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 , 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 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 , 相关人物分别为黄忠、张郃、杜袭和曹操 。 原文如下: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黄忠一马当先 , 驰下山来 , 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夏侯渊措手不及 , 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 , 大喝一声 , 犹如雷吼 。 渊未及相迎 , 黄忠宝刀已落 , 连头带肩 , 砍为两段……黄忠斩了夏侯渊 , 曹兵大溃 , 各自逃生 。 黄忠乘势去夺定军山 , 张郃领兵来迎 。 忠与陈式两下夹攻 , 混杀一阵 , 张郃败走 。 忽然山傍闪出一彪人马 , 当住去路;为首一员大将 , 大叫:“常山赵子龙在此!”张郃大惊 , 引败军夺路望定军山而走 。 只见前面一枝兵来迎 , 乃杜袭也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袭曰:“今定军山已被刘封、孟达夺了 。 ”郃大惊 , 遂与杜袭引败兵到汉水扎营;一面令人飞报曹操 。 操闻渊死 , 放声大哭 , 方悟管辂所言:“三八纵横” , 乃建安二十四年也 , “黄猪遇虎” , 乃岁在己亥正月也;“定军之南” , 乃定军山之南也;“伤折一股” , 乃渊与操有兄弟之亲情也 。 操令人寻管辂时 , 不知何处去了 。 操深恨黄忠 , 遂亲统大军 , 来定军山与夏侯渊报仇 , 令徐晃作先锋 。 行到汉水 , 张郃、杜袭接着曹操 。 二将曰:“今定军山已失 , 可将米仓山粮草移于北山寨中屯积 , 然后进兵 。 ”曹操依允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 , 黄忠采纳法正的计策 , 向夏侯渊发动突袭 , 不仅将夏侯渊斩杀 , 并顺势夺取了汉中战略要地定军山 。 张郃闻讯后赶来支援 , 被赵云击退 。 曹操得知夏侯渊被杀的消息后 , 大为恼怒 , 亲自率部来到定军山为夏侯渊报仇 , 结果又遭到刘备大军的顽强抵抗 , 最终不得不被迫放弃汉中 , 撤回中原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 , 是曹操得知夏侯渊被杀消息后的反应 , 叫做“放声大哭” , 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 。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 , 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小说中提到的黄忠在定军山一役斩杀夏侯渊之事 , 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 《三国志·夏侯渊传》载:“二十三年 , 刘备军阳平关 , 渊率诸将拒之 , 相守连年 。 二十四年正月 , 备夜烧围鹿角 。 渊使张郃护东围 , 自将轻兵护南围 。 备挑郃战 , 郃军不利 。 渊分所将兵半助郃 , 为备所袭 , 渊遂战死 。 ”《三国志·黄忠传》则称:“建安二十四年 , 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 。 渊众甚精 , 忠推锋必进 , 劝率士卒 , 金鼓振天 , 欢声动谷 , 一战斩渊 , 渊军大败 。 ”由此可见夏侯渊的确是死于黄忠之手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至于说到夏侯渊的死因 , 小说与历史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 按照小说的描述 , 夏侯渊是因为轻敌被法正抓住破绽黄忠随即发动突袭 , 夏侯渊因此被杀 。 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 , 情况却并非如此 。 据《三国志·张郃传》载:“刘备屯阳平 , 郃屯广石 。 备以精卒万余 , 分为十部 , 夜急攻郃 。 郃率亲兵搏战 , 备不能克 。 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 , 渊救火 , 从他道与备相遇 , 交战 , 短兵接刃 。 渊遂没 , 郃还阳平 。 ”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是对手太狡猾,还是自己太大意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 是对手太狡猾 , 还是自己太大意// //

从这个记载及《三国志·夏侯渊传》中的介绍来看 , 夏侯渊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张郃战事不利 , 夏侯渊抽调兵力救援 , 造成自己的防御力量不足 , 结果被黄忠所杀 。 如果要谈及责任 , 张郃难逃干系 , 与轻敌和大意并无关系 。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