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受挫,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终于大获全胜!

1948年9月 , 华东野战军经过七天七夜的外围激战后 , 于23日晚对济南内城发起了总攻 。 大炮对着城墙突然开始了猛烈轰击 , 爆炸声惊天动地 , 接着 , 各路突击队穿过爆炸的烟雾 , 开始架梯登城 。


全线受挫,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终于大获全胜!

全线受挫 , 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 , 终于大获全胜!// //

内城城墙一旦被突破 , 济南敌军就只有死路一条 。 守将王耀武孤注一掷 , 亲自严督官兵拼死抵抗 。

守敌居高临下 , 拼命扫射 。

在东门 , 攻城的是九纵 。 他们先由东门南侧突破 , 一个多连登上城头 , 但后续部队被敌火力隔断 , 没跟上来 , 结果全连在血战中全部牺牲 。 之后 , 25师73团又连续发起三次突击 , 均告失利 。

在西门 , 主攻的十三纵37师109团先后两个营攻上城头 , 但敌人纠集好几倍的兵力 , 压向突破口 。 两个营在城头与敌人短兵相接 , 除两个连突进内城 , 占据几间房屋坚持战斗外 , 多数战士伤亡 , 城门突破口重新落入敌手 。

总攻没打开突破口 , 突击部队全线受挫 , 被阻在内城城墙之下 。

恶战之后 , 战场出现了少有的沉寂 。

这时华野攻城兵团指挥所里却出现些许不安 。 有人提出说 , 参战部队鏖战七天七夜 , 未得到休整补充 , 有的团营建制打乱 , 伤亡大 , 缺员多 , 继续攻下去也难成功 。 拖到天亮 , 兵力暴露在敌机轰炸和炮火之下 , 还会造成更大损失 。 上级给与我们三个月的攻城时间 , 还有充裕的日子 。 因此不如将部队连夜撤出 , 休整后再去组织攻击 。

但也有人不同意 , 主张坚决打 。 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就是主战派 。 他说:“我们还有五个完整的团 , 部队已做好再攻一次的准备 , 打下去!”

打还是不打?

这需要攻城兵团总指挥许世友最后来定夺 。


全线受挫,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终于大获全胜!

全线受挫 , 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 , 终于大获全胜!// //

许世友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 , 攻城决心不可动摇!他说:“现在守敌四道防线尽失 , 被困在内城 , 慌乱不堪 , 败局已定 。 我军仍有一定的突击力 。 如果撤下来休整 , 外围阵地得而复失 , 前功尽弃 。 并且 , 王耀武很可能趁我部队后撤来个反冲锋 , 我们欲攻不克 , 欲撤不能 , 还大大增加伤亡 。 因此 , 现在只能打 , 不能撤!”

政委谭震林也表示支持:“我完全同意许司令的意见!”

于是 , 许世友下达了命令:“全线再一次攻击 , 东、西集团两面对攻 , 一定要把内城拿下来 。 ”

许世友亲自打电话对几个纵队司令员说: “我们困难大 , 敌人的困难比我们更大!现在就比谁的决心硬 , 我们要跟敌人比毅力 , 比顽强 , 比后劲 , 胜利就在最后五分钟!”

各纵队接到命令后 , 立即又总结了前几次攻击不成的教训 , 纷纷加强了步炮协同 。

24日1点30分 , 新的一场攻击开始了!各路突击部队对着守敌再一次发起了强大的攻击 。

一个小时后 , 九纵报捷:“25师73团两个营打进了内城 。 ”

“几点钟突破的?”许世友高兴地问 。

“两点25分 。 ”

许世友反而责备他们:“怎么搞的?你们进了两个营才报告?”

对方还想解释 , 许世友无心听下去了 , 打断对方的话说: “好了 , 好了!你们赶快组织后续部队快往里打!我告诉十三纵也快打!”


全线受挫,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终于大获全胜!

全线受挫 , 许世友下令最后一攻 , 终于大获全胜!// //

接着 , 许世友拿起电话给西门的十三纵司令员周志坚 , 准备告诉他九纵打进内城去了 , 不料周志坚回答说:“许司令 , 我们已撕破了一个突破口!”

许世友大喜:“你们是怎么撕破的?”

周志坚回答说:“我们开始攻城时 , 37师109团早先打进去的两个连 , 孤军奋战一天 , 听见城外枪炮声 , 立即杀了个回马枪 , 正好与城外突击队里应外合 , 前后夹击 , 就撕开了突破口 。 ”

许世友立即向全纵下达命令:“各纵不惜一切代价 , 扩大突破口 , 坚决打进内城 。 ”

很快 , 东、西线集团成多路纵队突入内城 , 势如破竹 。 守敌节节败退 , 纷纷就擒 。

当日 , 济南城被攻克 。 11万守敌在八天之内全部被歼 , 最高指挥官王耀武化装潜逃 , 也被活捉 。

此时敌将邱清泉还率领援军正在急急北上 , 半路上突然听说济南已经被解放了!他还没与华野打援部队接触 , 就仓皇南窜 。

许世友最后一搏 , 攻下了济南城 。 济南一失 , 南京上下“惊惶得目瞪口呆” 。 战后 , 美国人更是直言不讳 , 说:“这是一个动摇蒋介石政权根基的军事胜利!”美国不少大报惊呼:

“中共已强大到足以夺取长江以北的任何一个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