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 , 姬姓 , 名重耳 , 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 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 , 周成王姬诵之弟 。 国号初为唐 , 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晋文公初为公子时 , 谦虚好学 , 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 。 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 , 与此同时 , 公子重耳经过长期流亡 , 也接受了秦穆公的招纳 。 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而立 。 秦穆公的意图 , 在于帮助重耳回国夺权 , 以此建立秦晋同盟关系 。 怀公畏惧重耳回国夺权 , 遂下令狐突召回两个儿子狐毛与狐偃 , 意欲削弱重耳的势力 。 狐突看出怀公的地位岌岌可危 , 说了一番大道理 , 就是拒不执行怀公的命令 。 怀公年轻气盛 , 杀了狐突 。 狐突的死 , 将晋国公卿彻底推向了重耳一方 。 后来备尝险阻艰辛的晋公子重耳归国继位 , 结束了晋国群公子争位的混乱局面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晋文公继位后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先轸等人 , 确立修明政治、富国强兵的方针 , 而后逐渐削弱公族权力 , 减免赋税 , 布施恩惠 , 舍弃禁令 , 减轻关税 , 修治道路在生产上 , 号召改进工具 , 施惠百姓 , 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 , 降低税收 , 积极争取邻商入晋 。 同时又建立三军六卿制度 , 使晋国军事实力大幅度提升 。 在其执政期间国力强盛 , 出现了“政平民阜 , 财用不匮”的局面 。

在当时处于春秋中期 , 齐桓公死后 , 齐国因内乱失去了继续称霸的实力 。 中原诸侯因此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 南方实力强大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 , 相继控制了郑、陈、随、鲁、蔡、曹、卫、许等中小诸侯国 。 宋襄公企图与楚国争霸 , 一度为楚国所拘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公元前638年 , 宋襄公讨伐郑国 , 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 。 楚兵强大 , 宋襄公居然墨守成规 , 讲究“仁义” , 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 , 其结果宋军大败 , 宋襄公伤重而故 。 为此楚国击败了企图称霸的宋国 , 大有入主中原之势 。 当时 , 除楚国外 , 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和北方的晋国是几个实力较强的国家 。 但齐已无争霸之力;而秦偏处西陲 , 正致力于向西拓展势力 , 无暇它顾 。 因此 , 只有晋国能担当起阻止楚国称霸中原的重任 。

公元前635年春 , 晋文公亲自领兵勤王 , 平定周王子带之乱 。 使晋国在诸侯中威望大增 , 并因此从周襄王那里得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阳樊、温、原、攒茅四个城邑 。 同年秋 , 晋发兵南下助秦攻打楚之附庸——鄀国 , 借以对秦表示友好 , 并诱导其南下抗楚 , 可谓一举两得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对于东方的齐国 , 因晋、齐之间有楚之与卫国相隔 , 故仅可在政治上相互呼应 。 晋之迅速崛起 , 使宋国于公元前634年秋叛楚从晋 , 致使晋、楚两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公元前633年 , 楚成王亲率楚、郑、蔡、许等国联军围攻宋都商丘 , 企图征服宋国 , 进而定霸中原 。 宋成公遣使赴晋求援 。 晋文公听从大臣建议 , 决定以此为契机 , 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 , 而后 , 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 , 孤立了楚国 , 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进而打击楚国的势力 , 独霸中原 。 而后晋军救援宋国 , 楚成王罢兵而回 , 子玉不服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公元前632年 , 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 晋文公亲率晋军运用联齐、秦 , 和曹、卫的外交策略及避敌锋芒、诱其深入的后发制人战略(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 , 令晋军后退 , 避楚军锋芒) 。 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 , 率军冒进 , 被晋军歼灭两翼 , 楚军大败 。 为此晋国在城濮决战中重创楚军 , 取得了争霸中原的决定性胜利 。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会盟天下”// //

城濮之战后 , 同年五月 , 晋文公召集齐、宋、鲁、蔡、郑、卫、莒、陈等国的国君在郑国践土邑(今河南原阳西南)举行盟会 。 周天子襄王也亲自赶来践士劳师 , 册封晋文公为侯伯 , 统御诸侯 ,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 , 又完成图霸中原事业 , 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