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宋朝的开局发展,结果会怎么样?

让汉唐的开国皇帝和主要的文武大臣来到宋处会怎么样?

如果兵还是原来的兵 , 民还是原来的民 , 就空降这么几十个人做将帅 , 他们未必能比宋太祖做得更好 , 说的更直接一些 , 尉迟恭和李世民 , 是领着唐朝的兵 , 打折唐朝的天下 , 才成为了尉迟恭和李世民 , 如果换到宋初 , 她们未必就不是石守信和赵匡胤 。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宋朝的开局发展,结果会怎么样?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 , 以宋朝的开局发展 , 结果会怎么样?// //

汉高祖从起兵到做皇帝 , 丰沛集团的将帅 , 比如萧何、曹参、樊哙、灌婴等等基本上都是紧紧的团结在汉高祖身边的 , 高祖就是以此为资本 , 后来收了韩信、加入了彭越、英布 , 最终九里山一战攻成 。 丰沛集团对刘氏的拥戴 , 持续到了高祖宾天许久之后 。 吕太后主政期间 , 功臣敢怒不敢言 , 吕后死后 , 功臣们也是反吕氏不反皇帝 , 没有任何一个功臣自认为有威望窥测一下神器 , 最后也就是立了一个他们以为比较弱势的汉文帝而已 。

汉高祖和太宗手下 , 同样人才济济 。 但是无论玄武门之变如何 , 高祖和太宗的手下也没有任何“有异志”的记录 , 无非是各为其主的厮杀罢了 , 都承认是李家的天下 , 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哪个李家上位 。 这就叫做君臣名分 。 上下级之间 , 虽然也有不满 , 也有分蛋糕的问题 , 但是下级不会整天想着自己要把上级推翻了自己做老大 , 而上级不会整天提防这下级造反 。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宋朝的开局发展,结果会怎么样?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 , 以宋朝的开局发展 , 结果会怎么样?// //

而宋太祖起自五代之末 , 当时的传位游戏 , 继承的是中唐以来藩镇沿袭的规矩 。 作为藩镇主帅的节度使 , 和牙兵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 , 从某种意义上 , 藩镇的节度使是“民粹主义下的皇帝” , 只是集体意志的名义代表 , 一放米娜 , 主帅如果顺从了“集体意志” , 主帅自己会被牙兵屠灭满分然后立新人 。

典型的例子比如导致后唐庄宗死掉的邺城之变 , 其实闹事的人是一个小兵叫做皇甫晖 , 先挟持主帅杨仁晸 , 要杨仁晸参与叛变 , 杨不从 , 杀掉;又立一个裨将 , 裨将也不敢 , 又被杀;最后想立赵在礼 , 赵在礼翻墙而走 , 被扯住脚拉了下来 , 给他看两个人的首级 , 赵在礼害怕 , 就不得不当了这个主帅 。

名将大帅 , 战略战术偏好各有不同 , 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对手下令行禁止 , 才能谈得上其他 , 五代能养出来能打的骄兵悍将 , 五代也让“人人希赏”和“下克上”成为了常态 。 这样的兵 , 交给李世民带怕不是也是能先惯着 , 然后慢慢的纠偏 , 而在纠偏反面 , 宋太祖已经做得很好了 。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宋朝的开局发展,结果会怎么样?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 , 以宋朝的开局发展 , 结果会怎么样?// //

宋朝后来的弱势在于这一套针对五代时期的纠偏措施 , 在皇权树立之后 , 没有能够与时俱进 。 当然 , 在一片白纸上创立制度是容易的 , 但是要改变制度 , 动利益集团向来是困难的 , 而太祖太宗之后的皇帝 , 除了神宗之外 , 大都是守成令主 , 而神宗时代让事权集于皇权的努力 , 本来如果后代子孙中出一个英主 , 未必不能成就一番灭西夏 , 收燕云的伟业;可惜 , 最后却又导致靖康之际俩活宝皇帝的倒行逆施无人能制 , 最终酿成大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