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防御是与进攻相对立的范畴 。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称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 , 并称战争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 。 由此可见 , 尽管进攻是结束战争的主要手段 , 但防御在战争中的地位亦是极为重要的 。 防御与进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 互为作用的 , 就像人的左膀右臂一样联系紧密 。 两者缺一不可 , 不可偏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上 , 苏军在防御问题上曾走过一段弯路 , 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 庆幸的是 , 苏联人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 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防御战理论和作战方法 。 否则 , 真不知二战的东线进程会变成什么样子 。 与进攻作战不同 , 苏军在二战中实施的战略防御和绝大多数防御战役集中在战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 在战争第三阶段只是进行了部分局部性的防御战役 。 这些战役中多为达到进攻极限后 , 扼守已占领地区 , 抗击德军反突击进行的防御 , 以及为合围对外正面德军 , 阻击其解围而实施的防御 。 从苏军二战中防御战术的变化来看 , 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 。 第一时期为防御不稳定期 , 苏军的防御被屡屡突破 , 大量部队被合围歼灭 , 这一时期基本和战争第一阶段吻合;第二个时期为防御发展完善期 , 苏军防御逐渐变得相对稳固 , 这一时期基本和战争第二、三阶段吻合 。 因此 , 笔者将分两个时期来对二战苏军防御的发展进行叙述 。

第一章 理论初现

在苏联国内战争结束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内 , 苏军对于战略防御也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 。 在国内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 , 由于苏军力量比较弱小 , 同时还面临着帝国主义入侵干涉的危险 , 所以比较重视战略防御的研究 。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

步兵第51师1920年10月14日在卡霍夫卡缴获的英制MK V型坦克

在国内战争中 , 年轻的红军防御作战经典当属卡霍夫卡登陆场防御作战 。

链接-卡霍夫卡登陆场防御作战1920年8月7日-10月28日 , 整个登陆场面积216平方千米 , 纵深12-15千米 。 建立了3道防御阵地 , 前进防御地带(距离前沿40余千米)、基本防御地带(距离3-6千米 , 长30千米)和桥头防御地带 。 基本防御地带有3道铁丝网 , 以及火炮、地雷(防坦克) , 守军为步兵第15和51师(师长布柳赫尔 , 全师10596人 , 装备步枪12139支、机枪201挺、火炮30门)以及拉脱维亚步兵师 , 弗兰格尔多次攻击未果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红军在登陆场防御中首次建立了反坦克炮防御点 , 这在当时的军事学术属于首创 。 1920年10月14日 , 弗兰格尔发动了国内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坦克冲击 , 力图突破红军防御 , 然而依旧被击溃 。 整个防御作战 , 白卫军共出动6万步兵、700骑兵、坦克12辆、装甲车14辆、火炮80门、机枪200挺以及飞机15架 。 红军防御部队共有 1.1万人、装甲车10辆、火炮52门、机枪368挺 。 作战中 , 红军一共缴获坦克10辆、装甲车7辆、机枪70挺等 。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

卡霍夫卡作战纪念碑

然而 , 在经过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后 , 苏联武装力量迅速壮大了起来 。 苏联上至最高领导人 , 下至基层指挥员的自豪感不断膨胀 , 以至发展为盲目乐观 , 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防御的作用经下降 , 尤其是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机械化部队后(笔者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 苏军指导思想转变为“采取进攻的方法进行战争” 。 防御在苏军战争理论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军战争理论中 , 已看不到战略防御的字眼 , 实施防御只是在战术和战役规模内 , 这造成了苏军作战理论的严重不平衡性 。 正如苏军总参军事学院院长科兹洛大大将在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所承认的那样:“由于当时预计敌人深入我腹地的可能性不大 , 因此对于准备与实施战略防御的理论未作全面的研究 。 这些问题是在苏军同法西斯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才解决的 。 ”

尽管苏军学术界否认战略防御的作用和存在 , 但毕竟承认战役防御和战术防御的必要性 , 所以战前苏军防御作战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的 。 苏军认为防御可分为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 。 但不管哪种防御 , 都必须具备防炮兵、防坦克、防飞机和防化学的条件 。 苏军并没有完全漠视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对提高进攻军队突击力所发挥的作用 。

早在30年代末 , 苏军中就有人主张在防御中(在70—100千米地带内)建立四层地幅 。 第一层为前进地幅(纵深30—45千米) , 这是障碍物地带 , 主要部署特种障碍设置队 , 负责迟滞敌人和暴露敌人部署;第二层为战术地幅(纵深20—30千米) , 分为三道阵地 , 第一道阵地为障碍物地带(纵深10—15千米) , 第二道阵地为第一基本战术地带(纵深4—6千米) , 第三道阵地为第二防御地区(纵深8—12千米) , 集团军主力即配置在此地幅内;第三层为战役地幅(纵深15—30千米) , 由一道障碍物地带和一道后方防御地带组成 , 配置有集团军预备队和防坦克预备队;第四层为后方地幅 , 纵深为50千米 , 配置有主要的仓库和供给站 。 集团军战役布势的全部纵深达100—150千米 。 这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后成功抗击德军突击的纵深防御的某些特点 , 尽管它仍然是不完善的 。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

1934年阅兵中的炮兵部队

1936年的野战条令规定:在正常的正面防御中 , 军的防御地带宽24-30千米 , 师8-10千米 , 团为4-6千米 。 步兵师的防御纵深为5-6千米 , 团为2-4千米 , 营为1.5-2千米 。 条令指出 , 坦克用来配合突击集群进行反冲击 , 或独立的与防坦克支队协同动作 。

1939年野战条令(草案)规定 , 步兵团可以受领宽度6-8千米防御正面 , 军的防御正面可达50千米以上 , 而据统计防御正面可以达到200千米 。

到40年代初 , 防御正面宽度进一步缩小 。 步兵军缩减到25千米 , 师缩减到10千米 , 战术防御地幅纵深增加到20千米 , 基本防御地带纵深增加到10千米 。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后 , 战术地幅已包括保障地带、战斗警戒阵地、基本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 , 这比30年代末的思想又进了一步 。

军队防御战斗队形也进行了改进 。 三十年代曾要求建立牵制队(占兵力三分之二 , 用于防守阵地)和突击队(占兵力三分之一 , 用于反冲击等 , 实际相当于预备队) 。 到四十年代初 , 认为由于技术兵器发展 , 扼守基本防御地带具有更重要意义 , 原先的牵制队和突击队已无存在价值 , 因此认为战斗队形没必要分成两个队 , 改为由各战斗梯队、炮兵群和预备队组成 。 军第一梯队步兵师受领任务是:防守基本地带 , 以及消耗敌人突击集团 , 阻挡其进攻 。 军预备队则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 , 用于实施反冲击 。 苏军还规定以反坦克炮组成快速反坦克预备队 , 当时认为每千米正面达到6-9门反坦克炮 , 即可保证防御的稳定性 。 在防御纵深内 , 还应设置防坦克地域、地雷场、防坦克壕、桩砦和鹿砦 。 防空问题 , 认为每个步兵师配备1个高炮营(12门37 和76毫米高炮) , 可以在正面2千米、纵深2.5千米用两层火网掩护军队 。

条令规定 , 集团军战役布势多半为一个梯队 , 通常步兵军担任集团军战役布势第一梯队 , 进行防御 。 步兵师则主要担任步兵军战斗队形中的第一梯队 , 在主要方向或辅助方向上进行防御 。 步兵军防御战斗队形包括1个战斗梯队、1个炮兵群、1个坦克预备队和1个防坦克预备队 。 作为军战斗梯队的步兵师通常配置成一线 , 占领主要防御地带 。 军总预备队兵力 , 当时认为1个步兵团 , 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 , 预备队的使命是加强反冲击地带内的步兵师 。 步兵师防御战斗队形第一梯队通常2个团 , 主要任务坚守主要抵抗阵地和第二梯队阵地 。 第二梯队兵力约为师的1/3 , 使命是建立防御纵深和反冲击 。 第二梯队占领1个或2-3个地域并加以工事构筑 。 步兵师防守正面平均6-10千米地带 , 建制兵力兵器每千米密度为步兵营1个、步枪和骑枪1200支、冲锋枪150支、轻机枪45挺、重机枪20挺、迫击炮6-8门、防坦克炮5-7支和火炮10门;主要方向防御步兵师一般可以得到军属炮兵2-3个营加强 。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

战争初期步兵第153师防御布防图即是战前观点的体现

苏军战前的防御作战理论至少较彻底的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御理论的束缚(在战术层面更为明显) , 这一点比法国要先进一些 。 但可惜的是却走向了“进攻至上”的极端而放弃了战略防御 , 与法国正好相反(法国极为重视战略防御 , 马奇诺防线即为明证) 。 战役防御在苏军中被认为是一种权宜的作战方法 。 按当时的设想 , 集团军可以以自身的兵力在战术防御范围内阻止并击溃敌人 , 所以只对集团军及集团军以下部队的防御作战作了一定研究 。 对方面军或方面军群进行防御作战的问题很少甚至没有进行过研究 。 战略上的失误是很难用战役、战术胜利来弥补的 , 更何况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防御战役、战斗大多失利 。 这就造成了苏军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和失利 。

1939年 , 工农红军野战条令(草案)指出 , “当情况不允许或不宜进攻时 , 便应组织防御 。 。 。 防御必须包括顽强的抵抗 , 以此来消耗敌人的体力和挫败敌人的锐气 。 。 。 因此 , 防御应该以小兵力给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以重大杀伤” 。 条令指认可战术范围内的防御和运动防御 , 认为防御多半是集团军战役范围内的行动 , 只有在极个别场合才是方面军范围内的行动 。 至于在战略防御中如何组织和实施 , 则根本没有谈过;甚至在条令和教令中没有用过“战略防御”这些词 。

1941年红军野战条令草案规定 , 集团军应占领防御的战术和战役地幅 。 集团军防御地带的基础是由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组成的战术地幅 。 在战术地幅内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兵器 , 以便给进攻之敌以主要杀伤 。 整个战术地幅纵深应该15-20千米 。 预先转入防御时 , 除上述两个地带外 , 还设置保障地带和战斗警戒阵地 。

防御中 , 第一梯队步兵师以自己的战斗队形占领宽6-10千米以上、纵深4-6千米的主要(基本)防御地带 。 主要防御地带由主要阵地、步兵团第二梯队阵地和师第二梯队或预备队阵地组成 。

主要阵地应该建立在天然防坦克障碍物之后 , 便于荫蔽配置各营、在前沿前和纵深内组织火力配系、建立指挥所和观察所所配系的地形上 , 在这里构筑营防御地域 。 营防御地域是环形防御的抵抗枢纽部 , 它包括几个构筑有步兵班掩体、重机枪掩体、营属迫击炮和火炮掩体的连支撑点 。 步兵掩体、排和连支撑点之间用交通壕相连接 , 没有规定构筑绵亘的堑壕 。 主要抵抗地带的尔后阵地也按上述原则构筑 。 在阵地之间的间隙阵地上 , 构筑团属和师属炮兵的发射阵地 。

在所有阵地其中也包括主要阵地上 , 营防御地域之间可留有部队未占领的间隙地 。 间隙地应设有障碍物 , 以交叉火力和短兵火力构成绵密的火制区 。 此外 , 还要挖掘供反坦克歼击组使用的独立掩体和掩壕 。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从不堪一击到坚如磐石-二战苏军防御作战评述1// //

1940年海报-无敌的红军和强大的苏联海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