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1928年 , 王玉龄出生在长沙 , 整个家族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 王玉龄可谓出身权贵之家 , 她的祖辈是清朝重臣 , 曾被册封为罗武勤公 , 官至兵部尚书 , 而她的父亲和伯父都是保定军校的早期毕业生 , 毕业后在政府里任职 。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当中似乎是值得外人羡慕的 , 然而个中苦楚却只有王玉龄自己最清楚 。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 , 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

王玉龄五岁那年 , 她的父亲便因病去世 , 母亲是一位思想保守而封建的旧时代女子 , 她将家中的男佣全部辞退 , 并以妇礼教导年幼的王玉龄 , 要求她学习女德 。 除此以外 , 家族对她要求严苛 , 不准她跟其他年轻男子说话 , 不准早恋 。 在这样的教导下 , 王玉龄自然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 , 因此每当有男同学主动找她说话时 , 她总是会不知所措 , 低着头走开 。 外人自然不知道其中缘由 , 只以为王玉龄是因为世家小姐的架子 , 所以不愿与他人沟通 。 不过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上学期间 , 王玉龄的思想逐渐开放与活泼起来 , 她虽然还是很少说话 , 但学习认真 , 加上她出众的样貌与气质 , 因此腼腆的她深受同学追捧 , 追求她的人络绎不绝 。 然而王玉龄从小被母亲教导妇礼 , 因此对情爱了解很少 , 甚至有些抵触 , 所以那些追求者都吃了闭门羹 。

而在上学期间 , 日本人的残暴行径也在王玉龄稚嫩的心中留下难以抹除的烙印 。 本在长沙城读书的王玉龄亲眼见到日本人打了过来 , 闯进长沙城 , 烧杀抢掠 , 王玉龄的家人和无数的难民一起逃难 。 只有十五岁的王玉龄找到母亲 , 义愤填膺的说:“我要去当兵 , 我要去杀日本鬼子!”面对女儿的激动言语 , 王玉龄的母亲流着眼泪安慰她 , 母女俩潸然泪下 。 最终 , 王玉龄没有去当兵 , 但仇视日军 , 敌视日本人的观念却在王玉龄的心中生根发芽 。

1945年抗战胜利 , 王玉龄跟着家人回到长沙 , 而在此期间王玉龄结识一位军人 。 张灵甫出生于1903年 , 比当时只有十七岁的王玉龄大二十多岁 , 而且他还曾枪杀过自己第二任妻子 , 即使事出有因 , 但王玉龄的家人还是不同意将女儿嫁给张灵甫 。 王玉龄本人起初对张灵甫也没有感觉 , 不过随着与张灵甫接触的增多 , 王玉龄被眼前这位高大英俊的常胜将军折服了 , 她与张灵甫坠入爱河 , 而张灵甫也找来薛岳为自己担保 , 拜托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主婚 , 这才让王家打消顾虑 , 同意二人成婚 。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 , 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

年仅十七岁的绝美少女与时任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张灵甫结为夫妻 , 这对郎才女貌的才子佳人轰动一时 , 引为佳话 。 然而 , 结婚的前一天 , 张灵甫突然收到升迁令 , 需要立刻到南京报道 , 就任南京卫戍区司令 , 因此两人本应该隆重召开的婚礼只能匆忙举行 , 然后夫妻二人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南京 。

在南京夫妻二人过上了一段短暂的甜蜜生活 , 然而不到两年 , 张灵甫便再次赶赴前线 , 与王玉龄聚少离多 , 即使是王玉龄生孩子 , 张灵甫也无法陪在身边 , 只能通过照片看到自己的儿子 。 而就在王玉龄生下孩子不久 , 张灵甫就殒命在孟良崮上 。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 , 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

张灵甫阵亡时 , 王玉龄只有十九岁 , 她上有老母 , 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 王玉龄回忆道:“其实当时日子过得很苦 , 每个月只能领取抚恤的几十斤米 。 ”(《王玉龄暮年口述》)不过王玉龄没有想着乞怜 , 她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 , 半工半读 。 在美国期间 , 王玉龄做过会计 , 当过饭店职员 , 还曾在航空公司任职 , 最终成为在美华人代表 , 经常帮助在美国的贫苦华人 , 声誉很好 。 不仅如此 , 王玉龄一直在争取在美华人的平等地位 , 同时替中国争取合法权益 , 打击日本的不法利益 , 比如日本通过剥削台湾人民所购买的两栋大厦 , 就是在王玉龄的努力下回归中国政府的 。 而且王玉龄一直致力于两岸关系 , 关于台湾选举 , 她曾公开发表:“谁致力于两岸 , 我就选谁 , 谁想搞分裂 , 我就跟谁斗争 。 ”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她17岁嫁国军高级将领19岁守寡 , 晚年致力于维护两岸和平统一// //

而在此期间追求王玉龄的人络绎不绝 , 其中不乏外国明星 , 然而王玉龄却始终不为所动 , 她曾对朋友说:“我的丈夫是张灵甫 , 我从来没有怨过他 , 有人讲 , 你不要想念他 , 他连你都不顾了 , 就去死掉 , 这算什么 , 我觉得这个话好像也是不对 。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职责 , 他要吃了这碗饭 , 他就要做好他这一份事情 。 而我要做的 , 就是一直念着他 。 ”

1973年 , 国内在得知王玉龄的情况后 , 邀请她回国看望自己的祖国和亲人 , 王玉龄欣然接受 , 并在同年回到自己的祖国 , 而当时能够自由往返于中美两国的 , 只有她与杨振宁教授 。

此后 , 王玉龄依旧致力于帮助在美华人 , 同时还会经常回国 , 看望张灵甫的前妻和子女 。 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 , 在十七岁就嫁给一位千夫所指的军官 , 十九岁抱着刚刚出生的儿子守寡 , 然而她却孤身一人在美国闯出名堂 , 并且在六十年间始终不嫁 , 她的坚韧 , 令人钦佩;她的爱 , 感天动地 。

参考资料:

《王玉龄暮年口述》

《王玉龄个人介绍》

《张灵甫遗孀》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