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如果在北京路

随机对路人做个问路

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在哪?

相信其中仅有寥寥少数知晓

大洋网讯 而几乎每个到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游客 , 都会专门去看看那条无人不知的千年古道遗址 。


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南越水闸遗址 , 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

不为人知的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 其实就在离这里不到500米的地下 。

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可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址 。 与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为合并项目入列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日前 ,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完成首次“体检” 。 考古团队已制定《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保护工程设计方案》 , 该方案将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后 , 再编制施工办法上报批准实施 。 预计对遗址的诊治工程或将在明年正式启动 。

考古价值:

为广州古城南城墙定位

据了解 ,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出土 , 对了解汉代广州城区的防洪设施以及两汉时期城址布局、结构及南城墙位置坐标提供了重要线索 。


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南越水闸遗址 , 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

水闸遗址距今地表深约4米 , 水闸自北向南可分为引水渠、闸室和出水渠三部分 。 现存长20.1米 。

其中 , 引水渠 , 呈长方形 , 两侧斜坡至底 , 斜坡80度 。 残存约11.1米、渠宽约9米、残高1.1米 。 据专家介绍 , 其修建过程是:先挖走淤泥 , 修成渠道 , 采用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小圆木横垒 , 打木桩加固 , 筑成渠壁 。 渠底部先打下木桩 , 加固南北向大木条 , 然后用四排大木条每隔2.05米横放置于南北大木条之上 , 四排大木条的东西端底部有预先打下的木桩 , 通过榫卯结构进行加固 。

引水渠往南是闸室 , 自北往南向珠江呈“八”字敞开 , 南北长3.7米、入水口宽5.33米、吐水口宽4.95米、现存高1.65米 。 通过换土固基防水压、防冲刷、防渗漏的设计 。 闸口中间有两根木桩凿出凹槽 , 用来插板闸水 。

最南端是出水渠 , 呈长方形 , 残高3.65米、宽5.73米修建方式、工艺、构造与引水渠类似 。


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南越水闸遗址 , 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

见证2000多年珠江河岸变迁

岭南湿地研究专家、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昭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专访时指出 ,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史上广州曾经是一座水城的重要见证 , 也是考证2000多年来广州珠江河面变迁的“活化石” 。

梁国昭曾论证古时广州的水城历史比威尼斯还古老 。 他根据对广州中山五路埋深8米淤泥研究推断了珠江河岸变迁 , 在距今6000年前后 , 珠江北岸至越秀山麓、南岸至河南红岩台地 。 “因为珠江泥沙淤积河道渐窄 , 到距今2000多年前南越王赵佗筑番禺城时 , 珠江宽约2000米 。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正好处于当时珠江海珠湾岸边位置 。 ”

“当时广州城修筑在甘溪下游的越秀山前台地上 , 城外东、西、南三面除台地及其所形成的残丘外 , 均为珠江泛滥平原 , 尤其南面和西面濒临珠江及流溪河 , 地势低平 , 河床直逼台地 , 诚如郦道元《水经注》中曰:交州刺史步骘观赵佗旧治番禺城乃‘负山带海 , 博敞涉目 , 高则桑土 , 下则沃衍 , 林麓鸟兽 , 於何不有?海怪鱼鳖 , 鼋鼍鲜鳄 , 珍怪异物 , 千种万类 , 不可胜记 。 ’”此后 , 各个朝代珠江岸线大幅度向江中推移:自汉代至今 , 珠江北岸向南推移达1300米 , 南岸仅向北推移约200米 。

其中 , 根据《广东新语·山语·穗石洞》记载 , 到了公元265年两晋时 , 五仙观为珠江的‘坡山古渡头’ , 至今惠福西路五仙观留下‘仙人拇迹’ , 正是当时珠江长年洪水期流水冲蚀的痕迹 , 时候流经广州城中心的珠江河宽度超过2000米 。 ”


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南越水闸遗址 , 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

公元265年两晋时 , 五仙观为珠江的‘坡山古渡头’ , 至今惠福西路五仙观留下‘仙人拇迹’ , 正是当时珠江长年洪水期流水冲蚀的痕迹 。

“到了今天 , 珠江广州河道北岸线定型可上溯到1936年海珠石并岸后 , 南岸线是1958年修建沿江路后定型 。 现今海珠桥处珠江宽仅180米 , 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 。 ”

根据古地图信息和前人研究 , 梁国昭把2000多年前古广州城区水陆分布格局可概括为:一个大湖——古兰湖;两个半岛——番(山)禺(山)半岛、坡山半岛;三个河(海)湾——浮丘湾、海珠湾、海印湾 。 他还将未有正式名称的三个河(海)湾 , 用珠江三个红岩小岛将其命名为浮丘湾(湾内有浮丘石)、海珠湾(湾口外有海珠石)、海印湾(湾口外有海印石) 。

梁国昭说 , 珠江曾有的海珠石、海印石、浮丘石三个石质小岛 。 其中 , 海珠石位于今爱群大厦东南侧 , 今少年儿童图书馆一带 , 民国时期珠江上的海珠岛即是该石所在 , 岛上建有海珠公园 , 后来该岛被并入北岸;海印石在今海印桥附近 , 海印桥因之得名;浮丘石在今中山七路东段 , 西门口之西 。 梁国昭从这些遗址推测出当时几个河海湾的位置 。

“三个河(海)湾后来又演化为濠涌和湖泊 , 其中浮丘湾后演化为南濠 , 为宋代的西澳 , 即今海珠中路东边的南濠街一带 , 五仙观留有‘仙人拇迹’ , 光塔路留有光塔;海珠湾后演化为西湖 , 在今西湖路一带尚有药洲遗址和南越国水闸遗址;海印湾后演化为清水濠 , 在今长塘街和大塘街一带 , 附近还发现有古城墙遗址 。 ”


南越水闸遗址,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南越水闸遗址 , 见证珠江河面2000年变迁// //

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征集到的1899年西方人拍下的广州照片册中 , 一幅《老城水关》照片 , 真实再现当年水关模样 。

文/图:广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