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在晚年却说,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 , 虽然不是皇帝 , 但是他的知名度却不比皇帝小 。 在他一生中发生过很多值得一提的事情 , 其中一件 , 就是他和李元度之间 , 那三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 。 看过曾国藩日记的人对这段历史故事可能更熟悉一些 , 曾国藩在第二字弹劾李元度的时候 , 那时自己的实力一度达到了顶峰 , 在朝中的威望也非常高 。 李元度为了和曾国藩搞好关系 , 主动为曾国藩寄来一封信 , 表示了对曾国藩的问候 , 以及各种赞誉 , 顺带着 , 在心中提到了曾国藩弹劾自己的事情 。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曾国藩看过信之后 , 察觉到李元度并没有因此恼恨自己 , 或者说不敢恼恨自己 , 同时想自己表达了示好修和之意 , 所以他在日记中写了关于看过这封信之后的想法 , 说李元度写的这封信 , 用词非常工整 , 提到了我之前参奏他 , 我看到他写来的信之后 , 心里稍微感到有点不安(或者说有愧 , 不过程度很低) 。 但是 , 虽然如此 , 他却并没有放弃继续弹劾李元度 , 不过这次并没有把直接目标对准他 , 而是在弹劾陈由立郑魁士时 , 顺带着把他也裹了进去 。 陈由立是福建总兵部下的一个副将 , 本应该老老实实协助上司出力 , 但是在认为个人待遇不好的情况下 , “跳槽”跑到了河南 , 去投奔那里的巡抚郑元善 。 所以该治个“见异思迁”、“见利忘义”之罪名 , 如果不治罪的话 , 很容易在军中形成连锁反应 , 其他将士学样 , 后果非常严重 。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郑魁士是在安徽和浙江等地带兵的一员总兵 , 战场上十分勇猛 , 很有威名 。 但是曾国藩弹劾他 , 说他平日不服上司管理 , 经常顶撞上级 , 不遵守军中规矩 。 如果遭到上司批评 , 则装病不理军务 , 这种行为和弃军而逃没有任何分别 。 而且顶撞提拔自己的上司 , 故意和他们危难 , 也同样有忘恩负义的罪名 , 理应治罪 。 但是说起来他们两个人的事情 , 和李元度扯不上关系啊 , 怎么又顺带着把李元度也给参了呢?原来曾国藩对陈由立做出的“见异思迁”评语 , 也正好是李元度身上的一个标签 。 李元度之前自作主张 , 没有经过上级批准 , 就自己去了江浙地区 , 而且更兼有目无上级的罪名 , 犯了背弃原主之罪 , 也同时犯了曾国藩的大忌 , 怎么能不再次弹劾他呢?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曾国藩弹劾李元度 , 除了继续发泄他对李元度的愤恨 , 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 那就是把李元度当成一个负面教材 , 给湘军所有将士看看 , 如果私自改换门庭 , “背叛”自己 , 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 , 就算曾国藩自己本心原谅了李元度 , 但是他依然不能停止对他的弹劾 , 必须要让他“死的很惨” , 不然不足以对先有的湘军将士产生震慑 , 使他们不敢轻易“跳槽” 。 还有一点 , 我们从曾国藩弹劾这三人的奏章上 , 也能看出来曾国藩很“匪夷所思”的逻辑 。 他在奏章中评价这三个见异思迁的人 , 所举的例子 , 都是古时候叛国的人 。 比如莒仆 , 从自己的国家 , 叛逃到了鲁国 , 那样的话确实算是叛国 。 但是在评价李元度等三人时 , 用这样的例子明显是不合适的 。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因为这三个人即便是有“跳槽”的行为 , 也不过是在本国内之间换老板 , 虽然领导人发生了改变 , 但依然是为清廷出力 , 并没有逃到外国 。 所以再怎么说 , 也不至于落得个叛国的影响 。 这种观点的问题曾国藩自己心里肯定也更清楚 , 至于为什么把他们和以前叛国的人挂上钩 , 无疑也是生怕罪名轻 , 整的他们不够惨而已 。 虽然如此 , 但曾国藩心中依然知道 , 李元度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人 , 他只是太不把自己非常看重的政治派系当回事了 , 又或者说 , 在李元度看来 , 根本不存在什么政治派系、军事集团 , 大家同为朝廷出力 , 跟在谁手下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曾国藩心中是矛盾的 ,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屡次弹劾李元度 , 对他来说可能有点不公平 , 更何况李元度还两次救过自己的命 , 如今却一次一次受到自己的伤害 , 心中也很有一些不忍 。 但是 , 不忍心归不忍心 , 曾国藩又不能停止对李元度的弹劾 , 不能让他有好的下场 。 因为如果自己不把他弹劾倒了 , 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权威地位 , 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政治存在感 , 更加不足以让湘军集团都紧紧的围绕在自己身边 。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所以李元度在这样的夹缝中 , 只好作为一个坏榜样的角色出来 , 一辈子都因为离开了湘军受打压 , 即便之前有再多的功劳 , 在这一件事的错误影响下 , 终身再难抬起头来 。 李元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什么日记之类的 , 能表达他想法的作品 。 但是曾国藩有 , 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 , 曾国藩明着弹劾李元度 , 生怕他在离开湘军后 , 再登上更高的地位 , 获得比在湘军时还好的下场 。 另一方面 , 却在自己的日记中 , 频频写下他的名字 , 表达自己对李元度 , 对这位昔日救过自己两次的贤者的愧疚 , 和对自己不得不这样做的重重无奈之情 。 直到老后 , 还一直把和李元度之间的斗争经历挂在嘴边 , 时常说起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 , 就是这位昔日救过自己姓名 , 后来又遭到自己毫不留情的迫害的李元度 。
曾国藩三次弹劾此人 , 在晚年却说 , 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 //
俗话说“当差不自由” , 这话一点不假 , 小官不自由容易理解 , 但即便是一个做到相当级别的大官 , 也同样的不自由 , 甚至比小官更加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和命运 。 因为他们虽然地位很高 , 但是依然也要面对自己无法左右的难题和困境 , 曾国藩和李元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 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历史秘闻:诸葛亮北伐的次数只有三次
- 解密档案:毛泽东电文中三次提到这个小县城,寄希望于当地革命群众
- 1955年是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之前有过三次授衔,都是临时性授衔
- 清朝最严苛的丈夫与父亲曾国藩,差点被家人拉黑
- 69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 详解 TCP 连接的“ 三次握手 ”与“ 四次挥手 ”
- 职场男士究竟需要多少套衣服?看曾国藩的“讲究”之道
- 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宦官时代,东汉和唐朝,最后一次时间超过两百年
- 中进士后,曾国藩在湖南跑了3000里,搞来的钱能买30000斤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