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军阀内讧,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崇祯十七年“甲申巨变” , 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围攻北京城 , 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尽 , 随着北京朝廷的崩溃 , 明朝北方已经全部落入李自成之手 , 只剩下江南半壁江山 。 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 , 而且没有了皇帝和储君 , 但是明朝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 在南京朝廷的领导下 , 明朝迅速建立起了新的领导集团——弘光朝廷 , 福王朱由崧在马士英和军阀的武力支持下继位称帝 。


南明军阀内讧,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南明军阀内讧 , 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 , 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

形势图

因为弘光皇帝继位得到了江北军阀的大力支持 , 所以继位后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 弘光皇帝为江北的军阀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加官进爵 , 并为他们在江北设立防区 , 允许他们利用防区内的税收充作军饷开支 , 俨然成了割据一方的小藩镇 , 史称“江北四镇” 。 而这四镇军阀原本都是李自成的手下败将 , 因为躲避李自成的兵锋才逃到了江北 , 误打误撞竟然成了“开国功臣” , 再加上原本作威作福的习气 , 四镇军阀越来越跋扈 , 甚至连朝廷和督师史可法都不放在眼里 。


南明军阀内讧,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南明军阀内讧 , 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 , 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

江北四镇

不仅如此 , 四镇之间也充满了摩擦和内讧 , 四镇为了防区的贫瘠富庶本就勾心斗角 , 而且其中还纠缠了很多个人恩怨 。 其中 , 嫌隙最深的非黄得功和高杰莫属 , 高杰一直对黄得功有所防备 , 一次黄得功率三百骑兵准备去接应一个朋友 , 却被高杰派兵截杀 , 黄得功部死伤惨重 , 黄得功侥幸逃脱 , 从此二人就结下了恩怨 。 而这场恩怨在高杰死后进一步激化 , 最后甚至连皇帝和二人的上司、督师史可法都不得不下场充作和事佬 。

1644年年底 , 高杰率师北上准备前去剿灭处于困境之中的李自成 , 不成想在河南睢州遭到睢州总兵徐定国的暗杀 , 高杰被斩首 。 高杰死后 , 谁来继承他的部队成了一个难题 , 乱世之中 , 谁拥有军队谁就拥有话语权 , 所以军队是大家竞相争夺的资源 。 其他三镇都想瓜分了高杰的部队 , 此时弘光皇帝为了稳定军心 , 发布了一道圣旨:“兴平有子 , 朕岂以兵马信地遽授他人!……所部将士 , 仍听邢氏统辖” 。 兴平 , 即高杰(封兴平伯) , 邢氏则是高杰的妻子 , 弘光皇帝的意思是高杰有儿子 , 虽然年幼 , 但是也不会将军队交由其他人统帅 , 暂时可以由高杰的遗孀邢氏统辖 , 也就是说高杰死后他的军队由孤儿寡母统帅 。

而得知高杰被暗杀的消息后 , 黄得功觉得自己报仇的机会来了 。 因为高杰的家眷被安置在后方的扬州 , 所以黄得功“欲向扬州泄愤” , 准备派兵到扬州找高杰家眷的麻烦 。 史可法得知消息之后 , 连忙赶往扬州调停 , 虽然四镇军阀跋扈 , 但是在如今的形势下还有依靠他们为朝廷守卫江北 , 所以史可法要坚决避免黄得功和高杰余部同室操戈 。 史可法一边赶往扬州 , 一边向弘光皇帝汇报 , 并请旨让皇帝调停黄得功与高杰余部 。


南明军阀内讧,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南明军阀内讧 , 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 , 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

黄得功

{!-- PGC_COLUMN --}

而弘光皇帝也不敢对四镇说狠话 , 于是只能在圣旨中让史可法对黄得功“好言相劝”:“卿既归扬 , 解谕黄得功回汛 , 何必与孤儿寡母争构?”弘光皇帝让史可法在回到扬州后 , 命令黄得功回到自己的防区 , 还对黄得功好言相劝 , 让他不必与孤儿寡母一般见识 。


南明军阀内讧,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南明军阀内讧 , 连皇帝都要下圣旨说好话 , 史可法更是无可奈何// //

史可法

?可怜的弘光皇帝 , 被四镇军阀拥立 , 但是却无法指挥这些跋扈的军阀 , 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君臣之间的关系 。 不过黄得功最终也没有辜负弘光皇帝 , 数月后 , 逃避清军追杀的弘光帝投奔到黄得功军营中 , 黄得功接纳了弘光帝并且为弘光帝战死 , 也算是尽了人臣的本分 。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