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朝代更迭之初 , 经历了兵荒马乱的老百姓 , 并没有那么容易安定下来 。 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 , 时局不稳 , 民心动荡 。 再加上 , 朱元璋本就是穷苦出身 , 自己并没有念过多少书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 可以说 , 在明朝初期 , 国家的治理以刘伯温为首的几个大臣功不可没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刘伯温 , 又名刘基 , 生于浙江 , 自小天资聪明 , 机智过人 。 他的父亲在他启蒙之时就发现 , 刘基的阅读速度很快 , 年仅十二岁的他不负众望考上了秀才 , 村民称之为“神童” 。 十七岁的他出门游学 , 接受儒家正统教育 。 不仅如此 , 他兴趣广泛 , 尤其是对天文地理等有着特殊的偏爱 , 借着爱好他不断钻研 , 很快就闻名于世 , 世人更是称他有“诸葛孔明之才” 。

五年后 , 二十三岁的他赶赴京参加会试 , 一举成名 。 但是 , 正逢朝代更迭之际 , 兵荒马乱 , 刘基只好辞官归隐 , 闲赋在家三年之久 。 一直到一三三六年 , 他才再一次被元朝授予高安县丞一职 。 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 严明执法 , 对于乡绅豪强毫不手软予以严惩 , 并且 , 对府衙内一些无所作为的官吏进行了整治 , 当地的风气有所好转 , 百姓对他更是感恩戴德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后来 , 朱元璋得知此人 , 专程跑到刘基的老家 , 请求他随自己到南京做谋士 。 刘基根据当时的形势 , 为朱元璋规划了大的作战路线 , 并且 , 建议朱元璋以“明”的国号来笼络人心 。 朱元璋登基之后 , 自然是对刘基以礼相待 , 刘基一派也成为了皇帝眼中的红人 。 但是 , 朝廷中也有以李善长为首的另一股势力 , 他们势同水火互相制衡 。

二人都是明朝的股肱之臣 , 但是 , 他们谁也不服谁 。

李善长此人表面宽厚仁慈 , 其实 , 口蜜腹剑表里不一 , 而且 , 此人心胸狭隘善妒 , 谁要是挡了他的道 , 他则会不遗余力铲除异己 。 然而 , 刘基的存在 , 消灭了他在朝廷一家独大的想法 , 他自然视刘基为眼中钉 。 两派互相争斗 , 朱元璋为了相互制约 , 则选择了视而不见 。

都是开国功臣的二位 , 因为 , 李善长更懂得钻营皇帝心思 , 升官速度比刘基快了许多 。 当刘基的俸禄只有二百多石的时候 , 李善长的俸禄已经达到了四千石 。 刘基心里不痛快 , 但是 , 对李善长却也无可奈何 。 但是 , 李善长动不得 , 不代表李善长一派的其他人动不得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之后 , 刘基以贪赃枉法的名义逮捕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 , 此时 , 皇帝不在宫中 , 重大事情都是由刘基和李善长来决定的 。 李善长知道没有皇帝给自己撑腰 , 自己是斗不过刘基的 , 于是 , 一边服软请求刘基释放李彬 , 一边写信给朱元璋请求朱元璋给刘基施压 。

谁知道 , 刘基却快他一步 , 早将李彬种种罪证列举于帝前 , 朱元璋怒不可遏 , 当即下令处死李彬 。 李善长失去了左臂右膀 , 在朝廷中则没有了以前那样的如鱼得水 , 只好在等待皇帝回来的时候 , 煽动其他大臣与刘基站在对立面 。

朱元璋回来后 , 见二人斗得不可开交 , 并没有做过多的干涉 。 刘基明白 , 若是皇帝出手 , 必然会帮着李善长 , 于是 , 他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杨宪之后 , 便告假回家 , 暂时离开了纷争 。 杨宪也是一个狠角色 , 他不断收集李善长的各种黑料呈给皇帝 , 以败坏李善长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

起初 , 皇帝不以为然 , 认为这只是大臣之间争宠的手段 , 但是 , 随着李善长的黑料越来越多 , 朱元璋也渐渐对他有了意见 。 眼看着自己越来越不受皇帝待见 , 李善长也学着刘基的做法 , 给自己找了一个接班人 , 名为胡惟庸 。 胡惟庸做事踏实肯干 , 总算为李善长一派拉回了些好感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李善长一派的窘迫局面在皇帝和刘基的一次对话中得以逆转 。

有一日 , 皇帝找到刘基 , 问他:“你认为谁比李善长更适合做丞相啊?”刘基深知皇帝的心思 , 于是 , 恭敬回答:“这事是由陛下自己决定的 。 ”朱元璋听到了想听的答案 , 语气缓和 , 又试探问道:“你觉得杨宪如何 。 ”

杨宪作为刘基一手提拔的人 , 若是自己回答不当 , 则会引来皇帝的猜忌 , 刘基只好回答:“不妥 , 此人虽有丞相之才能 , 但是 , 却无丞相之德行 。 ”皇帝又说出了一个人汪广洋 , 此人虽不是刘基一派的人 , 但是 , 他怀疑此人早和刘基有勾结 。

刘基却不假思索回答:“此人才疏学浅 , 眼界浅薄 , 不足以胜任丞相 。 ”朱元璋突然又问:“你觉得胡惟庸如何?”刘基警铃大作 , 若是说他坏话 , 则会让皇帝知道自己打压李善长一派 , 若是说他足以胜任丞相 , 自己的地位将会被动摇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于是 , 他略一思索:“此人才华横溢 , 但是心高气傲 , 怕是以后身居高位 , 难以控制 。 ”最后 , 朱元璋只好装作朝中再无人可用的样子感叹:“看来只有你了 。 ”刘基不想拒绝 , 但是 , 又不能直接答应 , 只好说:“以我的才能确实可以胜任 , 但是 , 我嫉恶如仇 , 皇上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吧 , 天下何患无才 , 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 。 ”

刘基果然没有说错 , 后来 ,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

“嫉恶如仇”的“恶”指的谁 , 则不言而喻 , 但是 , 李善长一直是皇帝偏爱的那个人 , 说他是“恶” , 那么 , 不就是在暗指皇帝有眼无珠 , 看错了人吗?朱元璋一听这话 , 就十分不高兴 , 当时心里并没有表露 。

但是 , 正是因为这一句话 , 朱元璋却对刘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 , 刘伯温作完之后 , 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

到了洪武八年 , 刘基虽然不良于行 , 但却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 , 参加了元旦的早朝 , 随后 , 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 , 这虽属于歌功颂德的应酬文字 , 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从臣才俊俱扬马 , 白骨无能媿老身 。 ”

朱元璋不断的琢磨着这两句诗的意思 , 心中不由得怒气升腾:“你是讽刺朕薄待了你 , 让你这个开国功臣惭愧 , 还是让朕惭愧?”众人都吓得默不作声 。

参考资料:

【《明史·刘基传》、《乙卯岁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