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转发即功德)
近日读李富华、何梅二先生《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 , 苦于图版太少 , 于版式、字体等版本鉴定要点 , 无从勘对 。 于是发愿整理大藏经高清电子版本资料信息 。 然而网络信息浩如烟海 , 不能随便取用 , 所以择图时首选馆藏资料 , 且说明来源;实在找不到馆藏资料的 , 如普宁藏 , 永乐南藏 。 则选用已有定论的大拍鉴定结果 。 文字部分 , 多采用《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中的现有研究成果 , 并不掺杂个人观点 。
所选大藏经版本 , 以宋元明三代为主 。 因为版本珍稀 , 普通人很难有机会大量上手 , 故藉此可为大藏经版本入门参考之用 。
因学识有限 , 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 , 如同道书友发现 , 可直接在留言板留言 , 以便及时更正 。 有红包感谢 。
我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 开宝藏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命张从信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经全藏 , 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告成 。 因始刻于开宝时 , 后世遂称《开宝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山西省博物馆藏“秋”字号开宝藏
【雕刻年代】开宝五年(972)至太平兴国八年(983)
【雕刻地点】成都
【存世状况】国内外现存13卷 , 分别藏于北京图书馆 , 北京法源寺 , 上海图书馆 , 山西省博物馆 , 山西省高平文博馆 , 广西省博物馆 , 日本京都大德寺 , 日本京都南禅寺 , 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 。
【版式特征】卷轴装 , 每版23行 , 每行14字
【历史地位和价值】我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 , 佛教典籍从此有了一个规模化传播的定本 , 是历代刻本大藏经的祖本 , 无论怎样评价它的功绩都不为过 。
位列国图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是由金代山西潞州实公法师、崔法珍首倡 , 私人募资雕刻的一部大藏经 。 因发现于山西赵城 (现已并入洪洞)广胜寺 , 故后世称之为《赵城金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阿毗昙甘露味论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阿毗昙甘露味论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佛说大自在天因地经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妙臂菩萨所问经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随相论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赵城金藏 杂阿毗昙心论 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雕刻年代】(天眷二年 1139~大定十三年 1173)
【雕刻地点】山西解州天宁寺
【存世状况】大部分存在北京图书馆4813卷 , 其余零星存于上海图书馆 , 北京大学图书馆 , 南京博物馆 , 山西省广胜寺 , 山西省博物馆 , 广西省博物馆 , 山西省图书馆 , 山西省崇善寺 , 故宫博物院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德国 。 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 。
【版式特征】卷轴装 , 每版23行 , 每行14字 , 覆刻开宝藏
【历史地位和价值】覆刻开宝藏 , 保存近乎完整 , 是目前保存版本最好的大藏经刻本 , 新修中华大藏经即以赵城金藏为底本 。 位列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
国内第一部私刻大藏经 崇宁藏
因刊板于福州东禅等觉院 , 又名《东禅等觉院本》 , 并在北宋崇宁二年(1103)去安葬即将刊竣时 , 获赐《崇宁万寿大藏》而得名 , 由于《崇宁藏》与《毗卢藏》同刊板于福州 , 世人又统称这两部大藏经为《福州藏》、《闽本》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崇宁藏 一切经音义 来源:日本早稻田大学馆藏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崇宁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崇宁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崇宁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雕刻年代】元丰三年 1080 年~ 崇宁二年 1103年 南宋建炎 , 绍兴年间有补刻 , 乾道、淳熙年间有增刻 。
【雕刻地点】福州东禅等觉禅寺
【存世状况】国内存本尚不足百卷 , 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及北京大学、上海、天津、辽宁、吉林大学、陕西、山东师大、南京、湖南图书馆;山西、山东博物馆;还有太原崇善寺和福建泉州开元寺 。 美国现存二十余卷 。 日本京都东寺藏友一部近于完整的《崇宁藏》 , 宫内省图书寮、南禅寺、京都醍醐寺、教王护国寺(桌案:即东寺 。 疑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重出)及知恩院 , 高野山劝学院、横滨金泽文库、同朋学园 。
【版式特征】每版刻经文36行(个别30行/版) , 每行17字 。 经板四周是单线边框 , 长约67~68公分 , 宽约24.3~25.3公分 。 每版第6~7行之间有小字 , 标明此版的千字文函号 , 卷次 , 纸次及刻工姓名 。 (补刻有例外:时字函《注大乘入楞伽经》每页8行 , 每行22字 , 更至虢函《天台宗章疏》每行19字)
【历史地位和价值】开创了我国私刻版大藏经的先河 , 对后世宋元及明刻大藏经影响巨大 , 是南系大藏经之祖 。
福州的另一部宋版大藏经 毗卢藏
《毗卢藏》因刊板于开元寺 , 故又称《开元寺本》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毗卢藏 法苑珠林 来源:早稻田大学馆藏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毗卢藏 妙臂菩萨所问经 来源:早稻田大学馆藏
【雕刻年代】徽宗政和二年1112~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1151
【雕刻地点】福州开元寺
【存世状况】国内已无全藏 , 零散经本合计460余卷 , 藏于国家图书馆 , 首都图书馆 , 北京大学图书馆 , 及上海、天津、山西图书馆;旅顺博物馆 , 泉州开元寺 。 80年代 , 扶风法门寺也发现零本 。
美国见存本不足十卷 。 据统计日本保留下的福州藏(即崇宁藏+毗卢藏)混合本达5~6藏 , 以宫内厅最为完整 , 收藏处还有上醍醐、高野、东寺、知恩院等 。 此外南禅寺、横滨金沢文库、同朋学园也有部分藏本 。
【版式特征】经折装 , 36行/版/6折 , 经文四周有单线边框 , 长66.6~67.3公分 , 宽23~24.6公分不等 , 《毗卢藏》经本仿照《崇宁藏》在每册首一般都有刊版题记 , 并在部分经本的册尾还可见施资题记 。
【历史地位与价值】毗卢藏与崇宁藏同刻于福州 , 版式和风格相似 , 一般与崇宁藏并称 , 日本藏经多为两种大藏经的混合本 。
南宋经板全部被烧毁 思溪藏
《思溪藏》是北宋靖康元年(1126)由湖州路王永从兄弟一家舍资刊刻的大藏经 。 又称湖州本、浙本或南宋本 , 于思溪圆觉禅院刻板 , 故名思溪藏或圆觉藏 。 后圆觉禅院改名为资福禅院 。 又称资福藏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圆觉藏和资福藏是两个版本的大藏经 , 据《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来看 , 实为一种 。 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 , 资福禅院遭到蒙古军伯颜破坏 , 寺院、经坊以及大藏经板全部被烧毁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思溪藏 大唐西域记 来源: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雕刻年代】靖康元年1126~绍兴八年1138
【雕刻地点】湖州思溪圆觉禅院
【存世状况】国家图书馆存此藏本四千余卷 , 总计428函 , 4647册 , 千字文编号一次作:莱至渭(61~422)、泾至阶(424~458)、疑至英(463~480)、隶至书(484~486)、将至侠(491~494)、户至家(497~501)、奄(537) 。
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藏有零本 。
日本东京三缘山增上寺藏完整一套宋刻大藏经 , 即思溪藏 。
【版式特征】每版36行或30行 , 每行17字 , 每册末尾附有音释 。 某卷有圆觉藏司自纸板墨印 。
【历史地位与价值】思溪藏经板于南宋末年毁于战火 , 故所存思溪版大藏经均为南宋印本 , 是研究宋刻大藏经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
南宋最后一部私刻大藏经 碛砂藏
《碛砂版大藏经》是南宋时代私刻大藏最后的一种 。 刻版地点在平江府陈湖中碛砂洲延圣院 , 后来改名碛砂禅寺 , 因而通称这部藏经为《碛砂版》或《碛砂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碛砂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日本宫内厅书陵部馆藏
【雕刻年代】嘉定九年~咸淳八年(约20%多) 大德元年~至治二年(约70%多)
【雕刻地点】平江府碛砂延圣院
【存世状况】山西太原崇善寺现存经本551函1249部5418卷 , 始地字函《大般若经》终弊字函《中峰广录》;国家图书馆藏本两千余册 , 始自《大般若经》终于《中峰广录》;云南省图藏元印本175册 , 北京文物局、北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苏州西园寺、四川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师院图书馆、四川博物馆、辽宁图书馆、旅顺博物馆也存此藏之零本 。
美国普林斯敦大学藏本 , 共5348本 , 其中700本是宋刻本 , 1630多本是元刻 , 860多本明刻配补 , 2100多本白纸抄配 。
日本藏本 , 南禅寺本(存大般若经10卷) , 杏雨书屋本(存4548册) , 西大寺(存大般若经596卷) , 法华寺(存大般若经331卷) , 宫内厅书陵部(存大般若经579卷)
【 版式特征】每版录经文30行 , 每行17字 , 折为5页 , 每页6行 。 小字注文一行 , 凡单数版次 , 在第1与第2页的折缝处 , 即经文的第6与7行间;凡双数版次 , 则在第二与第3页的折缝处 , 即经文的第12与第13行间 。 版框有天地边线 , 长约56公分 , 宽约24公分 。
宋版每册经本首末经题下仅注千字文函号 , 元刻版则在千字文函号下增加册次 。 版间的小字注文 , 宋刻一般记有千字文函号 , 经名 , 卷次、版次、刻工姓名 。 而元版则记千字文函号及册次 , 版次 , 刻工名 。
【历史地位与价值】《碛砂版大藏经》是南宋时代私刻大藏最后的一种 , 版式全是思溪藏的系统 , 宋刻则是依据思溪版 , 元代的追雕是仿效普宁寺版 。
元代大藏经 普宁藏
因刻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 , 故名普宁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2016嘉德四季拍卖 宗镜录存卷第七十六 元世祖至正年间刻《普宁藏》本 / 1 册 纸本 11.2 × 25 cm 成交价:RMB 310,500
【雕刻年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南宋端宗景炎二年)~至元二十七年 (1277~1290)
【雕刻地点】杭州白云庵(后改名普宁寺)
【存世状况】普宁藏的零散印本遍及全国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苏州 , 杭州等市 , 辽宁 , 浙江 , 湖北等省均有珍藏 。 海外日本的三缘山增上寺 , 崎阜安国寺 , 三井园城寺 , 京都东福寺 , 奈良西大寺及浅草寺 , 大慈寺均有藏本 。
有年代可考的有:山东灵岩寺至元二十四年(1287)印本 。 陕西开元、卧龙二寺至元二十七(1290)年印本 。 陕西岐山法门寺和古邠洪福寺、河南汴水兴国寺大德元年(1297)印本 。 山西太原大显圣寺大德二年(1298)印本 。 山西介休抱腹山(1304~1314)印本 。 高丽国王王璋皇庆元年(1312)印本 。 云南图书馆延祐三年(1316)印本
【版式特征】前期所刊 , 每册首尾的标题下只标注千字文 , 不注册次 , 沿袭了宋版大藏经的刻法 。 后期版式每版30行 , 每行17字 , 在首尾经题的下方不仅标注千字文号 , 而且标注册次 。 版间小注也较宋版简化 , 仅注明千字文并册次 , 版次 , 间或有刻工姓名 。 普宁藏与碛砂藏元刻本几乎难以分别 , 刻工不同是鉴别的关键依据 。
【历史地位与价值】普宁藏版式的优点 , 为元刻碛砂藏 , 明刊南藏 , 北藏以及龙藏所继承 。
海内孤本 初刻南藏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初刻南藏 古尊宿语录 来源:四川省图书馆藏
【雕刻年代】建文元年~建文四年 (1399~1402)
【雕刻地点】南京天禧寺
【存世状况】海内外仅存之孤本 , 目前由四川省图书馆保存 。
【版式特点】见上图(大明“xx”改元己卯春 被剜去处应为“建文”二字)
【历史地位与价值】初刻南藏是碛砂藏的覆刻本 , 不仅保存了碛砂藏集宋元刻藏之大成的优势 , 而且经过详细校勘 , 使本藏更加完美 。 同时本藏收入中国僧人撰述的典籍较多 , 又启发了后来的刻藏向这一方面大大的发展 。 由此可见 , 初刻南藏在中国大藏经的雕刻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承上启下 永乐南藏
《永乐南藏》 , 又名《再刻南藏》、《南藏》 。 官版 。 明成祖敕令雕印 。 永乐十一年~永乐十八年雕印于南京大报恩寺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永乐南藏十种 来源:上海朵云轩2002年秋拍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永乐南藏 十诵律 来源:2014卓德春拍
【雕刻年代】永乐十一年~永乐十八年 (1399~1402)
【雕刻地点】南京大报恩寺
【存世状况】目前国内收藏大约十部左右 , 此藏到明末清初仍在印刷 , 明初刻本存留很少 。
【版式特点】《永乐南藏》的版式为每版录经文30行/5折 , 6行/折 , 17字/行 。 率字函《大般涅槃经》卷一至卷十则是每行18字 。 每册经本的卷首、末经题下注有千字文函号和册次 。
【历史地位与价值】《永乐南藏》是《初刻南藏》的覆刻本 , 是佛教大藏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 ,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它不仅保存了《初刻南藏》的优势 , 而且是刻《北藏》《嘉兴藏》《龙藏》所遵循的范本 。 目前国内收藏大约十部左右 , 其珍稀程度仅次于宋元藏经 。 从版本学的角度看 , 明初刻本留存很少 , 是十分珍贵的古籍版本 , 在版本学和印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现存完整大藏经中最为精美 永乐北藏
《永乐北藏》 , 又名《北藏》 。 始刻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 , 完成于英宗正统五年(1440) 。 因刻印于北京 , 故称北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永乐北藏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来源: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雕刻年代】永乐十七年~正统五年 (1419~1440)
【雕刻地点】北京庆寿寺
【存世状况】据李圆净《历代汉文大藏经概述》说:"南通狼山广教寺 , 镇江超岸、广教、定慧等寺 , 均存有全藏 。 " 《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提到故宫博物院 , 浙江图书馆均有藏本 。 《永乐北藏》版片原藏于故宫司礼监刻经厂 , 清代移出至北京某寺院 , 之后又流落民间 , 经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之破坏 , 散落丢失极其严重 。 近年 , 雕版收藏家姜寻以重金收购剩余部分 , 捐献入国家图书馆内的文津雕版博物馆 。
【版式特点】每版二十五行 , 折成五面 , 每面五行 , 每行十七字 。 赵体写刻 。
【历史地位与价值】《永乐北藏》是现存完整大藏经中最为精美的一部 。
收经数量最多的一部大藏经 嘉兴藏
又名《径山藏》、《方册藏》 , 是中华大藏经诸种版本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 。 后期由嘉兴楞严寺集中经版刷印流通 , 故称嘉兴藏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嘉兴藏 宗镜录 来源: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藏
【雕刻年代】始刻于明万历年间 , 最终完成与康熙年间(约1589~1712)年~
【雕刻地点】五台山妙德庵(四年)——杭州径山寂照庵——浙江嘉兴府楞严寺般若堂
【存世状况】现存的各单位藏的《嘉兴藏》没有一部是全的 , 现存的种种关于《嘉兴 藏》的目录没有一种是完整无缺的 。 据我所知 , 海峡两岸有十几个单位收藏此藏 , 其子目品种的数量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本为最多 。 其他单位的藏本虽然在子目品种数量上比故宫藏本和有关目录少 , 但有些品种是 故宫藏本和上述列举的目录所无的 。 如辽宁省图书馆藏本的康熙五年刻的《列祖提纲录》42 卷、康熙三十三年刻的《五峰纬禅师关东语录》17卷 , 又如青海省图书馆藏本的万历二十 三年刻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10卷 。 类似的情况在云南省 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藏 本中也有 。 (韩锡铎《嘉兴藏及其重辑工作》)
【版式特点】方册 , 版式行款比较统一 。 一般为四周双边 , 边栏外粗内细 , 白口 , 半叶十行 , 行二十字( 早期刻本也有四周单边或左右双边者 , 也有七行十七字、八行十七字、九行十九字、十行十 九字、十一行二十字者);万历初年所刻的字体有的是手写体 , 万历末年以后刻的字体趋于 横轻竖重的宋体方字 , 因写工、刻工匠人的不同 , 其风格也略有出入;版心上方一般皆刻“ 经”、“律、“论”、“西土撰述”、“支那撰述”等分类名称 , 中间刻书名及卷次 , 下方刻《千字文》的某字或墨钉;版框高为23至24厘米左右 , 宽为14至16厘米左右 。
历史地位与价值:《嘉兴藏》是由民间僧俗信众募资刻印的一部大藏经 , 以“方册”本大藏经著称于世 , 收录佛教典籍约2195部 , 10332卷 , 是我国历代刻本大藏经收录典籍数量之最 。 (韩锡铎《嘉兴藏及其重辑工作》)
【历史地位与价值】嘉兴藏是迄今为止收佛教典籍数量最多的我国出版的汉文大藏经 。 该藏大部分书的每卷末尾都有刻书的牌记 , 为我们研究佛教的流传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该藏的明末刻本中有相当数 量是著名出版家毛晋捐刻的 , 也是由汲古阁刻的 , 这在过去研究汲古阁的著述中很少提及 。 (韩锡铎《嘉兴藏及其重辑工作》)
宋元明汉文佛教大藏经版本经眼录(吐血整理 , 转发即功德)// //
- 宋朝的文化繁荣竟然把好汉们逼上梁山?
- 掌管梁山钱粮的李应:被宋江骗上梁山的大富豪
- 从《水浒传》来看宋朝人那些过年的习俗
- 东晋南渡分治百余年 南宋偏安国祚150年 崇祯帝为何不南迁呢
- 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 南宋后期蒲江高氏家族:一门九进士 三位副宰相
- 揭秘比杨家将名气更大的宋朝西北种家军
- 清代仿宋汝、官、哥、钧瓷器什么样?看能不能与宋代的搞混
- 大宋最硬文人
- 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卷》领衔,上博绘画馆更换22件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