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尚食局”款印花龙纹盘(残片) 北宋

高4厘米 口径15厘米

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出土

侈口,口部无釉,弧腹,平底,圈足 。 盘心印龙纹,内壁印花卉纹 。 圈足内刻行书“尚食局”三字 。 胎体洁白,釉色白中泛黄 。 北宋宫廷中设有尚药、尚食、尚辇、尚酝、尚舍、尚衣等六局,分管宫中衣、食、住、行、医疗等事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尚药局”款刻花龙纹盖盒 北宋

高6.5厘米 口径7厘米

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出土

盒呈圆形,盒盖与盒身高度基本相等 。 盒为子口,直壁,平底;盖为平顶,杀角,直壁 。 盖顶刻龙纹,盒盖与盒身的口沿处分别刻楷书“尚药局”三字 。 胎体洁白,釉色白中微微泛黄 。

尚药局是北宋宫廷中所设六局之一,掌管和剂诊候之事 。 定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尚药局”款白瓷造型全部为盖盒,大小成套,形状相同,当为盛放药物的器皿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刻莲花纹碗 北宋后期至金代

高5厘米 口径16.5厘米

望都县西堤乡沈家庄出土

敞口,斜壁,小圈足 。 用覆烧法烧成,口部无釉 。 碗内刻划一大一小两株盛开的莲花,线条婉转缠绵,飘逸流畅 。 胎体薄而坚致,釉色洁白莹润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兽足薰炉 北宋

通高24.3厘米 炉口径16.3厘米 盖径17.6厘米

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

为佛前供器,分盖、炉两部分 。 盖为盔形,上有受花宝珠式炉顶,盖面上部有六个圆形烟孔交错排列,用以通风排烟 。 炉盘口,直腹,平底,下承五个兽面衔环形足,兽足粘于环形平托上 。 胎质细腻坚硬,釉面莹润透明,略泛黃色并有垂釉痕,盖内、扣眼、托底露胎 。 造型端庄大方,与晚唐越窑五足薰炉十分相似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柳斗杯 北宋

高5厘米 口径8.2厘米

滦县出土

仿柳编提斗造型 。 直口,短颈,圆鼓腹,腹下内收,底内凹 。 腹部模印柳编纹 。 胎质细白坚硬,釉色润泽,白中闪黄 。 造型小巧,做工精致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龟 北宋

高3.8厘米 长8.8厘米

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

龟体呈圆形,小头、缩颈、龟首上扬,双目挑作粟粒状:鼓腹中空,短尾曲卷,龟口留有烧造所需的出气孔 。 沿龟甲边缘贴塑四只圆饼形龟足 。 龟背划刻六棱形龟甲纹 。 腹部中心划刻“十”字形图案,十字的每一边又对应划出弧线,空隙部位饰水波纹 。 龟背满釉,腹部无釉,胎质白细,釉色凝厚莹润 。 造型精巧,胎体轻薄,整体可浮于水上 。 为宋初定窑工艺瓷的佳作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划花莲荷纹腰圆形枕 北宋

高13.5厘米 枕面长28.7厘米 宽20厘米

鹿泉市南海山宋墓出土

枕为腰圆形,前低后高,两侧翘起,中部微凹,平底 。 枕面刻划水塘莲花图案,宽厚的荷叶扎根水中,托出三株随风摇曳的莲花;篦划水纹轻轻荡漾、自然随意 。 枕边饰三道弦纹边框 。 灰白胎较厚重,白色釉面薄而匀净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印花鱼纹长方形枕 金代

高3.9厘米 口径15.5厘米

高10厘米 枕面长21.2厘米 宽12,5厘米

定州市出土

枕呈长方形,枕面下凹,两端上翘,底部有两个气孔 。 前后壁模印花卉纹,左右壁模印钱纹 。 枕面模印莲花游鱼图,塘面开阔,莲荷挺举,鱼翔浅底,生机盎然 。 胎色灰白,釉色白中泛青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黑白釉茶碾 北宋

高4厘米 长14.8厘米 碾轮直径5.6厘米

曲阳县南镇村出土

由碾槽和碾轮两部分组成 。 碾槽呈梭形,槽深1.5厘米,下承两个圆形矮足:碾轮中部有一穿轴孔,孔径1.5厘米,失轴棒 。 灰褐色胎,稍粗坚硬 。 碾槽上部为白釉,底部、足部及碾轮均施黑釉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白釉黑彩轿 北宋

通高15.8厘米 方座边长10厘米

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

轿身为正方形,下有方形平托 。 前面有轿门,门上彩带结花 , 门帘半悬,门内跪坐一位少妇 。 轿顶上有桃形宝珠,顶面用绳索纹等分为六个斜面,形成六角攒尖式轿顶,每面各贴一朵模印团花 。 轿两侧有轿杆,四角各有一轿夫,短衣长裤,腰扎汗巾,一手叉腰,一手扶杆 。 轿身及轿夫均施白釉,并点黑褐彩作为装饰;轿顶施黑褐色釉 。 色彩对比鲜明,人物生动,刻画简洁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绿釉黑彩喜鹊登枝纹腰圆形枕 北宋

高12.4厘米 枕面长35厘米 宽25.4厘米

望都县沈家庄出土

枕为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底部有一气孔 。 通体施绿釉,画面用黑彩描绘 。 枕面绘喜鹊登枝图案,碧绿的底色上,桃花盛开,喜鹊站立于枝头上回首顾盼,两只蝴蝶上下翻飞,明媚的春光扑面而来 。 胎白,釉面有冰裂纹,釉色明丽,画工精致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酱釉梅瓶 宋代

高17.5厘米 口径4.5厘米 底径5.7厘米

小口,圆唇,宽肩,鼓腹渐收,圈足 。 露胎处呈白色,胎体轻薄,坚实致密,制作规整 。 器表施酱釉,釉面莹润,有细小开片 。 酱釉亦称紫定,是定窑中的名品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黑釉剔花拍鼓 金代

长28厘米 外径10.8厘米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拍鼓两端粗,中腰细,中空 。 腰部饰浅而宽的弦纹数道,两端用剔地法各刻一周卷枝蔓草纹,图案黑白分明,刀法粗犷有力 。 施黑褐色釉,釉质光洁晶亮 。 拍鼓原是西域乐器,传入我国后成为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 黑釉拍鼓造型秀巧,胎体坚薄,风格技法模仿磁州窑黑釉剔花产品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三彩凤首壶 晚唐

高52.5厘米 腹径20.5厘米

曲阳县涧磁村出土

造型模仿粟特银器中的凤首壶 。 壶口似凤首,一端刻两只圆睛 。 壶身细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喇叭状高圈足 。 单泥条柄,底端贴塑三个宝相花饰,顶端入壶口处贴塑一个宝相花饰 。 壶的颈、腹以及高足划刻弦纹,上腹饰戳点纹,下腹饰席纹 。 席纹和戳点纹常见于唐代北方黄釉瓷器上,但在以往出土的三彩器上十分罕见 。 通体施低温铅釉,大片的绿色中间有黄釉 。 造型典雅庄重,色泽柔和雅致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三彩塔式罐 晚唐

67厘米 口径12厘米 底径23厘米

曲阳县涧磁村出土

分为底座、罐身与盖三部分 。 底座中空,高度超过全器的二分之一,分为三层,底部呈喇叭状,中部是圆筒形,上部为承托罐身的盘口,底部和中部均开有三个壶门,中部肩上堆贴三个卧兔 。 罐身短颈,丰肩,腹部浑圆饱满,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 罐身饰席纹,腹外堆贴三个模印的迦棱频迦像 。 盖分为两层,下部如倒扣的玉璧底碗,上面置硕大的宝柱形钮,两层间粘贴模印的胡人像和蹲兽各三个,相间排列 。 通体施黄绿相间的低温铅釉,互相浸润,流淌交融,凝重中见活泼,绚丽而不乏雅致 。 这件彩塔形罐造型高大复杂,采用了划刻、模印贴花、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是唐三彩中罕见的精品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鸳鸯荷花纹印花盘模 宋代

高4.4厘米 口径20厘米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敞口,浅腹,折腰,底部微凸 。 底面刻荷塘鸳鸯图案 。 底心刻画硕大的荷叶,一对鸳鸯在叶下前后相随,嬉水游戏,前者曲颈回首,与后者深情对视 。 另两对鸳鸯排列在盘壁,隔盘心两两相对 。 画面布局采用“过墙”手法,盘壁和盘心间不设分区,鸳鸯荷花布满全器,加上流畅的笔触,形成完整而又活泼的画面,体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甲辰”款龙纹印花盘模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高4.4厘米 口径15厘米

曲阳县北镇村窖藏出土

浅腹,底较平 。 底心刻游龙一条,龙张牙舞爪,遨游于云海和三株石榴花之间 。 腹壁刻卷草纹、近口部刻回纹各一周 。 纹饰生动,充满活力 。 胎白中泛黄,质坚致 。 内壁右侧刻“甲辰正月望日造”字样 。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河北定州出土名瓷赏析// //

“泰和丙寅”款四季花卉印花碗模

金泰和六年(1206年)

高7.3厘米 口径18.6厘米

曲阳县北镇村窖藏出土

敛口,深腹,平底 。 底心刻石榴花一枝 。 外壁分为六等份,分别刻牡丹、荷花、菊花、长春花和月季花等六组花卉,纹样繁而不乱,装饰性较强 。 内壁刻“泰和丙寅岁辛丑月二十四日画,张记”字样,为金章宗泰和六年即1206年制 。 胎色白质坚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