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是清王朝的政治中心 , 每天出入皇宫大内的上至王公大臣 , 下至工匠厨役 , 人员繁多 。 为此 , 清政府对出入宫禁的人员制订了许多具体措施 , 戒备森严 , 防止出现任何意外 。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 , 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

?出入皇宫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 不能擅行 。 午门的中门等级最高 , 是皇帝出入的门 , 皇后只有在大婚之日入宫时经过一次 , 再就是殿试中了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个人 , 出宫时能走一次 , 此外其他人一概不能走 。 平时 , 宗室王公出入皆走午门的右门 , 文武品官出入皆走午门的左门 。 其他如内阁官员、侍卫、内务府官员、各执事人、内监、厨役、工匠、服役人等 , 分别于东华门、西华门或神武门出入 。

在东、西华门外置有下马石碑 , 镌刻着“至此下马”的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 。 在紫禁城内骑马行走 , 只有一、二品大臣 , 年龄在六十岁以上 , 经皇帝恩准方可;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朝中重臣 , 若经皇帝批准也可乘肩舆入紫禁城 。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 , 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

?此外 , 王公大臣、官员进入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所带的护卫、随从也有严格规定:亲王、郡王可以带十人;贝勒、贝子及一品文武大员准许带八人;二品文武大员及三品京堂准带六人;四、五、六品京堂官准带四人;八品以下 , 武职七品以下官员准带一人 , 如果超出规定范围者 , 按例要罚俸一年 。

乾清门是内廷第一道禁门 , 任何官员没有特旨一概不许入内 , 只有御前侍卫、南书房大臣等 , 因与皇帝最为接近 , 可以出入乾清门 。 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 , 如奉旨须走内右门 , 王公、大臣、官员进宫办事 , 除规定带护卫官员准予照旧随带外 , 自王公以下至文职三品以上 , 武职二品以上大员和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仆人等 , 行至景运门、隆宗门外 , 均于台阶下二十步以外停止 , 不得至附近台阶处 。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 , 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

?由于进宫的人数众多 ,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 严禁闲杂人员任意行走 。 出入大内的重要凭证是腰牌 , 百官出入紫禁城门 , 都要凭腰牌 。 腰牌是由内务府颁发 , 上面刻着制造年代及各部院衙门等名目的火印戳记 , 使用者的姓名、年龄、编号和外貌特征 。

内务府要将拥有腰牌的官员资料详细造册 , 一份留内务府 , 一份送至各门禁值班护军处 , 以便出入禁门时验看查对 。 一旦发现有将腰牌转借者不许放行 , 违者论罪 。

紫禁城禁门各设红杖两个 , 以护军二人轮番更值 , 坐于门口 。 亲王以下经行皆不起立 , 如有不报名妄自擅闯者 , 即以红杖责打 。 顺治初年规定:每遇皇帝出入 , 各门均启中门 , 以景运门值班统领、率隆宗门参领及护军清跸 。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 , 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

?夜里一般是不允许随便出入禁门的 , 如果遇奉旨差遣及紧急军务急需出人者 , 就要凭一种特殊出人证明——合符 , 方能开启城门放行 。 “合符”是铜制品 , 由阴阳两扇组成 , 每一扇里侧分别铸有阴文和阳文“圣旨”二字 , 阴阳合一 , 浑然一成 。

“合符”阴文一扇由各禁门护军参领掌管 , 阳文合符 , 均收藏于大内 。 如果夜间需要及时出门者 , 必须由大内持阳文合符到门 , 由该门护军参领将二者合对 , 验看无误后方可放行 , 并于次日奏报皇帝 。

紫禁城禁门的护军官兵 , 白天轮班守卫 , 入夜以后 , 值班护军还要进行巡更传筹 , 循环往复终夜不绝 。 此外 , 值班王公、领侍卫内大臣、部院大臣、都统、护军统领还要经常巡察该部所属侍卫、章京、护军 , 从二更起至五更止 。 如果发现有任意睡卧、不坐更者 , 一经查出 , 即会同领侍卫内大臣 , 参奏治罪 , 以示惩戒 。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紫禁城夜里不许通行 , 如遇军国大事少数官员可凭“合符”自由出入// //

?清代的宫禁制度在清初、中期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 警备森严 。 但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腐朽没落 , 紫禁城的防卫也江河日下 。 晚清时期 , 甚至出现外人入宫行窃的事情 , 嘉庆时期 , 据说还有人在宫里放羊 , 总之禁卫制度和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 国盛则严 , 国衰则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