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话说 , 按照笔者的发文顺序 , 在写这篇文章之日 , 也就是我国众人瞩目的高考开始的第一天吧 。 所以 , 特意想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还是来聊一聊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 也就是中国官方选拔公务人才的制度 。 不过 , 本文并非是讨论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由来 , 而是基于晚清时期《纽约时报》对中国清朝的科举制度的评价来看待在外国人眼中 ,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究竟是怎样的 。

笔者所要介绍与分析的 , 是于1875年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一篇英国人所写的文章 。 这个时间段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展了洋务运动 , 并且在教育上也有着些许改革 , 但是因为保守势力的强大 , 导致这个时期的教育环境与考试制度大体上仍然并无太大的改变 , 所以从这一点看 。 外国文章所介绍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仍然能够呈现出一个比较原汁原味的考试大环境 , 同时也可以客观地表现出英国人的看法 。

整个清朝的教育环境

在原文的一开始 , 就介绍了那个时期中国的教育环境 , 当然 , 在英国人的文章中还是将中国称之为“清国” 。 称中国的小孩从小就要接受启蒙教育 , 所以通常就会看到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有着男孩成群结队的前往学堂念书 , 而充当教书先生的 , 往往是年龄较大的老者 , 带着些许暮气 。 所以 , 整个氛围就是一个老先生带着一群小男孩 , 显得颇为有趣 。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其中 , 在学堂当中有着一个极为惹人注目的存在 , 就是校长为自己所准备的柏木棺材 。 并且在棺材一端会贴上一张鲜艳的红纸 , 在上面写上一个“喜”字 。 对于这样的场景 , 显然这位英国人极为费解 。 他只知道棺材在中国是为即将去世的人准备的 , 而将这种东西放在颇有朝气的学堂 , 未免有着大煞风景 。 而“红”和“喜”却又代表着吉祥如意 , 所以对于这样两种互为犄角的东西 , 又怎能够融合 。

不过 , 如果将这件事情摆在中国人眼前 , 就很容易理解 。 因为棺材在中国在字面意思上还有着另一层含义 , 就是代表着升官发财 。 校长将棺材摆在学堂上 , 就是希望这群学童能够顺利的踏上仕途 , 成就中国求学之人心中的理想 。 而将红纸“喜”贴在棺材上面 , 一来则是掩盖棺材本身的暮气 , 二来其意思不言自明 , 同样也是对于未来的一种寄托 。

中国学童的高起点

在这位英国人眼中 , 中国的学童似乎从小就要接受“孔夫子”“孟夫子”的洗礼 , 因为他们自小就被要求朗诵这些夫子们的作品 , 并且虽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这些意思 , 但是只要能够背诵出这些经典之作 , 就会受到教书先生的肯定 。 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 , 记忆力显得尤为重要 , 而并不强调学生们的理解以及想象能力 。

难免这位英国人要将中国学生的教育方法同英国自身做比较 。 在他看来 , 中国学生之举 , 就如同是英国学生在很小就要读柏拉图、荷马等名家们的著作 , 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 所以 , 中国孩童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之下 , 压力之大 , 不言而喻 。

清朝教育制度的弊端

虽然对于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 这位英国人也表示对于英国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 但是之后他又直接了当的指明这项古老的考试制度长久得不到变革显得颇为迂腐 。 也许在科举制度新鲜出炉的那一段时期确实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也能够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 可是 , 一项再好的制度 , 在经过长时间的停滞不前之后 , 也极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 所以很明显 , 当时清朝的科举制度 , 殷待接收新的内容 , 才能够继续为社会服务 。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为此 , 这位英国人还做了一个浅显的比喻 , 称当时中国人普遍阅读的都是孔夫子时代的经典作品 , 虽然足够优秀 , 但是却略显陈腐 , 故谓“从那以后 , 华人就一直在不断地咀嚼着那几块干骨头 , 并且 , 如果有任何其他知识的小舟敢于向他们靠近的话 , 他们就会咆哮不止 。 ”可见 , 在这位英国人的眼中 , 当时的清朝人是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的 , 以至于长久以来都不愿意同外国人打交道 , 不愿意融入于世界的舞台当中去 。

英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误解

在这位英国人所写的文章中 , 也谈述到了北京国子监的大门外面的标志牌 , 上面题道:“齐家、治国、平天下 , 信斯言也 , 布在方策 。 ”而在这座大门里面的标志牌上则题道:“率性、修道、致中和 , 得其门者 , 譬之宫墙 。 ”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 这国子监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求学之道在于公而不在于私 。 就如同达则兼济天下一般 , 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学成的一种人生信条 。 而只有遵循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 , 才不至于被一些歪曲邪说所影响 , 才能够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 , 使得天地万物各得其所 。

可是 , 他却并非是和我们持有一样的看法 , 而且简单的认为这是清朝统治者们惯用的伎俩 , 并且浅显的认为当时的学士们只需要学习那些儒学经典就够了 。 甚至说如果将英国的保守份子放到中国一定会大放异彩 , 言外之意就是说中国是保守派的乐土 。 不过在笔者看来 , 在当时的中国 , 英国人有如此感观也并不为过 , 因为从现代中国的视角看过去社会状况 , 也会有相同的感触 , 那时候太落后了 , 保守势力也颇为强大 。

英国人对功名授予的介绍

英国人将当时的秀才和举人划作是初级功名 , 而将贡士和进士划为高级功名 。 而将最高的名位“状元”比作是英国的“学位考试甲等第一名” , 并且称之为是“万里挑一” 。 在对于中国学子们对于功名的追求 , 英国人不无大为感叹 , 因为当时的科举考场 , 不乏一些年老之人 , 他们奋斗多年 , 心中对于功名的热情丝毫不比其他年轻学子要弱 。 可见在当时 , 功名对于学子们来说 , 实可谓是谈得上重若千钧 。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对于考试过程的介绍

首先是诸位从地方上选拔通过的人来到京师进行下一轮的选拔 , 这次选拔考试分为三科 , 每一科都有着三天的时间 , 故而加起来就是一共九天 。 在这九天的时间里 , 应考学子们都需要待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当中 , 并且在考试期间的活动范围仅仅就是一平方米 , 而出于对考试作弊的防范 , 还需要将诸位考生们一一隔开 。

像这样一个庞大却有狭小的考试环境 , 这位英国人将其比喻成是“巨大的养猪场” , 而且还有着许多的监考人员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监视着 , 使得作弊的几率大大降低 。 而这样一个颇为恶劣的环境也不乏一些考生适应不了 , 甚至有些年纪较大的考生就这样死在了考桌之上 。 而看来当时的考场工作人员也不以之为奇 ,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 仅仅是挖个洞将已故考生扔出去 , 其得心应手之程度 , 委实令人咂舌 。

而考试的题目试卷是极为重要的 , 被当做是重大的机密 , 不到考试开始绝不开启 , 也无人敢于开启 。 在考生们得到试卷考题之后 , 或绞尽脑汁或胸有成竹 , 总之大多是尽平生之所学 , 不遗余力的写上自己的想法 。 而在英国人看来 , 则“都是些以华丽词藻堆砌而成的空泛文章” , 可见这些文章的实用性委实不高 。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从英国人文章中探寻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在考生们作答完毕后 , 则交给监考官 , 等到所有的考试完毕 , 则统一由考官进行评选 , 选拔出其中拔尖之论 , 将有限的功名授予其人 。 而这些被官方授予功名的人 , 则被纳入到政府体制之内 , 有着极大的升迁机会 。 而得到了官方的承认之后 , 则说明官财近在咫尺 , 不仅是考生本人 , 其家乡也会大为轰动 , 引之为光荣与骄傲 。

总结:

从英国人的文章看来 , 其中对于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虽说有着客观的看法与评价 , 但是却仍然带着一些中西方文化认识上的差异 。 不过 , 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 , 中国人自身似乎并没有发觉到陈久不变的科举制度已然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 而英国人的文章却说出了当时中国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方面 。 其中就强调中国人长久以来都咀嚼着前人留下的精华 , 却不懂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未来 , 如此之谈在现在看来委实是一种诛心之论 , 也有着一定的价值 。

想来发表这个时候高考考生们大多已经进入考场即将拿到试卷了吧 , 希望考生们能够沉着应考 , 给自己 , 也给家人、老师、朋友等关心自己的人一份理想的答卷 。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