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中幡:出身宫廷的民间技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天桥中幡:出身宫廷的民间技艺


天桥中幡:出身宫廷的民间技艺

天桥中幡:出身宫廷的民间技艺// //

5米长的红旗绑在10米高的竹竿上 , 竹竿上端三顶红火的幡头 , 这就是民间传统杂技项目的重要道具中幡 。 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 , 后经发展逐渐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 。 民国初年 , 北京的天桥市场发展很快 , 各种曲艺杂技遍布其中 , 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游客欢迎 , “天桥中幡”的名号就此诞生 。 2006年5月20日 , 天桥中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与其他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 , 天桥中幡是比较幸运的 , 直到现在 , 天桥中幡依旧系统性地培养着传承人 , 虽然人数不多 , 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好转趋势 。

起源:宫廷仪仗流于民间

据传 , 中幡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 , 在当时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 。 在行军或打猎休息期间 , 旗手们为给皇上解闷 , 便耍动大旗来博得皇上欢心 , 也借此鼓舞三军斗志 。

耍幡旗这项表演在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中已有记载 。 清《百戏竹枝词》中也写道:“幡为四五尺高 , 上悬铃锋 , 健儿数辈舞之 , 指挥甚如意 , 佐以金鼓声 , 观者如堵墙焉 。 ”

幡旗形制壮丽 , 标题清晰 , 常常用于仪仗活动 。 旗手耍弄幡旗 , 能尽显武勇与智慧 , 因此耍幡旗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 。 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 , 用自己的标旗演练耍幡的高招绝技 , 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 。

清代乾隆年间 , 有人将幡旗的杆上加上伞 , 使其耍起来更加好看 。 后来加伞的大旗杆被皇宫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仪仗队 , 显得更加威武庄重 , 故幡旗又名“大执事” 。 皇宫里每年都要耍“大执事” , 用来迎接重要庆典 。 乾隆年间 , 中幡会属镶黄旗佐领管辖 , 受过皇封 , 盛极一时 。 到了清朝末年 , 天桥老艺人王小辫从宫中耍执事的哥哥处学得此艺 , 并将大执事改名“中幡” , 变成卖艺性质的表演传入民间 。

特色:手眼配合“稳、准、快”

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的叫法 , 在清朝中期 , 北海公园到了冬天还有“担幡滑冰”的表演 。 据介绍 ,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10米多的竹竿 , 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 , 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 , 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 , 因此中幡又称“标旗” 。 中幡净重30多斤 , 它下粗上细 , 由两根竹竿拼成 , 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 。 一个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 , 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属祖传 , 拒不外泄 。

中幡表演时 , 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 , 舞出许多花样 , 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 。 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 , 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 , 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 。 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 , 称为缨络宝盖 , 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 , 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

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 , 手眼配合一致 。 在表演时 , 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 , 将中幡不断晃动、抛起、落下 。 中幡表演 , 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 。 表演者或顶幡上额 , 或伸臂托塔 , 惊险动作连连不断 , 但始终幡不离身 , 竿不落地 。 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后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 , 十分刺激惊险 。

对话传承人:创新传承两不误

如今 , 身为天桥中幡的传承人之一 , 北京文武演艺社社长冯文武为采访人员介绍了很多由他创作的中幡新招式 。 “这个把幡扔过4个人接住的 , 是我创作的招式 , 叫"飞龙在天" 。 这个 , 扔高过牌子的 , 叫"鲤鱼跃龙门" , 还有这个 , 这是"倒踢紫金冠"……”冯文武边为采访人员展示着表演时录制的视频 , 一遍介绍着视频中的各种招式 , 言语中透露出专注与认真 。

“我13岁开始学武术 , 后来想练摔跤 , 但看见师傅们都在练中幡 , 就想跟着一起学 。 ”从17岁开始 , 冯文武正式走上了练中幡的道路 , 现在46岁的他 , 经常带着自己的团队四处演出 。 “一个月有十多天的时间 , 我们可能都在外面演出 , 这个月28日晚上就有 。 ”冯文武介绍道 , “7月3日上午有个庙会的活动 , 我们也要去 。 ”

“中幡表演的可看性很强 。 ”在万芳亭公园锻炼的张大爷表示 , “几十斤沉的大玩意儿 , 在头上顶着 , 隔着好几个人还互相扔 , 看着就让人揪心 。 ”

与其他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 , 天桥中幡是比较幸运的 , 直到现在 , 天桥中幡依旧系统性地培养着传承人 , 虽然人数不多 , 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好转趋势 。 除了受邀演出外 , 冯文武经常在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进行练习表演 , 这也是中幡宣传的一种方式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需要多方面进行 。 ”延庆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认为 , “传统要素和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有机结合 , 能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卢扬 实习生 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