平着实不行 , 直到最后 , 徐有贞也没有等来他所渴望的消息 。 成化八年 , 徐有贞在家乡病逝 , 在他身后 , 只留下了骂名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