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面具,藏语称为“巴”
藏戏面具 , 藏语称为“巴”// //
面 具
文/白丁
藏戏历史悠久 , 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 , 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 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 , 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 , 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 , 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 , 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 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 其中以神话故事为主 。 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 , 如深红色象征国王 , 代表威严;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 , 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正义、勇敢 , 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 , 是女巫;妖魔青面獠牙 , 以示压抑和恐怖;绿色象征温顺 , 代表王妃等 。 藏戏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 。 戏演出时 , 一般化妆比较简单 , 除戴面具外 , 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 , 没有复杂的脸谱 。 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 。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 , 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 , 另一种是戴假面具 。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 。 面具 , 藏语称为“巴” , 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 。 早在吐蕃时期 , 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 , 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 。 后来由于宗教发展 , 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 , 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 , 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
藏戏面具 , 藏语称为“巴”// //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 , 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 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 一般认为 , 蓝面具戏是在公元14世纪由著名的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所创造的 。 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 , 并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 。 藏戏面具的产生 , 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 此后 ,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八大剧目 , 即《赤梅贡丹》、《诺桑法王》、《白玛文巴》、《苏吉尼玛》、《朗萨雯波》、《文成公主》、《卓瓦桑姆》、《琼顿玉顿珠》 。
说起与面部有关的戏剧 , 有必要说一说川剧 。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 , 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 , 以吓唬入侵的野兽 。 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 , 明代已有 。 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 。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 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 话说清乾隆、嘉庆年间 , 每至逢年过节之际 , 在四川乡镇村落码头处林立的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作庆典 , 久而久之 , 川剧就在街头巷尾之中渐成气候 。 清代“两湖填四川” , 为蜀地的文化带来了诸多新元素 , 昆、高、胡、弹、灯 , 诸腔戏班汇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 , 生、旦、净、末、丑同亮相于茶馆的小戏台之上 , 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 , 清末时统称“川戏” ,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 。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 , 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 , 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 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 。 川剧的变脸绝技 , 让人匪夷所思 , 一张脸刹那间可以变幻出十四张之多 , 连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一阔脸就变” 。
作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喜闻乐见的与面部有关的戏剧 , 无论是藏戏还是川剧 , 无疑都凝聚了人类对自然 , 人文 , 科学等无比的热爱与遵从 。 过去是现在的历史 , 现在是未来的历史 , 只有文化深入人心 , 不断传承与发扬 , 才能绘制出民族文化完整图景的真实底色 。
藏戏面具 , 藏语称为“巴”// //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立足迪庆 , 放眼世界 , 宣扬香格里拉!自己说 , 邀朋友说 , 说说香格里拉!
- 中国最古老渔岛,与“半坡遗址”齐名,6500年西方人面具至今成谜
- 日本摔跤手当选议员 戴红色面具穿西装开会
- 盘点历史最奇葩的发明:图2是防雨烟斗,图5是防撞面具
- 三星堆的面具为何没有瞳孔,专家说:它们有可能是一群特殊人士
- 杨过成为神雕侠的期间,为何一直带着面具?不肯以真面目见人?
- 千年公主墓现世,脸戴黄金面具,身边有一物,专家大呼:穿越了?
- 宋朝死得最可惜的两大忠臣:一个是包拯好友,一个是“面具战神”
- 面具下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们神秘地笑,一言不发
- 研究表明:汉藏语系可能起源于中国北方
- 三星堆-青铜纵目人面具的发现解开了一个学术上的千古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