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我们很熟悉 , “垂帘讲课”你恐怕就陌生了吧

在中国历史上 , 曾经有一个大学者 , 不但“垂帘读书” , 而且“垂帘讲课” , 这种独行特立的做法也引起了后人的种种揣测 。

封建社会的时候 , 由于妇女没有社会地位 , 更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 就连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也必须做好被人谴责“不守妇道”的思想准备 。 当然 , 像武媚娘一样君临天下、承继大统、登位称制的女人 , 史书上明文记载的唯有她一个 。 所以 , 由于皇帝年龄幼小、能力欠缺等各方面原因 , 而需要由太后或者皇后临朝主持朝廷政务的时候 , 就会在皇帝的宝座后面悬挂一个帘子 , 让皇后或者太后坐在帘子后面听大臣的奏议 , 在关键事务上表态决断 。


“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很明白 , “垂帘读书”好理解 , “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

垂帘听政是中国封建礼法影响之下的一种特殊的从政方式 , 坐在帘子之前的皇帝经常是象征性、礼仪性的傀儡 , 而坐在帘子后面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 悬挂了一个用布料、竹子、珠宝或者其他材料制作的帘子 , 就既能够让帘子后面的“后台老板”行使职权 , 也可以在表明上维持“男女有别”的礼教大防 , 避免了这些“母仪天下”的人物抛头露面的尴尬 , 并且这种半隐半现、遮遮掩掩也可以在臣子面前产生某种神秘感 , 可谓是“三全其美” 。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人物有好几个 , 例如西汉初期刘邦的老婆吕雉 , 北宋时期辽国的太后萧氏 , 当然最著名的应该是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 皇后、太后们垂帘听政这是由于性别限制 , 而且也被后世的人们所熟知 。 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大学者不但“垂帘读书” , 甚至到了学有所成的时候也搞了一个“垂帘讲课” , 这估计就很少为人所知了吧 。

西汉时期 , 有一个名叫董仲舒的学者 , 他是一个饱读诗书、学有所成、见识不凡的大学者和思想家 。 如果对这个人不熟悉 , 那么至少也应该知道影响了中国人思维模型两千多年的“天人感应”学说吧 , 例如传播广泛的“人在做 , 天在看”的名言就是“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 。 即便对“天人感应”也不熟悉 , 估计对“三纲五常”这个提法不应该陌生吧 。 从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或者社会构架的思想基础 , 就是由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 。


“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很明白 , “垂帘读书”好理解 , “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

董仲舒年轻的时候 , 读书非常用功 。 人年轻的时候 , 都不免心浮气躁 , 对于各类新鲜、新奇的事物容易发生兴趣 , 也容易被一些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转移了注意力 , 分散了精力 , 这也是人之常情 。 董仲舒是个胸怀大志、意志坚定的人 , 但估计也是意识到了自己偶尔也会心浮气躁 , 不时也需要和各种干扰作斗争吧 , 所以他在读书的时候 , 就在窗子上挂起了一个厚厚的窗帘 , 遮蔽了书房之外的几乎所有视线 。

更可贵和令人敬佩的是 , 董仲舒的这个帘子不是早上挂了下午摘、今天挂了明天摘 , 而是一挂就不摘 , 持续了整整三年 。 董仲舒也极力克制自己 , 从不动手去掀开帘子 。 整整三年时间 , 他没有出过书房 , 也没有向外看过一眼 。

人们常说“越自律 , 越自由” ,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 董仲舒以高度的自律 , 限制了感官和身体的放任 , 而在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 他利用三年时间的苦行僧式修行式的学习 , 遍读诸子百家 , 苦思各类疑难 , 终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垂帘读书”的三年时间里 , 他还系统整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 创作完成了《春秋繁露》这部哲学作品 。


“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很明白 , “垂帘读书”好理解 , “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

《春秋繁露》可以算是表述董仲舒的思想较为集中的一个作品 , 思想贡献主要是打破了春秋战国以来 , 诸子百家各自为政、互相排斥、固步自封的僵局 , 并在此基础上以一些新系统、新学说让诸子百家的思想融会贯通、自圆其说 , 也有效弥补了儒家思想的一些重大理论缺陷 , 从而为儒家思想在此后长期保持其正统地位提供了可能 。

垂帘读书三年满 , 一朝出门天下知 。 董仲舒“出山”以后 , 很快便声名大振、天下皆知 , 很多读书人都前来拜访求学 。 董仲舒虽说没有自命清高或者待价而沽 , 将前来求学的人拒之千里之外 , 但他却立下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讲课规矩 。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 , 董仲舒每次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 , 就放下书房窗户上的那个窗帘 , 他在窗帘后面讲述 , 学生们在房子外面听 。 而且他讲课的时候从来不重复 , 也不给学生举手发言提问的机会 , 以至于有的地方讲得快了 , 有的地方学生没有听明白的时候 , 只能是偷偷地问身边的同学 , 口口相传 , 声音还不能大 。 由于这种奇怪的做法 , 以至于有的学生跟着董仲舒学习了好几年学问 , 居然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模样 。


“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很明白 , “垂帘读书”好理解 , “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

“垂帘听政”我们已然明白其中的原委 , “垂帘读书”也可以理解为目的在于防止干扰、集中精神 , 但“垂帘讲课”就成了让后世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历史谜题 。 有人认为 , 董仲舒相貌奇特或者长相上可能有某种缺陷 , 所以挂起帘子 , 宁可让学生不认识自己 , 也不愿意在学生面前“献丑”;有人认为 , 董仲舒虽然学问渊博、见识超群 , 但是可能患有某种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精神焦虑或者社交紧张之类的心理疾病 , 在面对众多学生的时候 , 会发生口吃结巴或者影响流畅表达的情形 , 所以只能用这个办法放松自己的精神 。

但以上这两种解释都有明显的漏洞 。 首先 , 董仲舒在相貌方面应该没有明显缺陷或者特异之处 , 编著《史记》的司马迁与董仲舒是同时期的人 , 而且同朝为官 , 甚至两人互相之间应该非常熟悉 , 倘若董仲舒在样貌上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 应该不会逃过司马迁这个以犀利、准确而闻名千古的史官的笔锋 。 第二种关于心理紧张的说法似乎更贴近些 , 但董仲舒曾经六次觐见汉武帝 , 在威严的皇帝面前他可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地讲述他的思想 , 怎么会在一群学问、地位都远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产生焦虑和紧张呢?所以迄今为止 , 董仲舒“垂帘讲课”的做法仍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谜题 。


“垂帘听政”很明白,“垂帘读书”好理解,“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垂帘听政”很明白 , “垂帘读书”好理解 , “垂帘讲课”是个谜题// //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