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专家经过拼对,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黑龙江省肇源县城西50公里处 , 有一个白金堡屯 。 1974年 ,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白金宝遗址 。 在遗址中 , 出土了一堆的土陶残片 , 土陶的残片为泥质夹砂陶片 , 看起来质地粗糙 , 工艺简单 。 可考古学家却如获珍宝 , 小心地收集起来 , 并要拿回去仔细复原 。 这些粗糙的陶残片 , 能拼出什么样的宝贝呢?它真的重要吗?接下来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白金宝遗址大有来头 , 属于西周时代的遗址 , 是距今在2900--3000年左右的时间 。 遗址南北长450米 , 东西宽400米 , 面积达18万平方米 。 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 , 堆积最厚 , 时间最早 , 出土各类器物群文化特征最鲜明的文化遗存 。 在这片先人生活过的土地里 , 考古人员先后出土了鬲、罐、钵、壶、盆 , 等陶器1000余件 。 这其中 , 就有咱们开篇提到的那些土陶碎片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专家将那些碎陶片带回实验室 , 首先开始了清洗 , 接着就是把残片拼在一起 , 缺少陶片 , 无法拼接的地方 , 专家就要根据拼成的器形 , 进行再造式的修复 。
这些陶片最后被拼出了什么呢?小编给您揭秘 , 拼出的器物的学名叫绳纹陶鬲 , 口径为26.3厘米 , 通高28.2厘米 。 它有个方唇敞口 , 直腹壁 , 上身如同一个水桶 。 但这个水桶下面 , 还有三个中空的裆袋形足 , 裆袋形足的底端 , 是真正用来支撑的三个足尖 。 别看这件陶器样式简陋 , 人家可通体印满了粗绳纹 , 在器物的底下 , 还贴附了堆纹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这件绳纹陶鬲之所以珍贵 ,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 第一个方面:它的外型极具科学性 。 陶鬲本来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烹饪器具 , 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 在陶鬲身上 , 我们能看到许多古人的智慧 。 陶鬲为三足 , 这就意味着 , 不管你把它放到什么样的地方上 , 它是绝对的稳定结构 。 而且 , 陶鬲的三个口袋样子的裆形足 , 不仅可以装更多的食物 , 重要的是 , 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受热面积 。 我们今天烹饪强调锁住营养 , 古人在陶鬲的使用上 , 则最大程度地做到了锁住热量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第二个方面 , 陶鬲是我国古代烹饪器具的一个重要代表 。 在没有广泛使用炉灶的时代 , 不管在什么地方 , 古人把陶鬲一支 , 下面烧起木材 , 就可以做饭了 。 在陶鬲上增加一层 , 就成了用来蒸米饭的陶甑 , 就是今天说的蒸锅 。 后来 , 因为陶器的不结实 , 也因为青铜器技术的成熟 , 人们把陶鬲变成了青铜鬲 , 但其基本造型和功能仍然未变 。 再后来 , 人们发现陶鬲不适合煮粥 , 煮粥时米容易沉到陶鬲的裆袋形足里 , 进而产生焦糊 。 鬲的裆袋形足便逐步被取消变细 , 这就产生了鼎 。 再经过一段时期 , 人们又把三个细足缩短 , 再缩短 , 就有了釜和平底的锅 。
1974年肇源县出土一堆残片 , 专家经过拼对 , 发现它是珍贵食器// //
从考古专家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来分析 , 鬲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之后 , 而最终消失的时间 , 应该在公元前4至5世纪之间 。 可以这么说 , 鬲是位烹饪器具的老寿星 , 它曾亲眼见证了中华古文明整整一半的漫长岁月 , 想一想 ,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
- 御隆瀚禾收藏:先出土再传世,王莽时期大泉五十币!
- 埋藏了2000多年的酒水还能喝吗?出土时清澈醇香,酒精含量0.10
- 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兰州展出
- 对青州七级寺出土一件背屏式造像时代的考证
- 秦始皇陵考古新进展:出土“金骆驼”等大批珍贵文物
- 秦始皇陵陵西发现大型墓葬 出土珍贵金骆驼
- 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寿县出土文物500余件(套)
- 巴西南部出土三叠纪时期的恐龙化石
- 《大明宫词》男主墓现世 大唐驸马薛绍之墓出土文物120余件
- 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有陶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