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华阳国志?蜀志》载:“鱼凫王田于湔山 , 忽得仙道 。 蜀人思之 , 为立祠于湔” 。 “田” , “畋”也 , 就是在湔山田猎 , 可见鱼凫王统领的时期还处于渔猎时代 , 湔山就是其生产生活的地方 。

湔山在哪?

与今天的沱江、湔江什么关系?

又与今天的龙门山、玉垒山什么关系?

一 沱江的“沱”

首先需要先将长江的支流岷江、沱江的关系厘清一下 。

岷江 , 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

历史上明代徐霞客之前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 , 发源于四川岷山南麓 。

沱江 , 是长江上游的另一条支流 。

其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 , 又名茶坪山 。 沱江有三大源头 , 西边一条湔江 , 中间一条石亭江 , 东边一条绵远河 。 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 , 正式成为沱江干流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中国正史中最古老而又系统的地志——《汉书·地理志》中 , 就记载了它们的情况 。 当时湔江称为湔水 , 出自绵虒县玉垒山;石亭江称为雒水 , 出自雒县章山;绵远河称为绵水 , 出自绵竹县紫岩山 。

这三条河从深山走出的地方 , 都形成比较大的冲积扇 , 我们的祖先们就模仿岷江都江堰那样 , 让水流象一把摺扇似的分成许多股 , 化为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湔江山出口处名叫堋口(今叫关口) , 在历史上水流曾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 , 最多时竟一分为九 , 建湔江堰;

石亭江出山口处名叫高景关 , 水流引作三股 , 建成朱家堰、李家堰、火烧堰 , 合称朱李火堰 。

绵远河出山口处名叫汉旺场 , 建绵江堰 。

本来 , 一条江河总有它自己的流域 。 所谓流域 , 是指这个区域里的水流 , 全都汇集到这条河里去 , 因而流域的周边 , 总是被连绵不断的分水岭所包围着 。

沱江西北的九顶山 , 分水岭分明 , 东北有绵竹与安县分界线上的山冈一直延伸到德阳罗江 , 与龙泉山脊相连 , 再向南伸往乐至、安岳、大足、荣昌 , 把沱江与涪江水系隔开 , 分水岭也很清楚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但西南方的成都平原上 , 由于地势平坦 , 分水岭不够分明 , 留下一个大缺口 。 两千多年前兴修都江堰引水干渠时 , 自西向东开了几条人工河道 , 其中最主要的两条 , 是蒲阳河的下段清白江和柏条河的下段毗河 , 它们也在金堂赵镇汇入沱江;于是就把岷江的水 , 源源不断地送到沱江里来 , 沱江原来是混血儿!这样使“流域”这个概念受到了大大的冲击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四川许多树枝状的河流 , 上源经常是三股 , 好象三叉戟一般 。 本来沱江上源也是一把三叉戟 , 但西边又从岷江射来两股箭 , 使它变成五大股 。 它们从东到西是绵远何、石亭江、湔江、清白江、毗河 , 其中前三条是纯种 , 后两条是异族 , 最后汇合到一个大家庭里 , 江名也就定为沱江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这时 , 它遇到了龙泉山 , 就一穿而过 , 形成一道名叫金堂峡的峡谷 。 有些地理书 , 怕读者弄昏了头脑 , 在讲到沱江时往往只从金堂峡谈起 , 避开了水源杂交的上一段 。

沱字很有意思 。 因为古代的“沱” , 是指从大江出来的水最后又回到大江去 , 沱江正是这种情况 , 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里 , 就有“岷山导江 , 东别为沱”的话 。 从“沱”这个字可以看出 , 它从来就与岷江有着“血缘关系” 。 正因为如此 , 沱江流域就成了四川省内唯一的“非封闭型”流域 , 不论是计算流域面积 , 还是计算来水量 , 都有一定困难 。 现在沱江的上源各支流 , 大部被从岷江引水的人民渠切断了 , 变得更奇特了 。

二 湔江的“湔”

《汉书·地理志》记载:“绵虒 , 玉垒山 , 湔水所出 , 东南至江阳入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垒山在绵虒县 , 是湔水的发源地 , 湔水向东南流到江阳注入长江 。 那么只要找到玉垒山 , 就找到湔水的发源地了 。

今天虽已经没有绵虒道的行政区划 , 湔江源头玉垒山主峰三口锅 , 到今汶川县绵虒镇直线距离只有26.3公里 , 符合“湔水出蜀郡绵虒玉垒山”之说 。

那么玉垒山又在哪里?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成都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登楼》 , 其中有云:锦江春色来天地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各位学者对于这首诗的理解 , 见仁见智 , 而其中对于“玉垒”的理解 , 更是众说纷纭 。

主要的说法有:灌县(今都江堰市)城西之玉垒山、汶川县威州东南之玉垒山、理县东南之玉垒山、茂县之九顶山、成都平原西北之茶坪山等 。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玉垒山?真正的玉垒山又在何处?

汉代绵虒县 , 大概是在今汶川县一带 。 江阳即现在的泸州 , 东南至江阳入江的河流就是现在的沱江 , 因此湔水是注入沱江的 。

北川县的湔江是涪江的支流 , 故不是此处的湔水 。 都江堰市的白沙河 , 是直接在都江堰市境内注入岷江的 , 故也不是此处的湔水 。 现在的蒲阳河-清白江和彭州的湔江从流向来说都是符合的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蒲阳河-清白江是岷江从都江堰宝瓶口分出来的一条河流 , 宝瓶口的旁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玉垒山 , 其海拔仅865米 。 然而 , 这座玉垒山在汉代根本就不叫玉垒山 , 它在汉景帝前叫“虎头山” , 因状如伏虎而得名;汉景帝末年 , 此山又名“灌口山”;到了唐代 , 在此山下设玉垒关 , 才以关名山 , 称此山为玉垒山 。

并且 , 都江堰市在汉代属湔氐县 , 那么此山当然不可能是绵虒县的玉垒山 。 更何况 , 蒲阳河-清白江是从岷江中分出来后又注入长江的河流 , 若要对其描述 , 肯定会说它出于宝瓶口 , 而不会说它发源于某座山 。

彭州的湔江发源于太子城-九峰山区 , 这一带的山峰海拔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 。 既然玉垒有“浮云” , 那么玉垒当然是较高的山 , 而不会是海拔仅几百米的小山 。 况且 , “玉垒浮云”是作者登楼所见的 ,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在成都是可以看到都江堰之玉垒山的 , 但它实在太低了 , 远没有太子城-九峰山那样显眼 。

因此 , 汉书中的湔水就是今彭州的湔江 , 玉垒山就是湔江发源地的太子城-九峰山区 。 这一带山区靠近彭州与汶川交界处 , 在汉代属绵虒县 , 也是合理的 。 故清光绪《彭县志》将彭县(今彭州)所属龙门山脉分为三个支脉 , 即玉垒山支脉、蓥华山支脉和光光山支脉 , 其中玉垒山支脉就是湔江的发源地 。

《水经注·江水》说“江水又历都安县(灌县)……李冰作大堰于此 , 壅江作堋 , 堋有左右口 , 谓之湔堋……俗谓之都安大堰 , 亦曰湔堰” , 今天的都江堰市在蜀汉时改称湔县 , 不久改为都安县 , 从这里也可推出湔山与今天的都江堰有密切的关系 。

古人有山水同名的习惯 , 比如岷江发源于岷山 , 故湔水发源地的山就叫湔山 。 而湔山又不仅限于湔水发源地的那几座山 , 而是其所在的一个较大的山区或山脉 ,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龙门山脉南段 , 即茶坪山 , 东北起于北川县曲山镇 , 西南至都江堰市之岷江 。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龙门山)有两条江都名叫“湔江” , 一条是彭州境内的湔江 , 另一条是北川境内的湔江 。 “湔”字由“氵”和“前”组成 , 本义为水流的前锋 , 洪水的前锋更具冲击力 , 故又引申为冲洗之义 。

湔水是发源于高山而很快就流向平原的河流 , 比降大 , 水流湍急 , 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 这点与1989年版《彭县志》记载相符:湔江洪峰高 , 洪水量大 , 易涨易落 , 推移质多 。

北川湔江与彭州湔江同样因水量充沛、落差大而水流汹涌澎湃 , 水头前锋冲洗山川河道 , 将北川这条江用“湔江”来命名有其道理 。

但《北川县志》[13](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石印本) “湔江流域”条 , “湔江辨”中说:“地理志(说)绵虒县有玉垒山 , 湔水出焉…北川湔水去玉垒三百余里 , 中隔大山 , (与北川湔江)风马牛不相及 , 而谓(湔江)出于玉垒 , 谬矣!”明确阐述了北川湔江与“湔水出玉垒”和“湔山”无关 。

湔江与石亭江、绵远河并称为沱江上游三大源头 。 其中石亭江古名洛水(雒水) , “洛”与“落”同义 , 因其水流湍急奔放 , 每至汛期 , 一泻千里 , 故名“洛水” 。

绵远河则古称绵水 , “绵”即“长 , 远”之义 , 因其在这三大源头中流程最长 , 故名 , 因此它也被视为沱江正源 。

都江堰城西之玉垒山 , 乃是玉垒山脉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最末端;汶川县威州东南之玉垒山 , 乃是玉垒山脉西麓的一部分;茂县之九顶山 , 亦为玉垒山脉之一部分;而成都平原西北的茶坪山 , 就是湔山 , 也就是玉垒山脉 。

总的说来 , 玉垒山属于湔山的一部分 , 而太子城-九峰山一带应是其核心地带 。

今天的龙门山应包括湔山 , 更包括玉垒山 。 龙门山古称茶坪山、湔山 , 是一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 。 其东北-西南走向 , 全长约500km , 宽30-70km , 最高峰九顶山海拔4989米 。

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 。 为纪念大禹"凿龙门 , 铸九鼎 , 治水患"的伟大功绩 , 该山因名为龙门山 。

三 古蜀与湔山

湔山与古蜀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和开明数代古蜀王朝的生存紧密相关 。 湔山有多处天然关隘屏障 , 据险可守 , 是理想的护国天障 。 天然峡谷关隘为古蜀王国军事、政治、经济服务 。 如高景关 , 位于什邡市境内;有如曲山关、擂鼓镇 , 位于北川境内 。 这些地名都是因军事关隘而得名 。

在历史上 , 关、堡、墩、台是军事设施 , 均有定制和规模 , 关以险据 , 堡为中坚 , 墩为报信 , 相互联系 , 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防御网 。

彭州关口位于湔江出山峡口 , 巍然屹立的寿阳山、牛心山 , 夹江对峙 , 雄居湔江分流堰首 , 扼山区七场镇咽喉 , 是龙门山山区腹地进入成都平原的门户 。

彭州关口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峡口湔江北岸的牛心山 , 最高点海拔 969 米 , 形似牛心 , 山顶有一个据险而建的牛心寨 , 可容万人 。 寨内有天池寺 , 寺内有一个天池 , 池水长年不竭 。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时太守李冰视察天彭门 , “见两山相对为阙” , 因而称天彭门为天彭阙 , 而“阙”字都是指帝王生前死后居处特有的标志 , 并于此“立祀三所 , 祭用三牲 , 珪壁沉” , 由此观之 , “天彭阙”在古蜀中具有非常显赫而崇高的地位!

“天彭阙”还具有“观象台”的功能:凭借太阳光照在这种山上产生的投影的位置为古蜀国社会的农、牧业生产准确地测定四时 , 观测季节 , 便于及时耕种和放牧 。 还可从祀祠里看到了水量的变化和古岷江源头四季流量的多少 , 预测何时爆发洪水 , 对下游各地意义重大 。

因而即使到了南北朝时期代代仍置州郡于此 , 据蒲孝荣的《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载: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置南晋寿郡 , 郡治晋寿县即今“关口” 。 梁、魏两代均置东益州 , 州治九陇郡也在今关口 。 西魏时 , 东益州管辖九陇等七县 , 成为沱江上游的政治中心 。

《元和郡县志》彭州条载:“武后垂拱二年于此置彭州 , 以岷山导江 , 江出山处 , 两山相对 , 古谓之天彭门 , 因取以名州 。 ”

《华阳国志·蜀志》说:“(杜宇以)江、潜、绵、洛为池泽 。 ”所谓“池泽” , 有富饶区域之意 。 笔者以为“江”即今岷江;“潜”就是“湔” , 发源于今天彭州北境的湔江;“绵”即今绵远河;“洛”即今石亭江 。 而“江、潜、绵、洛”四水相会之处 , 应是古蜀国的腹心地带和富饶区域 , 与推测三星堆为古蜀都城“瞿上”相符 。

历史地理学界目前认为古蜀人迁徙路线的起点是茂县的营盘山遗址附近(蚕丛) , 终点在三星堆(鱼凫) 。

关于迁移路线 , 学者任乃强在《蚕丛考》中写到:“蜀地与华夏之原始交通 , 原本以岷江上游河谷这媒介 。

绵虒(古茂州旧名)与蚕陵 , 为其枢纽 。 蚕陵以上 , 大体平易 。 故王莽改名步昌 。 蚕陵以下 , 河谷深狭 , 岸道险窄 , 至绵虒乃略开展 , 多农地 。 故秦县止于绵虒 。 绵字 , 古为繭絮之义 。 亦与蚕丛文义有关 。 自绵虒东踰土門关(今地名) , 仅一浅岭(属九頂山脉凹部) , 循湔水而下 , 至瞿上(彭縣北之关口 , 《元和志》指为天彭门) , 穿短峡而出山 , 入于成都平原之郫邑 。 此蜀王柏灌、鱼凫出蚕陵渐迁入蜀农业地带之道路也 。 ”

学者蒙文通先生也说:“湔水出玉垒 , 在今之彭县 , 然则大江以东(岷江) , 岷源以南 , 止于灌口之山系 , 胥曰湔山 , 入后曰玉垒 。 ”

从任乃强和蒙文通二位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 , 从距离和地形等综合考虑 , 从“鱼凫田于湔山”可以推断古蜀人迁徙路线:从今天的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出发——翻越龙门山——沿今天彭州湔江而下——进入成都平原 , 这至少是一条重要路线 。

蜀人迁徙图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鱼凫田湔山 湔山今何在// //

综上 , 广义来说 , “湔山”包括整个今天龙门山西南段 , 可从都江堰的宝瓶口到北川县曲山镇都可称为湔山 , 但狭义来说鱼凫田于湔山的湔山,联系古蜀人迁徙路线应该位于今天龙门山腹地 , 面对成都大平原 , 主要应为都江堰市的白沙河谷(龙池镇)和彭州市的蒲阳河支流土溪河谷(磁峰镇)和湔江河谷(龙门山镇、小鱼洞镇、通济镇、白鹿镇、新兴镇、丹景山镇等) 。

在上面两个河谷中不乏低洼谷地分布 , 从诸多地名可见 , 不乏“池”、“潭”、“河” , 以及“菜园”等命名描述 。 由于众多山溪的分割形成了若干通道 , 并且山中一些低洼谷地有溪流泥沙堆积 , 四面环山避风 , 从面积、地形条件以及环境人口容量多方面来看 , 都非常符合居住和开展渔猎耕作的条件 。

参考文献

[1] 赫荣定.何立.赫荣乔.鱼凫田于湔山及其可能的地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2]芈治林.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何在?微信公众号在成都遥望雪山2018.4.23

[3]庄巨川.林法仁."瞿上"新探[M].《巴蜀书社》.1991 。

[4]四川省彭县志编纂委员会.彭县志[M]. 1985年.

[5]罗建群.杨永富.柏灌迁移路线及其影响研究[M].《龙门山与古蜀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07.

[6]常璩.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M].东晋(291-36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

[7]扬雄.蜀王本纪[M].西汉(B.C.53~A.D.18).

[8]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光绪三年成都尊经书院出版A.D.1878.

[9]杨均衡等.北川县志[M].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