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大清康熙六年 , 经过了康熙爷访红门和红门寺战役 , 原红门寺十四座大庙 , 占地十余(平方)里 , 双方伤亡人数万余 , 庙宇全部被化为灰烬 。 只剩下了“红门寺石窟群”和“万人坑” , 留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
这一方山水经过了红门寺大战 , 红门寺反清复明势力被清军剿灭以后 , 因为始终没有找到红门寺反清复明的明裔皇族、皇帝 , 也就是反清复明首领 。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 , 多少年来始终没有放松过对红门寺地区及周边的搜查追捕 , 以致周边区域便成了无人愿意居住的地方 。
红门寺周围方圆五里地 , 全部是庙宇的残垣断壁 , 焦土瓦砾 。
这方土地 , 按宗教讲 , 原本均是庙宇“常数”地 , 按行政讲 , 红门寺被剿灭以后 , 成了官没土地 。 事实上官家也不管 , 一时成了无主土地 。
事情还的从康熙元年时说起 , 就有米脂县一帮骑贩掮客 , 常年以贩驴为业 , 往返于木瓜园堡与米脂、横山之间 , 又以米脂大榆山为中心 。
因为葭州与米脂地域间 , 自古就有一种白眉间俏眼小黑驴 , 无需细草精料 , 饲养极其简单容易 , 却很勤奋有力 。 除了奔跑速度不及马匹而外 , 田地间驮谷送粪还要优于耕马 , 干农活堪比骏马 。
坡路越陡 , 它就越要上;负载越重 , 跑的却越快 。 一旦没活儿干时 , 又喜欢撂几个蹶子撒欢儿 。 社会上“驴脾气”一词 , 指的就是这种葭、米毛驴 。 而府谷县木瓜园堡周围百姓就特别喜欢使用这种小黑驴 。
到了康熙六年 , 这帮骑贩掮客目睹了红门寺大战全过程 。 又经过了几年 , 因为红门寺周围虽属山丘 , 但土地却相当肥沃 , 泉群遍布 。 在那农耕年代 , 无疑这是一处繁衍生息的绝佳好地方 。 于是 , 骑贩掮客当中就有袁、王两姓人合计 , 意欲将部分族人移居到这片无主官地永久居住 。
后来 , 通过了大清木瓜园堡通判将原红门寺可耕土地 , 就分配给了这一帮米脂骑贩掮客 , 成为地方官民 。 按人口分配了地亩 , 缴纳皇粮税赋 , 并承担了初一十五对红门寺所有庙宇的祭祀 。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与红门寺的反清复明势力没有任何瓜葛 。
因为原有以庙宇为地名已经不存在 , 就分别依袁、王两姓命名为“袁家山”和“王家梁” 。 后来因袁家山人多 , 分成上下两村 , 就去掉家字 , 叫成了上袁山村和下袁山村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据传 , 袁、王两家在米脂县时多为姑表亲 , 迁居木瓜园堡关系更加密切 。 那里有一句俗语叫“人凭龙王虎凭山” 。 只要有农耕人家生息 , 供奉龙王就是首要大事 。 在供奉龙王时却出现了一个特别情况 , 龙王都要从原籍地分灵请供 。 袁姓龙王是第四次分灵 , 供奉黑龙爷 。 而王姓龙王是第五次分灵 , 复元到长 , 供奉青龙爷 。 那就两姓必然要分别供奉黑、青两尊龙王爷 。
如果分别盖两座龙王庙显得两姓生分 , 合盖一座庙又不好合殿敬供 , 后来就建筑了一座一庙两殿的奇特建筑 。 从外面看过去是一座庙 , 进院后却是两室殿堂 , 分别供奉黑龙爷和青龙爷 , 这也算中华道教文化史上的一个很特别之处 。
后来在建设观音殿时 , 因为观音菩萨没有分别 , 两姓就合建了一座观音庙 。
本文要讲的主人公、袁世长、字子仁 , 袁宝善、字庆三父子 。 迁居到袁家山时的始祖名叫“袁有富” , 与其它迁居乡亲并无任何不同 。 有富公生子名袁应东、袁福东 , 应东房生三世祖袁发财 , 发喜 , 发运 。
发财公年轻时 , 在木瓜园堡城内开了一家字号名叫“仁寿客栈” 。 袁公以仁为念 , 忠厚诚信 , 不与人争 , 生意却发展的相当好 。
发财公房又生四世祖袁玉钏 , 袁金钏 。 通过父子同心 , 在两代人的努力之下 , 仁寿客栈发展成了“仁寿堂”号 , 在木瓜园堡城内于不同年代陆续开设了九个分号为:仁寿生药房 , 仁寿医馆 , 仁寿油坊(使用到21世纪电力榨油机普及) , 仁寿缸酿坊(酒坊) , 仁寿醋酱坊 , 仁寿客栈 , 仁寿货栈 , 仁寿筑造坊(瓦、木匠及建材) , 仁寿造纸坊 。 在木瓜城内连柜房总共建有十处大院 。
所有生意都在木瓜园堡城内 , 因为当时的木瓜园堡为周边大市 , 四季客商云集 。 九处生意 , 一年到头都很繁忙 。 即使偶有闲暇 , 雇佣工可以相互调配使用 , 决不会造成窝工现象 。 所以 , 生意一直很好 , 利润也是必然丰盈 。
只是后来一场塌天大祸导致了袁家人丁中断 , 所有财产几近无主 。
民国年间木瓜驻军王二连、连长王宝安 , 骑炮营、首任营长刘宝安 , 继任营长谢炳麟 , 乡镇办公署 , 都设在袁家大院 。
解放后的公社党委 , 公社 , 医院 , 信用社 , 农机厂 , 电影队 , 广播放大站 , 兽医站 , 配种站 , 农技推广站 , 邮政所等所有办公场所 , 占用的全是袁家院 , 至今十大院仍然基本完整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要说仁寿堂号当年忠厚诚信、不与人争 , 至今不只是可见一斑 , 遗迹相当清楚 。 袁氏九家分号 , 没有一家开在木瓜城的主大街上 , 将商业的最佳位置全部让给了其它商贾 。 而袁家商号是自成一街 , 而且自己取名叫副东街 。
曾经担任过两任陕西省议员、一任陕西省参议员的袁宝善 , 通信地址是:陕西省府谷县木瓜园堡副东街长春巷一号 。 连大东街这个名称都不占 , 只叫副东街 , 但在木瓜城内却找不到正东街或大东街在那儿 。 此为一句证话 。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 , 雇用人员的增多 , 仁寿堂号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 需求越来越大 。 可是玉钏公中年以后也只生了一子 , 世字辈 , 取名袁世长 。
世长七、八岁时送入木瓜文庙明伦堂读书 。 仁寿号不论有无袁氏子弟在明伦堂就读 , 一直为学堂延聘教师一名 , 支付一师之俸 , 也多年来不断有袁姓子弟于明伦堂就读 。
木瓜园堡明伦堂 , 自从明万历年间由筑造边墙的原登州总兵、木瓜园堡佥事指挥使张国材修建文庙竣工、明伦堂同时建成以来 , 一直是木瓜园堡最高学府 。 数百年来走出秀才无数 , 举人数十人 , 进士也有近十人 。
世长学业始终名列前茅 , 十六岁即成婚 , 婚后继续读书 。 光绪七年 , 辛巳正科不负众望 , 初入乡试即考取堡、镇第一名为增广生员(秀才功名 , 有在衙门供职资格) , 就在穿戴起“顶子、兰衫”的当年 , 十八岁时算早生贵子 , 天赐麟儿取名“袁宝扇” , 后来入仕时才改称“袁宝善” , 题字落款依然署袁宝扇 。
袁宝善与其父亲一样 , 到了入学年龄 , 仍然进入木瓜文庙明伦堂就读 。 但与其父亲不同的是:大清朝的教育与选才制度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正当袁宝善到了入考年龄 ,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正科因故错过了科考期 , 也就一心指望着下一科 。
这一科的陕西又与全国有所不同 , 因八国联军侵华 , 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 。
十数年苦读 , 六年一望的光绪朝二十八年壬寅正科乡试 , 陕西没有举办 。 而是首先在陕西实行捐功名与捐官职取仕 。 袁世长认为:捐来的功名不光彩 , 选择了放弃 , 指望着再等下一科 。 但全国会试、院试与殿试没受影响 。
也是在这一年 , 袁世长与府谷县其它父亲一样 , 为儿子成了亲 , 姻家选择了孤山高家湾高家 。 但过了好多年 , 高氏就是没有生育 , 但却将家业管理的井井有条 , 使袁家父子都不太为家事操心 。
木瓜人也许天生就有争先基因 , 新式学堂选才制刚有萌芽 。 在当朝府谷县知县江云凤的倡导下 , 由府谷富商、阳坡人张明义出资并实施 , 将原明朝嘉靖年起 , 直至明亡 , 一百多年间修筑长城时的木瓜园堡总兵辕门和佥事指挥使衙门 , 大校场与小校场四处公产 , 改建成府谷县第一所新式学堂 , 甚至在全国也算领先 , 并于光绪三十年竣工并开始招收新学员 。
因为是新式学堂 , 开始招收学员时为混成班 , 从启蒙阶段起 , 直至拥有秀才功名以上 , 如廪生、拔贡等文化水平者都是招收对象 , 因为新式学堂要开设现代工业科目课程 。 高文化程度的书生 , 有时候也当先生 。
还不止是因为府谷名士苏承烈出任学堂总理 , 更是名师云集 。 其中就有后来的知县杨映宵(徐兆兰同窗) 。 新任知县徐兆兰更是一位新式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 只要能有时间 , 也时不时来木瓜新学堂讲学 。
徐兆兰更是在木瓜新学堂创造了“因需施教”理论 , 其中的名言一句为:“同一块铁 , 打成战刀就可杀敌 , 打成铁锹只能挖地 。 人也一样 , 因施教不同而他的才能也就必然不同” 。
新式学堂讲授的课程内容 , 是府谷人、木瓜人从未听说过的世界大事 , 坚船历炮的制造技术 , 鸦片对人身的危害 , 政治与经济之关系学 , 世人前所未闻 。 木瓜新式学堂开学当天 , 袁世长 , 袁宝善父子也认准了新式学堂教育的时代优越性 , 就双双入学最为世人所称道 。
这真是“利锥不与囊中处” 。 不过月余 , 袁宝善的才华便显露了出来 , 成了徐兆兰、杨映宵的得意门生 。 徐兆兰与袁世长关系相处也很好 。
有了新思想的知县徐兆兰 , 特别是新旧教育体制也正在转换期 。 徐兆兰与传统知县的形象与作为相差甚远 , 这就引起了另一些人士的嫉妒和不满 。 府谷县就有人将这些情况 , 加上一些其它诬蔑不实之词 , 一起上告到朝廷 。
光绪三十一年 , 徐兆兰即遭弹劾;这里抄写一段《光绪朝实录》 。 第一百六十八卷中 , 有如下一段记载 , 本文照录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有人奏 , 署陕西省府谷县知县徐兆兰 , 串同劣绅横徵肆虐一摺 , 著(署)曹鸿勋(山东潍县人 , 光绪二年丙子科状元 , 时任陕西巡抚 , 洋务派领袖 , 曾开办了延长炼油厂 , 打出中国第一口石油油井) , 按照所倢各节 , 确查具奏 , 毋稍徇隐 。 原摺著钞(抄)给阅看 。 将此谕令知之 。
寻奏:查徐兆兰实无擅改仓斗 , 变更驿规 , 串绅病民(张明义) , 及词讼纳贿各情 。 应与绅士刘秉钧等、俱毋庸议 。 最后的结论是:惟徐兆兰于吏治不甚谙习 , 已留省察看 , 报闻(下画线为原文) 。
徐兆兰于光绪三十一年被弹劾离开府谷县之时 , 为了能够将府谷县刚起步的新式教育顺利地推行下去 , 成功地在曹鸿勋面前举荐了同窗、木瓜新学堂教授杨映宵出任了府谷县的新知县 。 杨映宵吸取了徐兆兰的教训 , 在府谷县坐满了两任知县才离开 。
陕西巡抚曹鸿勋也正在西安开办新式大学堂、“关中大学堂”(西北大学前身) 。 徐兆兰于留省察看期间 , 又将袁宝善推荐给曹鸿勋 。
二十四岁的袁宝善当年便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关中大学堂 , 成为大学堂仅招收几十名学员之一 , 三原名士于右任先生当时为关中大学堂教授 。
袁宝善四年后从关中大学堂舰船专业毕业 。 更为重要的是:于右任在关中大学堂时介绍袁宝善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 这为一生追随孙先生铸就了钢铁般意志 。
袁先生从关中大学堂毕业以后 , 决心不为满清做事 。 而是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活动 , 又先后就读于陕西巡警学堂和北京高等巡警学堂 。 这时候的学习 , 只是一个身份掩护 , 实质是为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做准备工作 。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 袁宝善不仅在府谷、木瓜两地组织举行庆祝仪式 , 游行活动 , 还在木瓜城南门、西门外路边专门为孙中山先生坚立了两通颂功碑 , 并表明了自己追随孙先生的鲜明立场 。
随着清政府的灭亡 , 成立民国陕西省政府时 , 受省政府于右任先生相邀 , 并于民国元年 , 出任了陕西省首届省议会议员 。 刚任议员不久 , 于民国元年仲秋 , 回到府谷在大牌楼前面 , 召开了万人大会 , 宣布成立了陕西省府谷县行政署 , 同时又代表陕西省宣读了府谷县首任县知事阎廷杰为行政署知事的委任状 , 府谷县第二次进入民国时代 , 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一个绥远省府谷县政府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县行政署办公场所选择(征用)了恒元成财主王寿田的王家大院 。
在担任第一届省议员期间 , 还有部分时段兼任了米脂县行政署知事 。
因为发妻高氏始终未能生育 , 无后为大 。 民国四年 , 又娶西安名门肖氏女为妾 。 不负期望 , 肖氏次年就为袁宝善生了儿子 , 取名袁汝汉 。 民国七年 , 又生了女儿袁毓桃 , 时间不长 , 肖氏也回到了木瓜袁府居住 。
民国八年 , 袁宝善再次当选为第二届省议会议员(首届选聘) 。 在担任第二任议员期间 , 又有部分时段兼任了横山县县长 。
民国十二年 , 再次当选为首届省参议会参议员 。
再讲老先生袁世长 , 光绪三十三年 , 还在木瓜新式学堂读书的生员 , 就任了本学堂总理 。 民国四年 , 府谷县行政署成立学政署 , 袁世长担任了学政署主任 。 学政署在全县改造旧学堂为标准学校 , 袁世长再次将木瓜园堡新式学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修膳 。 并且请好友柴镜荃先生将原苏承烈创作的一副著名而富有深义对联 , 重新题写后雕刻于大门两侧砖砌圆形门柱之上 。
上联是:中央不中 才央不才 知识尤贵普通 ,
下联是:智增其智 德增其德 教育宜期注入 。
民国十二年 , 袁世长当选为府谷县第一届县议会议员 。 成就了袁家成为父子议员的历史 , 只不过父亲是县议员 , 儿子是省议员 。
民国二十二年 , 袁宝善的省参议员 , 省、县议会业已届满 , 全省又进入了议会选举年 , 袁世长意欲将父子议员改写 , 竞选成为父子议长 。
进入了改选前的竞选阶段 , 袁世长既为儿子助选 , 也为自己竞选 。 通过各种活动 , 意欲让府谷县议会提出动议 , 由府谷县议会举荐袁宝善竞选省议会议长 。 同时自己竞选下届府谷县议会议长 。
当时府谷县临时住所(宾馆)房子最宽绰的两个地方是河神庙和城隍庙 , 袁世长住在城隍庙 , 城隍庙也成了袁家临时竞选办公处 。
天有不测风云 , 但这次的风云确实是太大了 。 只因为袁世长喜好吃一碗软米粥 , 正在做饭的时候 , 有好友柴荆船来访 。 柴荆船走后 , 袁世长就去吃这一碗虹豆软米粥 。
结果还没等到将这碗饭吃完 , 就倒地而亡了 。 社会上就传说是柴荆船下了毒 , 毒死了袁世长 。 还有一种说法是柴荆船投其所好 , 给袁世长送来了一碗虹豆软米粥 。 反正都说是袁世长的死与柴荆船有关 , 但没有破案 , 也始终没有权威定论 , 只是坊间传说而已 。
但是 , 柴荆船自从袁世长辞世后 , 因为跟前没有其它至亲在身边 。 柴荆船就以好友身份为其置办了好棺木、好妆钏入了殓 , 停灵在城隍庙 , 等待小先生袁宝善的归来 。 袁宝善回来以后 , 柴荆船才将袁世长的所有事宜交待给了袁宝善 。
那时候算是有电报了 , 袁世长辞世后 , 马上就给远在横山县公干的袁宝善发了电报 。 三、四天以后 , 袁宝善就赶回来了 , 问了一些情况 , 也报了案 。
府谷县警署也来勘察过 , 确定因中毒死亡无疑 。 但不管结论如何 , 人已经死啦!安葬是必须的 , 入土为安吗!
小先生袁宝善就雇用了一辆牛车运灵 。 孝顺的小先生 , 亲自随车将灵柩运回木瓜 , 因为牛车走的慢而稳 , 对遗体伤害最小 。
当灵柩运回木瓜城时停在了南门外 , 因为木瓜城里面有一个老规矩 , 在外面亡故的人不准进城 , 要将灵柩暂时放置于城外祭奠、然后直接从城外动灵安葬到墓园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当时袁府由袁宝善先生的正房高夫人当家 , 夫人就发话说:“我们是官宦人家 , 不讲究、也不必受这些俗礼限制” 。 也就是让将公爹袁公的灵柩运进城并安放在袁府正厅祭奠 。
因为袁家在木瓜当地人缘极好 , 前来祭奠的乡贤数不胜数 , 一连几日 , 天天陪同祭奠 , 使袁宝善先生就非常忙碌而且有些劳累 , 毕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 。
晚间袁保善先生都在小夫人肖氏偏房内休息 , 这一日便疑似患上了伤寒 , 在自己家医院一边诊治一边为袁老先生料理祭奠殡仪大事 。
过了两天 , 袁宝善先生的儿子、十七岁的袁汝汉也患上了同样的伤寒 , 起初时也没怎么重视 , 反正都在自己家医院诊治 。 没想到一天沉似一天 , 只有几天工夫 , 袁保善与袁汝汉父子也先后于一、两天之内相继离世 。
后来 , 也有人说是因为天气过热 , 老先生遗体腐烂 , 中毒后的遗体毒气外溢 。 袁宝善与袁汝汉在灵堂时间过长 , 因连续中毒而致亡 。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 , 因为违背了在外亡人不进城的常规 , 灵柩走过城门内外门、大门、正厅门 , 就要有三代人出门 , 遭到了神灵惩戒 。
不管怎么讲 , 这肯定就是袁家的塌天大灾难 , 无法讲述 。 因为三世单传的袁家 , 从这时候起就没有了男丁 , 也没有了继承者与掌舵人 。
老先生袁世长的陵墓早已竣工 , 小先生袁保善与袁汝汉只能算草草出殡 。 祖、孙三代人 , 三殡灵柩同日安葬于袁家山墓园 。
府谷县民国年间波澜壮阔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明星 , 就这样于波澜不惊之中便默默地陨落了 。
这就是我将此文命名为《木瓜袁氏百年祭》的理由 , 妥否不敢说 。
镜翁:陕西府谷木瓜袁氏百年祭// //
注:
一、本文得到了木瓜城袁孝公先生大力支持并提供了主要资料 , 特此表示感谢!
二、任职等大事主要参照了民国版府谷县志 。
- 最后一组名额|走进陕西,寻根周秦汉唐/历史研学单飞营
- 途达英雄荟年终盛典丨陕西大队穿越阳曲晋中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 三百文物呈现古芮国“周风遗韵”,国博展陕西刘家洼考古发现
- 西汉薄太后陵被盗,陕西通报4起遗产失职案例
- 陕西:考古新发现为现代人多起源学说提供新证据
- 陕西起名刘老师:如何起名才好运?
- Shaanxi和Shanxi,哪个是山西,哪个是陕西?
- 陕西刘老师起名 :好名字与运势的关系
-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首次发现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