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 , 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
李贺非常有才华 , 有“诗鬼”之称 , 在唐朝众多诗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 既然这么有才华 , 为什么李贺不参加科举考试呢?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 , “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 , 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叫避讳 。 是我国尤其是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 。 避讳 , 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 , 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 以表尊重 。
简单来说 , 避讳有三种情况——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
所谓为尊者讳 , 指的就是对上级之名进行避讳 , 包括地位、级别比自己高的人 。 比如说避皇帝的讳 , 避皇帝的讳叫“公讳”或“国讳” 。 讳长官 , 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
所谓为亲者讳 , 指的是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 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 , 否则极为失礼 。
所谓为贤者讳 , 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 , 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 , 有的还避周公之名 , 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
那怎么避讳呢?
方法有这么几种 , 一是改字 , 二是改音 , 三是缺笔 , 四是空格 。
举例来说:
一是改字:
荀子名况 , 战国时期赵国人 ,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韩非、李斯的老师 。 后世 , 却被称为孙卿 , 是为了避汉宣帝刘询的讳 , 所以改名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人” 司马贞《索隐》:“名况 。 卿者 , 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后亦谓之孙卿子者 , 避汉宣帝讳改也 。 ”
嫦娥大家都知道 , 但她的本名是姮娥 。 为什么叫嫦娥?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 , 改名叫嫦娥 。 因常和恒是一个意思 。
《三国演义》赵子龙称常山赵子龙 , 实际上是恒山赵子龙 , 也是为了避讳 。
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 观世音菩萨 , 改称观音菩萨;六部之一的民部在唐代就成了户部 。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 是避康熙的讳 , 康熙名玄烨 。 “玄”要避讳 , 所以唐玄宗成了唐明皇 。
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 , 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
避上级讳 , 最有名的就是“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 , 也不准写他的名字 , 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 。 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 , 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 , 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
《红楼梦》中 , 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 , 因为犯了宝玉的讳 , 只好改为小红 , 薛蟠的老婆叫夏金桂 , 更是厉害 。 她在家时 , 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 , 凡人有不留心 , 误道一字者 , 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 。 一日她与香菱说话 , 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 , 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孔子 , 名“孔丘” , 北宋朝廷下命令 , 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 , 都应读成“某”字 , 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 , 从此以后 , 都要加个耳字旁 , 改姓“邱”字 , 并且不许发音为“邱” , 要读成“七”字 。 于是 , 天下姓“丘”的 , 从此改姓“邱”了 。 到了今天 , 有姓“丘”的 , 又有姓“邱”的 , 原因就是有的改了 , 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
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 , 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
二是改读音
农历的一月称为正(音“征”)月 , 是为了避秦始皇嬴政的讳 。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 , 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 , 所以在《后汉书》里 , 叫“郭泰”的 , 竟人不知鬼不觉地变为“郭太”了;叫“郑泰”的 , 也变为“郑太”了 。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 , 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 。
三是缺笔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 。 此法大约始于唐初 , 宋代以后颇为盛行 。 如唐太宗名李世民 , 唐《于志宁碑》为避讳 , 书“世”作“卅” 。 孔子名丘 , “丘”就少中间的竖 。
《红楼梦》里面提到林黛玉在读书时凡遇到母亲贾敏的“敏”字时都念成“密” , 写到敏字时 , 都会缺一两笔 。
四是空格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 , 或画以“£” , 或书以“某”字 , 或直书以“讳”字 。 如汉景帝名刘启 , 在立他为太子时 , 有司因避讳而曰:“子某最长 , 纯厚慈仁 , 请建以为太子 。 ”(《史记·孝文本纪》)
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 , 唐追尊为景皇帝 , 庙号太祖 。 唐人撰《隋书》 , 为避讳 , 书隋将韩擒虎作“韩 擒” , 空“虎”字 。 同书为避李世民讳 , 书王世充作“王 充” , 空“世”字 。 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 , 在传抄或翻刻时 , 误为“韩擒”、“王充” 。
隋朝名将韩擒虎 , 因为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 , 改“虎”为“兽” , 叫韩擒兽 , 让人哭笑不得 。
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 , 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 , “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 , 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 纵然他才华横溢 , 也终无用武之地 , 终生不得志 , 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 。
那如果不避讳又如何?
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 , 质问道:“父亲叫晋肃 , 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 , 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 , 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实际上也是不避讳的体现 。 雍正年间 , 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 , 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 , 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 , 儿子处斩 , 兄侄流放 。
避讳为尊、为亲、为贤没有错 , 但是在古代被统治者上升为国家的意志 , 给后世了解历史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 也闹出很多笑话 。 五代时的冯道 , 历朝为相 。 一天他的门客给他讲老子的《道德经》 , 可书的第一句就是“道 , 可道 , 非常道” , 一句话中竟有三处犯讳 。 为了避讳 , 门客灵机一动 , 将这句话改为“不敢说 , 可不敢说 , 非常不敢说” , 令人啼笑皆非 。
今天 , 避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 比如说对长辈、对上级不能称名 , 就是一种尊重 。 父子名字不能有同字 , 子不能呼父名 , 否则是大逆不道 。
- 唐代的西域趣味与白居易的排外主义
- 唐代哪个诗人流连青楼,地方官却暗中保护他呢?
- “元帅诗人”陈毅
- 太原小井峪唐代壁画墓神秘面纱正在揭开 墓主是恒州刺史郭行,活了92岁!
-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
- 李白最早结识的唐代大诗人是孟浩然
- 游洛经年月 看花始觉春——有关洛阳的唐代诗赋在敦煌的流行与传播
- “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考古新成果:首次出土唐代马扎
- 唐朝著名男诗人,梦想成为武则天男宠,却因生理疾病被嫌弃
- 如果古代也有双十一,这些诗人都是广告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