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

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俱乐部 , 后左一为白护卫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他是咱鼓浪屿人 他参加过“一战”// //

鼓浪屿复兴路94号白护卫亲自设计的别墅

鼓浪屿复兴路西头 , 紧邻毓园 , 有一栋三层红砖别墅 , 历经九十载风雨 。

别墅的主人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红砖背后 , 藏着故事 。 “是一个名叫白护卫的鼓浪屿人 , 他出身名门 , 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 是目前已知厦门鼓浪屿唯一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 。 ”在龚洁看来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这场战争看似遥远 , 却没想到与厦门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

白家别墅历经九十载风雨 风采依旧

鼓浪屿复兴路94号 , 有一栋三层红砖别墅 , 虽历经九十多年风雨 , 但风采依旧、艳丽如初 。

这栋别墅为白家白瑞安的小儿子白护卫所有 , 土地是早年白家分家时所得 , 在顶鹿耳礁土名鬼仔石洋楼前地一段 。 “1915年白家分家产时 , 白护卫分得了萃经堂印务公司、福建药房、福州电灯公司、通济钱庄等股票 , 还有就是顶鹿耳礁这块空地 。 ”龚老说 。

这栋别墅由白护卫亲自设计 , 许春草营造公司建造 , 于1928年建成 。 别墅为欧式 , 正面为拱券宽廊 , 拱脚、拱心石颇为规整 , 有美国元素 , 布局相对自由 , 又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 别墅使用的红砖以及券廊的花岗石压条和琉璃瓶件等 , 均为闽南本地产品 。

有意思的是 , 在楼侧还建了一架水泥楼梯直达三楼 。 “抗战期间 , 别墅用于出租 , 白护卫的妻子魏美琼为使二楼、三楼的租户进出方便 , 互不干扰 , 特别在侧面修了楼梯 , 以便独立出入 。 ”龚老说 , “那时 , 他们全家则住到安海路48号亲戚家里 。 ”

知名家族出身印刷世家 上有四兄长

龚老介绍 , 在清末民初 , 白氏家族是鼓浪屿上的一户知名家族 。 白护卫出身印刷世家 , 先祖白拱照于清乾隆庚申(1740年)前后 , 从安溪来到厦门 , 经五代传承至白瑞安 。

白瑞安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 , 起先以刷金银箔和刻字为业 , 在厦门思明西路二十四崎开设“瑞记书店” , 兼营印字作坊 , 刊印《三字经》、《千字文》等儿童启蒙读物出售 。 此后迁到鼓浪屿鹿耳礁(今复兴路15号) , 易名“萃经堂” , 除继续印售儿童识字课本外 , 主要为基督教会印刷闽南语罗马拼音的圣经、圣诗 , 以及《厦语注音字典》等 , 白家也由信佛改信基督 。 白瑞安先后被选为新街礼拜堂的执事、长老 , 1904年因病去世 , 享年73岁 , 留下五子四女一个大家庭 。

白瑞安去世后 , 由长房长子白登弼接掌父业 , 继续经营萃经堂印务 。 白登弼接掌白家产业后极为努力 , 业务不断发展 , 除雇请伙计外 , 全家均参加劳作 , 把萃经堂经营得有声有色 。

1915年元月 , 白瑞安妻欧阳氏主持分家 , 并立阄书存照 。 要求各房各掌各业 , 虽分业有多寡之别 , 但无厚薄之心 , 兄弟都是骨肉至亲 , 仍应相敬相爱 , 守道营业 , 以显祖荣宗 , 历世罔替 。

白护卫有四个哥哥 , 大哥白登弼于1914年由于劳累过度而逝世 , 年仅44岁;二哥登庸也早逝 , 有女无子 , 亦无承祧;三哥萌芽赴菲律宾做牧师 , 1926年去世;四哥贵德则下南洋到了槟椰屿当校长 。

“学霸”参战 中断留美学业 只身赴欧战场“白护卫1886年生于鼓浪屿 , 从小就在萃经堂参与拣字排版等印刷业务 。 小学、中学都在鼓浪屿教会学校念书 , 浔源书院毕业 , 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 与竺可桢、茅以升、黄万里等为校友 。 ”龚老说 , 用现在的话来讲 , 白护卫可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

1917年 , 白护卫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系 , 并成为该校学生俱乐部成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 他正在大学读书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自己的祖国已经成为协约国 , 中国曾派劳工赴欧参战 , 白护卫得知后激情高涨 , 毅然选择中断学业 , 投笔从戎 。 ”龚老说 。

从美国到英国利物浦 , 要穿过大半个地球 , 白护卫只身一人 , 搭乘从智利开往英国的“墨西哥号”赴欧参战 。

龚老查证史料得知 , “墨西哥号”途经秘鲁 , 穿过刚通航的巴拿马运河 , 到达美国东海岸的 NEWPORT NEWS港 , 白护卫就从这里登船赴欧 , 到达英国利物浦参加“一战”的后勤服务 。 据悉 , 他也是目前已知厦门鼓浪屿人参加“一战”的唯一一人 。

“当时参加一战的中国人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华工 , 像白护卫这样的留美知识分子少之又少 。 ”龚老说 。

战后归乡鼓浪屿完婚参与“厦汕公路”建设“一战”结束后 , 白护卫又在欧洲游历了两年 , 直到1920年 , 才从法国勒阿弗尔港到达纽约 , 重返斯坦福大学完成学业 。 他在学习期间 , 还发明了蹼泳的脚蹼 , 至今全世界游泳界仍在使用 。

1924年 , 白护卫从美国回到鼓浪屿完婚 。 “那时 , 没有婚房 , 白护卫就暂居姐姐白既然、姐夫周寿卿的晃岩路35号别墅里 , 他的伴郎就是亲侄白施恩 。 ”龚老说 , 婚后他带着新娘魏美琼赴汕头 , 参与“厦汕公路”的设计建设 。 从20世纪30年代起 , 白护卫就职于香港淘化公司 。

1946年 , 白护卫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家乡鼓浪屿 , 他一生酷爱游泳 , 但就在这年夏天 , 他不顾风浪到港仔后下海游泳时 , 突发心脏病去世 , 终年60岁 。

如今 , 白护卫的后人还住在别墅里 , 儿孙们对别墅一往情深 , 准备重修后 , 谋划将其作为博物馆搞艺术展出 , 让登鼓的游人既能领略鼓浪屿老别墅瑰丽的建筑艺术 , 又能品鉴新时代艺术的魅力 。

导报采访人员 崔晓旭/文 常海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