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关于明朝的灭亡 , 很多观点 , 大众比较认可的是崇祯不该杀袁崇焕 , 其次是吴三桂不该放清军入关 , 对明末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则认为应该让孙承宗镇守辽东 , 这些 , 或许都是原因 , 但是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 最根本的原因 , 明史早有定论 , 《明史》称“传庭死 , 而明亡矣”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明末 , 真正的顶梁柱 , 不是袁崇焕 , 也不是孙承宗 , 更不是吴三桂 , 而是孙传庭 , 孙传庭何许人也?

孙传庭一表人才 , 多有谋略 , 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 , 初授永城知县 。 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 , 为吏部验封主事 , 再升至稽勋郎中 , 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 , 弃官回乡 。

崇祯九年三月 , 请缨任陕西巡抚 , 负责剿灭农民军 。 孙传庭在榆林建军 , 号为秦军 。 此时洪承畴正与李自成战于陕北 , 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 , 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 , 来到陕西 , 欲自汉中进攻西安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孙传庭领秦军镇守 , 高迎祥无法攻克 , 遂意图自子午谷入 , 直逼西安 。 孙传庭料之 , 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 , 激战四天后 , 高迎祥溃败 , 后被俘 , 送往北京处死 , 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

崇祯十年初 , 马进忠等部再渡西折入陕 , 进袭商州、洛南、蓝田等地 。 孙传庭率部与各路明军以优势兵力接连打击了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 , 才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崇祯十一年 , 过天星、混天星的起义军从徽 , 秦等地经凤翔将通向澄城时 , 孙传庭指挥其部分五路合击该起义军于杨家岭、黄龙山一带 , 捕杀二千余人 , 又在鄜州以西、合水以东的方圆三、四百里的深沟峡谷内采用分兵堵截 , 机动设伏的战术再败起义军 , 并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率领的宛、洛之部后 , 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 , 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 , 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 。

至此 , 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 。 此时明军情势大好 , 但因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 , 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 , 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崇祯十一年八月 , 多尔衮、岳托率清兵分路从墙子岭、青山口入长城 , 明京师戒严;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总督卢象升在巨鹿阵亡 。 明廷遂召孙传庭、洪承畴主持京师防守 , 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 , 指挥各路援军 。 孙传庭抵达京郊后 , 由于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 , 崇祯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 , 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 , 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 。

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 。 杨嗣昌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 , 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 , 用于守卫蓟辽 。 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 , 认为“秦军不可留也 。 留则贼势张 , 无益于边 , 是代贼撤兵也 。 ”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 , 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 , 以致耳聋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崇祯十二年 , 朝廷调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 , 孙传庭立即上疏请见皇帝 , 但因杨嗣昌的百般阻挠而未成 。 孙传庭心中愠怒 , 引病告休 。 但杨嗣昌仍不放过 , 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 。 崇祯帝大怒 , 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 , 又将其禁囚 , 以待判决 。

崇祯十三年 , 李自成移军河南 , 时河南大饥 , 史载:饥民“惟恐自成不至” , “从自成者数万” 。 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 , 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 , 闯王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 , 拥兵数十万 。

崇祯皇帝又急匆匆从监狱中将孙传庭放了出来 , 并命孙传庭去剿灭农民起义军 , 但是由于时疫流行 , 粮草不足 , 兵员弹药缺少 , 朝廷催战 , 无奈草率出战 , 当时孙传庭手中军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如李自成 , 先后经历了两场决定明朝命运的战略决战——郏县战役和松锦大战 , 但可惜孙传庭都被败给了李自成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崇祯十六年五月 , 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 , 随后升为兵部尚书 , 改称督师 , 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 , 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 , 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 , 不可轻动” 。 崇祯帝不从 。

孙传庭不欲仓促出战 , 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 , 传庭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 , 同时檄左良玉西上 , 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 。 九月 , 孙传庭在汝州兵败 , 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 , 直撵孟津 , 明军四万余人战死 , 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十月初 , 李自成攻克潼关 , 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 。 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 , 孙传庭向渭南撤退 , 十月初三 , 孙传庭战死 , 时年51岁 。 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 , 没有给予赠荫 。

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 , 他由永城知县 , 逐步升至兵部尚书 , 统领七省军务 , 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民军的镇压活动 , 深得明廷赏识 。 不论是在“四正六隅”的联合围剿中 , 还是在“汛守要隘”的单独行动中 , 他都以其独有的狡黠、多谋、果断 , 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境艰险 , 成为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 。 故此 , 《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


明末真正顶梁柱,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明史曰:明亡矣

明末真正顶梁柱 , 一个悲剧英雄进行一场必败战役 , 明史曰:明亡矣// //

孙传庭的败亡 , 再次证明了一点 , 汉人是最优秀的种族之一 , 能够打败汉人的 , 只有汉人自己 , 宋朝被蒙古灭亡也是因为内部内耗 , 明朝继续重蹈覆辙 , 崇祯皇帝昏庸无能 , 任用奸臣打压能臣 , 如果没有那在牢狱中的宝贵三年光阴 , 让孙传庭经营一方 , 以其能力 , 不论是东北的女真还是李自成、李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远不是孙传庭的对手 。

明朝末期 , 比之其他王朝的末期 , 更显得悲壮 , 在乱世之中 , 明明诞生了如此多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 , 这些人物不是倒在杀敌的战场 , 而是倒在了看不见硝烟的朝堂 , 要说 , 杨嗣昌就是明朝时期的汉奸 , 他为满清统治汉人江山 , 立下了盖世功勋 , 为满清扫除了一个个最具威胁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