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首阳大君】
近日 ,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长途跋涉乘坐火车66小时前往越南进行外交访问活动 , 一时间成为全球媒体的关注焦点 。 因为是采用火车出行的缘故 , 穿越我国也成为了金正恩此次出访的主要行程路线 。
巧合的是 , 在交通并不便利的古代 , 朝鲜与越南远隔重洋 , 虽然早已从中国的史书典籍中得知对方的存在与大概历史 , 但想要得知对方的最新消息基本上还是要以我国作为媒介 。 因为两国均长期作为中国王朝的附属国 , 定期派遣使节来朝成为了两国应尽的义务 。 朝鲜与越南使臣在中国首都往往会产生联络 , 以此探知对方的消息 。
看来无论古今 , 中国都是东亚和东南亚诸国外交的重要媒介 。 那么朝越两国在遥远的古代以中国为舞台产生过怎样的联系呢?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崔致远像 , 韩国庆州人 , 曾入唐朝为官 。 其所著《桂苑笔耕集》中详细介绍了越南的地理人文 , 可以说是朝鲜半岛史上第一份有关越南的详细资料
一、交锋与针对
公元1597年 ,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 , 北京城里安南使节冯克宽与朝鲜使节李睟光相遇了 。 说来有趣 , 此时朝鲜与安南两国都处于大混乱之中 。
1592年的时候 , 日本丰臣秀吉出兵攻击朝鲜 , 想借此为跳板进攻明朝 。 朝鲜因为承平日久 , 民不知兵 , 以至“三都沦陷” , 引发了万历三大征里之一的援朝战争 。 而1597年 , 日军尚未从朝鲜半岛撤退 , 明朝日三国还在紧张的停火谈判期 。 因此李睟光这个“贺冬至使”也需要探查明朝内部的情势 , 为国谋划下一步的外交方向 。
至于安南使臣冯克宽 , 肩负的使命就更为重大了 。 安南国此时分裂为莫朝和后黎朝政权 。 莫氏篡夺原本的黎氏王位后 , 黎氏残余又死灰复燃 。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越南黎莫战争时期的各势力 , 粉红色为莫朝
虽然嘉靖时期明朝就确定了“不拒黎 , 不弃莫”的双重承认政策 , 但嘉靖时期因为是莫氏先篡夺黎氏王位的关系 , 为了以示对叛臣的惩罚 , 嘉靖帝把“安南国王”的名号降级为了“安南都统使” , 拒绝以王号授予安南君主 。 万历25年这次朝贡的5年前 , 黎朝军队终于将升龙城从莫朝势力里攻取了 。 为了让明朝重新把自己的级别升为国王 , 所以遣使明廷 。 冯克宽正是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
无论是冯克宽还是李睟光 , 都是本国内的博学鸿儒之士 。 所谓文人相轻 , 两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遇到 , 可不得好好较量一番嘛!
更何况 , 明朝的各附属国之间 , 比如朝鲜、安南和琉球一直在暗暗较劲 , 比谁在明朝受到的礼遇最高 。 如此一来 , 他们二人的胜负和国家利益也有关联 。
两人一见面 , 立刻进行诗文比赛 , 和诗八首之后 , 李睟光又作十韵排律一首 , 冯克宽同样依韵和诗 。
开头曲打响不分胜负 , 两人接下来又开始了虚情假意的互相问候:
李睟光:古之越裳、交趾 , 是贵国疆域否?
冯克宽:是也 。
李睟光:大人何官?
冯克宽:愚老在贱国忝侍郞职 。
李睟光:贵国官制、风俗何如?
冯克宽:习孔孟、诗书礼乐之敎 。 唐宋进士科举之文 。
李睟光:贵国有都统使 , 是何官职?
冯克宽:贱国自古有国以来 。 未尝有都统使司之职 。 特以莫氏僭逆 , 天朝宥以不死 , 权置都统使司 , 秩从二品 , 以待叛臣耳 。 如今要复王封 , 廷臣方议定恩赏 。
李睟光:莫氏 , 是莫茂洽耶?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越南后黎朝开国之君黎利铜像
这里就要注意了 ,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 , 早在几十年前的朝鲜中宗(大长今里那位国王)时期 , 朝鲜国已经从明朝那边得到了有关安南国内黎莫相争的情况 。
所以李睟光询问冯克宽有关“安南都统使”是什么官职 , 其实很大可能就是为了嘲讽安南国 , 你们的君主在大明天子那已经被拿掉王爵了!
而李睟光对安南国情况的熟悉也大大出乎了冯克宽的意料 , 所以当李睟光问出莫氏是否指的是莫茂洽时 , 冯克宽惊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使臣乃惊视良久 。 答曰‘然’ 。 莫茂洽 , 乃其故王姓名 。 盖讶其知之也 。 ”
因为古代最强调“忠臣不事二主” , 李睟光之后又询问冯克宽是否在篡夺黎朝江山的莫朝担任过官职:
李睟光:大人在莫氏朝仕为何官?
冯克宽:愚老是黎氏遗臣 , 未尝仕莫 。
面对面的血雨腥风过后 , 两人私下里还要在自己的笔记文集中攻击对方 。
比如李睟光就在文章中称冯克宽这人长相丑陋 , 神情紧张没有半点气质 。 甚至还直接说安南国的使团中人都长得像猕猴 , 跟猴子差不多:
(安南)使臣姓冯名克宽 。 自号毅斋 。 年踰七十 。 形貌甚怪 。 涅齿被发 。 长衣阔袖 。 用缁布全幅盖头如僧巾样 。 以其半垂后过肩焉 。 其人虽甚老 。 精力尙健 。 常读书写册不休 。 若値朝会诣阙 。 则束发着巾帽 。 一依天朝服饰 。 而观其色 。 颇有蹙頞不堪之状 。 旣还卽脱去 。 一行凡二十三人皆被发 。 贵人则涅齿 。 下人则短衣跣足 。 虽冬月赤脚无袴袜 。 盖其俗然也 。 其寝处必于床上 。 不为炕突 。 其飮食略如华人而不精洁 。 其服多绫绢 。 无纹锦绵絮之衣 。 其状率皆深目短形 。 或似猕猴之样 。
至于冯克宽嘛 , 回国之后自然也是在文章里称朝鲜使臣对他颇为赞叹云云 。 总之都要把对方渲染的对自己心悦诚服 。
有意思的是 , 两人互相唱和的诗文之后都被各自带回本国 , 竟然受到了热捧 。 后来有被日军俘虏的朝鲜人随着商贩出海到安南国 , 安南人就拿出李睟光的诗 , 问他可听说过你们朝鲜的李睟光没有:
“我人被俘於日本者, 隨賈舶到交趾, 交趾人出示其詩曰: “爾知爾國有李芝峯乎?” ——《朝鲜王朝实录》
到清朝乾隆年间 , 朝鲜和越南两国使臣又擦出了一段火花 。 1790年 , 乾隆55年 , 当年安南国王阮光平亲自带领使团前来为乾隆皇帝贺八十寿辰 。
而臣服清朝的各国使团虽然都派遣了使节前往北京 , 可其中唯独只有安南是国王亲自来朝 , 因此乾隆不仅欣喜异常还特别赐了安南王一行人清朝服饰换上 。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阮光平铜像
当年七月十六日 , 见到身着满洲服装的安南使团 , 这大大刺激了朝鲜使臣 。 因为女真在兴起之前长期向朝鲜称臣 , 连清太祖努尔哈赤都于微时数度向朝鲜请封 。 所以清朝取代明朝之后 , 朝鲜长期视清朝为蛮夷之国 , 自认为是明朝继承者 。
而曾经同为明朝附属国的安南 , 如今却为了谄媚清朝 , 抛弃了过去的汉制服饰 , 换上了满服 , 这在朝鲜人看来无异于自甘堕落于蛮夷之中 。 因此朝鲜人刻意对安南使团冷嘲热讽 , 弄得安南人十分尴尬 。
朝鲜:“贵国冠服本与满洲同乎?”
安南:“皇上嘉我寡君亲朝 , 特赐车服 , 且及于陪臣等然 。 又奉上谕 , 在京参朝祭用本服 , 归国返本服 , 此服不过一时权着而已” 。
安南人的意思是 , 穿了大清服装 , 只是一时的权宜之举 。 可是 , 在朝鲜使臣徐浩修不依不饶的追问下 , 对衣冠制度与王朝认同有密切关联心知肚明的安南人 , 也“语颇分疏 , 面有愧色” 。
不仅如此 , 朝鲜使臣徐浩修也在自己的文集中 , 对安南人大肆嘲讽 , 说他们贿赂乾隆帝的宠臣福康安 , 由福康安教授他们清朝礼仪 , 之后便在乾隆面前“谄鄙之态 , 无所不为” 。 另一位亲自见到安南君臣的朝鲜使节柳得恭 , 更是作诗讽刺道:“戈船万舳振皇威 , 南国君臣叩谢归 。 三姓如今都冷了 , 阮家新著满洲衣 。 ”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阮光平遣使清朝 , 入朝赐宴图
二、互助与交流
与在中国朝堂上的激烈对峙不同 。 朝鲜与安南两国在其他方面还是非常和谐的 。 曾经有朝鲜济州人金泰璜在运送要进贡的马匹出海时 , 被风暴一路吹去了安南国 。 而安南国对这个不幸遭难的朝鲜人十分友好:“安南國王假公廨而待之, 賜钱米以糊口 。 ”只是因为朝鲜与安南远隔重洋 , 没有能及时送回 。
后来遇到了一帮好心的去安南经商的清朝宁波商人 , 十分同情朝鲜漂流民们的遭遇 , 认为当时朝鲜作为清朝的臣属 , 与清朝当算一国 , 遂从安南国明德侯那里取得公文 , 护送这批朝鲜人回国:
“適遇浙江商船, 以戊辰七月載歸本州, 所齎安南國公文, 是其國邊臣明德侯吳所成, 而不用印, 只用圖書, 浙江商船則持寧波府票文【淸人行商, 皆持票文, 卽公文也 。 】矣 。 泰璜之得載也, 約與米六百包, 而泰璜不能償其言, 自朝家宜有以濟之 。 ”——《朝鲜王朝实录》
“今正月, 淸商人等, 持寧波府票文, 及l安南明德侯公文, 載與本州漂人等以來, 且言與漂人, 約以船價大米六百包, 宜速備給, 且其所持物貨, 願爲買賣而還去云 。 他國之人, 載還我人, 其恩可謝 。 ”——《朝鲜王朝实录》
除了海洋上的互助之外 , 朝鲜也通过中国购买安南出产的香药 。 因为朝鲜国内医生和药材的缺乏 , 从宋朝开始就有向中原王朝求药请医的惯例 。 明清时期也不例外 。 朝鲜书状官曾与中国官员谈论肉桂、藿香、安息等药材哪里出产为最佳 , 最后一致认定是安南所产:
書狀官書示曰:
“小邦藥料, 專靠上國 。 每年使价之回, 內醫院所需貿取以去 。 至於肉桂、藿香兩種, 坊肆所售, 俱非珍品 。 仄聞, 此兩種, 南徼所産, 肉桂則交趾爲最, 藿香則安南居甲云 。 然否?”
副勑書答曰: “肉桂出交趾, 安息則出安南 , 此二種爲極品 。 《本草》註: ‘肉桂引火歸元味, 甛而香 。 ’ 今廣西省潯州府, 多生此種, 味辣而辛, 與交趾大遜 。 安息化痰爲水, 《丹經》曰: ‘焚之其香, 除鬼留仙 。 ’ 服之能啓死還生 。 ——《朝鲜王朝实录》
另外 , 朝鲜人还对安南国的乐曲有兴趣 。 明朝使臣郑同前去朝鲜的时候 , 前往郑同住地问候的朝鲜官员听到明朝使团中一人吹的喇叭曲子格外独特 , 询问之下得知是交趾所用之曲 , 特地令朝鲜乐人学习:
“禮曹判書李世佐、參議崔璡啓: “前者天使鄭同之來, 臣爲都承旨, 以問安詣館所, 有頭目一人善吹喇叭 。 臣問其曲名則曰: ‘交趾所用《海靑拏天鵝》之曲也 。 ’ 臣卽啓, 令本國人傳習 。 ”——《燕山君日记》
朝鲜与越南的古代外交 , 没有中国也擦不出火花// //
明命帝画像
而越南方面 , 也对朝鲜努力学习中国文化 , 人才辈出这点非常敬仰 。 清朝曾经将朝鲜、琉球等国使臣的位次排在越南使臣之上 , 引得越南阮朝明命皇帝大发雷霆 , 称琉球等均是蛮夷之国 , 怎么能列于安南之上 。 可明命帝却唯独对朝鲜使节排在越南之前没有意见 , 认为朝鲜乃是“文献之邦” , 列于越南之上也是理所当然 , 可以接受 。
由此可见 , 朝越两国在诸多方面对对方还是持有较大的好感与欣赏的态度 。
如今 , 中朝越三国的封建时代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 国家之间的外交也早已摆脱了以往的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朝贡模式” , 走向了平等外交 。 但是 , 有许多因素是不变的 , 比如文化上的交锋 , 遇难时的互助 , 商贸间的交流 。 如何做到互利共赢 , 以和平发展的方式促成双方的友好往来 , 成为了最新的问题 。 而在一次次的破冰行动中 , 我们希望和平能一直延续下去 。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茶叶资讯:最近涨势迅猛的六堡茶,如此与众不同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多角度浅谈诸葛亮治蜀的局限与失误
- 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 一边与日军勾结,一边高喊抗日,桂系李宗仁,唱的哪一出?
- 大意失荆州:浅谈关羽失荆州与樊城之役
- 那时袁世凯还是个小官 他怎么能娶到朝鲜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