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

非遗传人 , 瑶族“拜盘王”仪式总祭师盘良安 。 李凌 摄

中新网广州6月30日电 题:“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作者:李凌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

尽管年过八旬 , 盘良安依旧能吹响牛角迎客 。 李凌 摄

沿着广东乳源县必背瑶寨陡峭的盘山公路 , 一直往大山深处的桂坑尾村驱车行进 , 但见沿途群峰逶迤 , 山下溪水潺潺 , 过山瑶“拜盘王”传承人、83岁的老祭师盘良安就住在这风光绮丽的地方 。

盘良安是乳源必背镇唯一能够全面掌握主持“拜盘王”仪式的总祭师 , 从事“拜盘王”活动已近70年 。

深山瑶寨的老祭师

瑶族盘王节 , 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 , 是瑶族民众祭祀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 , 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 每逢农历十月入冬以后 , 瑶民就聚在一起 , 载歌载舞 , 纪念盘王 。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

盘良安的“工作室”内堆满了祭祀用的道具、典籍 , 墙上张贴着盘王图 。 李凌 摄

盘良安家在山顶 , 当笔者一行人拾级而上到半山 , 远远就看见头包白色头巾的老人站在屋前等待 , 见得我们越走越近 , 老人吹响了牛角 , 以表示他对远方来客的欢迎 。 走进了细看 , 盘良安身穿崭新的黑色大褂 , 衣服的袖口和胸襟都绣有瑶族特有的红色图纹 , 虽已年过八旬 , 但看上去精神矍铄 。

低矮的黄泥混木结构平房 , 其中一间是盘良安的“工作室” , 里面堆满了各种祭祀用的道具和记录拜盘王仪式的手写典籍 , 墙上张贴着多幅盘王图 。 旁边的厨房颇为老旧 , 四壁被熏得发黑 , 土灶里的柴火烧得正旺 , 灶台上方 , 悬挂着一大簇瑶族特制的腊肉 。

山里气候清凉 , 与盘良安的对话 , 就在这间光线昏暗的厨房内 。 他普通话说不好 , 聊天中多是用客家话和瑶语作答 , 在他看来 , 世代相传的拜盘王既是瑶人祭祀祖先的仪式 , 也是流传千年的古老风俗文化图腾 。

做祭师是命里注定

1936年 , 盘良安出生于乳源县必背镇桂坑尾村 , 9岁开始拜师学艺 , 念唱经书;13岁就随师父进行法事仪式 , 成为得力助手 , 并负责祭祀时的唱跳工作;到了20岁 , 已能独立主持整个法事仪式 。 是目前当地唯一能够全面掌握主持“拜盘王”仪式的总祭师 , 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拜盘王”的传承人 。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拜盘王”传承人盘良安:坚守瑶族流传千年的文化图腾// //

居住在乳源必背瑶寨大山里的盘良安一家 。 李凌 摄

盘良安父亲早逝 , 靠母亲给人做工供兄弟俩读书 , 而母亲打工的这户人家 , 有位叫盘才良的老人懂得“拜盘王”的仪式 。 “他按我的生辰八字给我算命 , 说我是六两二钱的命 , 命里注定要做‘师爷’这一行 , 就开始教我这方面的东西 。 ”盘良安说当时家里穷 , 为了维持生计他也就顺势入行了 。

13岁时 , 盘良安又跟随经验丰富的祭师赵良顺学习祭祀礼仪 , 随后成为得力助手;改革开放后 , 又跟一位汉人师父学习驱邪避凶 。 “如果没有我 , 盘王节可能会失传 。 ”盘良安说 , 瑶族“拜盘王”都是通过祭师来执掌完成 , 而且多以“歌堂”形式出现 , 但上世纪60、70年代这个活动曾一度禁止 , 之后是盘良安重新把它捡起来 。

每年的农历十月开始 , 盘良安就开始忙碌不停 , 要到各村寨及各户人家主持“拜盘王”、“度身”等瑶族特有的祭祀活动 。 这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瑶山的老人 , 成为瑶族乡民溯古通今的使者 。

青年男女以歌道情觅佳偶

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 , 笔者有幸在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瑶族自治县参加过盘王节 , 拜盘王仪式当天 , 总祭师和徒弟们在清晨5点多就会开始准备工作 , 大典仪式上在盘王像前敬香祭拜 , 用装满稻谷、玉米等的红布袋上梁 , 寓意五谷丰登、阖家平安 。

节日期间 , 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精美的民族服饰 , 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 。 而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