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央视网消息:2018年7月至今 , 中国5支联合考古队走进西藏阿里地区 , 对象泉河流域这一古代西藏西部文明的起源进行了系统性地联合考古和实验室研究 , 这也是我国在西藏展开的最大规模联合考古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近日 , 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 。 认为两三千年前的西藏西部阿里地区 ,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 , 交流交往密集 , 是古代亚洲文化交流的通道 。 一起来关注央视独家追踪报道《西藏考古大发现》 。
西藏联合考古 , 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阿里地区、著名神山冈仁波齐西南部的象泉河流域 , 包括上游的曲龙遗址、中游的皮央东嘎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和象泉河畔的曲踏遗址 , 以及抢救性发掘的桑达隆果墓地等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经过几个月的考古发掘 , 共出土了包括陶器、木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玉髓、玻璃、贝饰、农作物种子、织物等大批器物 。
通过实验室研究 , 这些出土器物测年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距今3560年到1000年之间 。 在格布赛鲁遗址距今3500年的墓葬里 , 专家还发现了西藏西部最早的古大麦 , 也就是青稞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 温睿:这个墓葬里面发现了目前来讲 , 西藏西部最早的大麦的遗存 , 这个对我们研究农作物的传播 ,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通过对文物信息的研究 , 专家们认为:距今两、三千年之前 , 西藏西部阿里地区 , 人类活动已经非常频繁 , 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 兼有农业和牧业的特点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张建林:是取得了非常多的实质性的一些进展和一些重要发现 。 它实际上是已经开始了我们构建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体系的这么一个进程 , 而且把这个进程向前大大地推进一步 。
此次在曲踏墓地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还发现了一处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婴幼儿墓葬区 。 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仝涛:最重要的发现有两个方面 ,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第一次对曲踏遗址进行了一个正式的大规模的发掘 , 另外一个发现了10组婴幼儿的墓葬 , 至少说在整个西藏来说是第一次发现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皮央东嘎遗址 , 四川大学考古队对出土遗存进行碳14测年 , 获得了20个有效数据 , 年代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0年 , 相当于第一次获得皮央东嘎遗址长达1500年的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考古队领队 霍巍教授:所以这正好从史前和历史时期两个不同的阶段 , 给我们找到了一个衔接点 , 也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样本 , 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 , 以及人类文明它 的进程和它的发展脉络 。
阿里地区曾是文化交流的通道
这次联合考古 , 不仅揭示了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一些样貌 , 发现了一些文明延续的脉络 , 同时通过解读一些出土文物的信息 , 考古专家还发现:距今两三千年前的阿里地区 , 与周边地区也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2014年 , 考古工作者曾在象泉河流域上游的故如甲墓地和位于札达县的曲踏遗址 , 发现了王侯字样的丝绸、黄金面具和疑似茶叶的出土物 , 这些出土物显示 , 距今约2000年左右 , 阿里地区和包括中原在内的周边地区 , 就有着文化交流 。 这次联合考古 , 考古人员再次发现了阿里地区早期文化交流的证据 。
这是出土于格布赛鲁遗址的一件双耳四足红陶杯 , 通高9厘米 , 直径10厘米 , 每足的高度有1厘米 , 这种器型是第一次在西藏西部发现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队领队 夏格旺堆:这个形制上也跟我们在尼泊尔木斯塘地区 ,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前后 , 发现的双耳四足的一些木碗 , 形制上几乎是一样的 。 我想也许是可能跟人群本身的一种移动有关系 , 或者是本身的这种制作这样的一些器物的技术传播 , 或者说是贸易这些都可能会有关联 。
有意思的是 , 同样器型的四足双耳陶杯和木杯也相继在皮央东嘎遗址群和桑达隆果古墓葬里被发现 。 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科技考古实验室 , 专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 , 仔细观察着来自格布赛鲁遗址的人工石英制品釉砂、玛瑙、红玉髓等出土物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 温睿:从我们包括青铜器来看 , 从料珠来看 , 从釉砂来看 , 我觉得都已经证明了阿里地区是包括跟跨喜马拉雅 , 跟南亚文明是有交流的 。 跟我们的这个新疆地区也是有交流 , 所以它处在一个大通道这样一个位置上 。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显示 , 西藏西部 , 地势险峻、气候复杂 , 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地区 。 至少在距今两三千年前 , 这里就与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 。
西藏联合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张建林:西藏西部地区 , 它是在这个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的一个十字路口 。 总体来考虑 , 不能把我们目光仅仅只局限于札达盆地 , 要放得更开 。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 李永宪:如果我们把空间上的这些考古遗存 , 能够按照时间的脉络进行梳理 , 那么一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就会逐渐地被连接起来 , 这对我们了解(西藏)西部的历史非常有用 。
1500年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出土
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皮央东嘎遗址 , 四川大学考古队对出土遗存进行碳14测年 , 获得了20个有效数据 , 年代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0年 , 相当于第一次获得皮央东嘎遗址长达1500年的文化脉络连续性证据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考古队领队 霍巍教授:所以这正好从史前和历史时期两个不同的阶段 , 给我们找到了一个衔接点 , 也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样本 。
西藏早期历史 深受国际藏学界关注
西藏的早期历史 , 一直是国际藏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 由于西藏文字记载历史较晚 , 目前中国考古学家把公元七世纪以前称为西藏史前时代 , 但其所囊括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及铁器时代的界限还难以明确划分 。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 , 不断帮助人类认识这段尘封的历史 。 从1978年西藏昌都卡若遗址的发现 , 首次揭开了西藏高原远古文明神秘的面纱 , 到1990年拉萨曲贡遗址的发掘 , 进一步证明西藏腹心地带远古文明的存在 。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博处副处长 高峰:青藏高原地区的话 , 也是中华文明发展交融史的一个关键区域//我们是希望建立中国西部主要是指咱们青藏高原西缘地区的一些完整的考古学年代序列 。
- 考古现实版的九层妖塔,为何盗墓贼挖到第二层,就挖不动了?
- 考古现实版的九层妖塔,为何挖到第二层,就挖不动了?
- 在西藏,为什么藏族姑娘都叫卓玛
- 奇台石城子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 2019考古印象:成果越丰富 历史越清晰 人们越自信
- 考古学家在地下发现2000年前的酒水,共26斤,至今清澈醇香
- 美研所大学堂|艺术史与考古:《五牛图》、镇墓兽与画像石
- 考古学家发现千年玛雅宫殿
- 秦始皇陵考古新进展:出土“金骆驼”等大批珍贵文物
- “中江吴波”:第六届六朝历史与考古青年学者交流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