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李居白
第472期
江南好挣钱 , 一去二三年 , 心想回家转 , 腰无盘缠钱 。 芜湖二坝一过江 , 两眼泪汪汪 , 再下江南 , 男盗女娼!”
宣州北乡狸桥镇 , 一个叫江家圩的地方 , 江北移民区 , 多年来 , 这首歌谣一直在人们口中传唱 。 南迁北回 , 聚散离愁 , 几多辛酸 , 如歌在耳 。
在宣州 , 人们习惯把江北移民分为两个部分——“江北佬”和“安庆佬” 。 “江北佬”通常指的是来自于安徽合肥、庐江、巢县、和县、无为等地的人 , 即本文中所指部分;而“安庆佬”则是指来自于潜山、怀宁、桐城等地的移民(本书另有章节表述) 。
“江北佬”(也有人称“江北侉子”) , 名字的最初来源应该含有一定的排外因素 , 所谓“客土难于融洽 , 不免各存意见” , 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有一些歧视的成分 , 所以 ,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 , 都为这些江北移民们所抵触 。 只不过现在看来 , 抵触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贫穷 , 因为贫穷缺乏足够的自信 , 使得他们总觉得被人瞧不起 , 进而觉得这些称谓也是一种侮辱 。 不过 , 本文引用这种称谓并不是因为排外 , 也没有任何歧视的含义 , 纯粹为了表述的需要 , 以便和“安庆佬”相区分 。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
宣州境内“江北佬”的到来和整个皖南移民的历史大背景是一致的 , 最早的一批应该也是发生在晚清时期 , 即太平天国战争(本地人俗称“长毛之乱”)之后 , 因皖南人口锐减 , 清政府号召移民填入 , “募民开垦以实其地” , 在招垦政策的鼓励下 , 湖北、河南等地的移民大量迁入 , 皖南地区先后移入人口近百万 , 这些“江北佬”也随着迁移大军陆续南下 。
资料显示 , 整个皖南移入的客民中 , 湖北人居首 , 其次是河南、江北移民 , 但是具体到各州各县 , 分布又有所不同 , 而落户于宣州的江北移民更是要多于河南 , 仅次于湖北位列第二 。 也有一些研究资料分析 , 说当时整个皖南移民中 , 江北移民要占到10%—20% 。
要是这种分析可以成立的话 , 那么当时陆续迁入皖南的江北移民(包括“江北佬”和“安庆佬”)最少应该不低于10万 , 虽然他们分散迁入宣州、宁国、广德、南陵、青阳、当涂等地 , 但因为宣州的地理位置更靠近“江北佬”的祖居地 , 相对于“安庆佬”来说 , 宣州至庐江、巢县、无为等地的距离更短 , 而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 , 人们受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 对远适他乡存有畏惧心理 , 故能够在距离家乡较近的地方找到适宜的定居点 , 一般不会舍近求远 , 以保持和家乡最短的距离 , 减少迁移成本 。 这种对路线的选择原则 , 对移民的分布影响甚大 。 也许这就是宣州“江北佬”要更集中的主要原因所在 。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
纵观历史 , 整个晚清移民其实应该是一个较长的延续过程 , 虽然光绪初年皖南地区已停止招垦 , 政府禁止外地移民迁入 , 但对有亲朋可依者仍予放行 。 及至到了民国 , 安徽各地年年灾害不断 , 江北地区更是水灾连着旱灾 , “家住庐江、吃饭喝汤” , “家家三不管、你碗倒我碗” , “风扫地、月点灯、老布衣裳穿不上身” , 是当时“江北佬”的真实生活写照 , 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 , 外出讨生活 。 所以整个民国时期 , 以投亲靠友为主的南下移民一直没有间断 。 故此 , 自清政府的招垦政策开始 , 一直到民国之后 , 这种南迁潮其实应该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之久 。 大半个世纪的迁徙 , 南来宣州的“江北佬”最少有几万人 , 这个数字应该还是可以肯定的 。
最初南迁的“江北佬” , 大多集中在当时的宣城县县城一带 , 他们占据着较好的地理位置 , 发展也较好 , 他们的到来对宣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也较大 , 这一点从宣州语言的转变上就可见一斑 。 现在的宣城市区的语言发音已不再是吴语 , 而是“皖北江淮官话” , 这种语言的变迁应该和江北移民的到来是分不开的 。 只是 , 这些“江北佬”们后来又不断转迁 , 分散于夏渡、金坝、向阳、峄山、杨林等地 , 其中有些家族繁衍很旺 , 据说杨林境内的杨茂埂 , 合肥王姓移民后裔修建的王家祠堂规模就大到占地约5亩之多 , 只是遗憾的是 , 祠堂在70年代初被毁 , 现已没有任何痕迹 。 而现今的杨林村 , 江北移民的后裔已经发展到有1500多人 , 几乎要占全村人口的80%以上 。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
“江南好挣钱” , 前来垦荒者络绎不绝 , 岁无虚日 , 先来的占据着先机 , 他们可以选择最理想的地方栖息安身 , 垦殖发展 , 而对于后来者 , 留给他们可供选择的空间并不大 , 只能退而求其次 。 因此 , 后期尤其是民国中后期南迁的“江北佬” , 城市周边的水草丰美之地已被人占据 , 他们只能转而移居于宣州北乡的水阳、雁翅、狸桥、南湖、昝村等一些圩区 , 而当时的宣州北乡大多是水泽之地 , 易水患 , 各圩口“十年九不收 , 三年破两头”是常有之事 , 所以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 ,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歌谣里所唱的那种情景 。
据说歌谣所出的江家圩 , 圩内居住的均为“江北佬”(主要来自于庐江、和县等地) , 解放前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区 , 它紧临南漪湖 , 又面对郎川河出水口 , 即使在今天水利科技比较发达的情况下 , 仍被用作行洪区 , 更不要说在移民初入的年代 , 低下的生产力状态下 , 人们薄弱的抗洪能力 , 圩口三年两破 , 水患频仍 , 生活怎会美好?同样 , 在水阳、雁翅等地 , 在金宝圩没有联成之前 , 各小圩口的抗洪能力也是极端薄弱 , 所以情形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
“江北佬”的辛酸南迁路// //
你在他乡还好吗?
背井离乡 , 本就酸楚 , 而困顿的他乡生活 , 太多艰苦 , 更会让他们掀起巨大的怀乡情愫!筚路蓝缕 , 江南一梦 , “一去二三年”、“腰无盘缠钱”的窘迫状态 , 让他们萌生“再下江南 , 男盗女娼”的恨意 , 也是情理之中 。
不过 , 对于一部分“江北佬”来说 , 虽然皖南并不是他们理想的移民圣地 ,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 扎根江南 , 开花散叶 , 发展壮大 , 最终成为当今宣州社会的主流人群 。
(作者系宣州区宣传部工作人员)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