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一 , 长江上游的古蜀文明

古蜀人与氏羌同源 。 距今约五干年,氐羌部落活动范围集中在长江二级支流的岷江的上游,即今川西北、陕南、青海西南和甘肃东部地区,古蜀人以畜牧为主 。 约四千年前,古蜀人与氐羌分离向东南成都平原迁移 。

汉《蜀王本纪》记载蜀先王有蚕丛、蒲卑、鱼凫三代,每代都有几百年 。 望帝杜宇是蒲卑时代的蜀王 。 杜宇时蜀人活动的中心在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中游,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至成都平原范围内 。 这期间蜀地发生了大洪水,与大禹治水类似,古蜀国整灵与洪水的传说,同样在蜀文明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整灵是杜宇的丞相,因治水而受封开明王,开始了古蜀国的鱼凫时代 。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

古蜀国在望帝杜宇时进入了衣耕文明时代,以郫邑(今四川郫县犀浦镇)为古蜀国都城,将古蜀国政治和经济中心从岷江上游的山区迁徙到成都平原 。 杜宇时古蜀国据有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北秦岭为界,南至金沙江,西接岷山,东邻乌江,史载:"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域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苑囿 。 "古蜀国的中心区正当玉垒山、峨眉山之间的成都平原,四围有群山阻隔,其间有水源丰沛的江河,有畜牧的山原,古蜀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少有战争,数百年オ有王朝的更迭 。

约距今四千年左右鱼凫时代即开明王朝时期,古蜀国进入了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即以广汉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时代,古蜀国活动的中心已经到达了成都平原中部 。 鱼凫时代约350年,直到公元前316年为秦国所灭 。 这是古蜀国最强盛的时期,势力北至汉中,东至嘉陵江,西接岷山,南以金沙江为界,都域也迁徙到了成都,其时古蜀国的人口在一百万左右 。

二 , 古蜀国 , 大洪水来了

望帝杜宇时发生在古蜀国的大洪水和治水活动,导致了蜀王更替,即开明王朝的出现 。 西汉人扬雄的《蜀王本纪》记载了整灵治水而取代望帝,建立开明王朝的传奇故事 。 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来敏的《本蜀论》都有这个传说的记载 。 后来晋代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此事时,治水活动的领导者不再是鳖灵而改为蜀相开明 。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望)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 。

传说望帝杜宇死后化为子鹃(杜鹃鸟),每到春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悲子鹃而祀杜宇 。

从被考古界称作四川盆地青铜时代的古蜀国一系列古城遗址可以看出,古蜀国都域的迁移或消失与洪水灾害有关 。 今县的望(蚕)丛古城、温江鱼凫古城均位于岷江干流以东成都平原北部 。 而岷江干流以西的都江堰市及崇州市界内则分布了蒲卑时代的芒域、紫竹城;新津界内有宝墩城等遗址 。

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时期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位于都江堰内江蒲阳河以北的二级台地上 。 这些遗址反映了蜀政治中心从成都平原边缘台地向平原腹地迁徒的过程 。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这些早期城市城墙是具有防洪功能的堤防,城市也有被洪水袭击的痕迹,如新津最大的宝墩古城,古城城垣长约1000米,宽660米,城内面积66万平方米 。 城垣为堆土拍打构成,城垣宽阔,但不高,边坡非常平缓,临近岷江干流或山溪河流的城市都有被洪水袭击的浪迹 。

崇州芒城山溪河流从城北自西而东穿过,遗留的城垣同样明显有洪水冲过的痕迹 。 公元前16一前14世纪的三星堆遗址毁于洪水,其后公元前12前7世纪的金沙遗址和公元前5世纪的成都十二桥遗址同样毁于洪水 。

这些遗址证实了古蜀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后,持续不断向平原迁徙,既与河流依存又与洪水抗争的历史 。 古蜀国后期已经远离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中部,在既靠近水源,洪水威胁又较少的地方,进入了与中原文明融合的转折期 。

今成都城南方池街(临近今人民公园)有成都战国早期的文化遗址 。 在古河道左岸靠城市一侧发现了用河卵石砌筑的堤防,"石埂剖面形状大致都呈椭圆形,部分石埂上部被破坏,但下部埂脚埋入地层,仍呈圆弧状,卵石紧紧相挤,体现了使用竹笼的特点" 。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

竹笼堤防工程反映出古蜀国的政治中心进入平原后,文明进程大大地加速,他们不仅适应了平原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在有洪水的情形下仍然维持定居生活 。 考古认为广汉三星堆和成都十二桥是古蜀文化的中心区,它们可能是与中原殷商同时期的古蜀国的前后两个都域,人口至少都在24000人以上 。

战国后期秦吞并蜀国之后,成都成为秦蜀郡所在自外于中原占据西南一隅的蜀国,及至战国末年蜀与中原一直维持着若即若离和平共处的关系,类似殷商时(公元前16世纪)讨伐岷山氐羌部族的战争是极少的 。

战国末年秦惠文王后元六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后,禹为蜀人的传说始有流传 。 汉代人扬雄记:"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组 。 "东汉以后,蜀地的大禹祭祀场所遍及各江河,长江流域各江河共有的水神 。 扬雄所记被后人附会,一说禹的出生地在岷江上游今甘孜羌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一说在今北川县境内,汶川、北川的一些地名、景观亦被指为禹迹 。 如汶川儿坪、北川石组山、北川禹里乡的禹穴、禹母石等 。 禹的传说反映秦汉以来蜀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的历史印迹 。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

西晋《华阳国志?蜀志》有关古蜀国历史及治水活动的早期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 死作石棺,国人从之 。 故俗以石棺楟为纵目人家也 。 次王日栢灌,次王曰鱼凫 。 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 。 蜀人思之为立祠 。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 。 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 。 七国称王,社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 。 自以功徳高诸王乃以袤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全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苑 。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 。 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意 。 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鳴,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 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 开明位号曰丛帝 。 丛帝生庐帝,庐帝攻奉至雍,生子帝 。 帝攻青衣滩张獠 。 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 。 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カ士,能移山举万钩 。 每王梦輒以大石,长三丈,重千钓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 。 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