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1978年4月21日 , 香港《七十年代》杂志刊载王方的署名文章《记一次中国统一的秘密谈判》 , 文章报露1965年蒋介石父子与两岸秘使曹聚仁几经商谈 , 达成了一个“与中共关于和平统一中国”的六条谈判条款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这篇文章刊发后立即引起轰动 , 遭到台湾当局的极力否认 , 但经查台湾日月潭涵碧楼纪念馆收藏的蒋介石史料 , 印证“关于一次中国统一的秘密谈判”确有其事 , 真实无误 。

据日月潭涵碧楼纪念馆专门收藏蒋介石史料的说明词中记载:

民国五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涵碧楼 , 听取曹聚仁密访北京报告 , 形成一个与中共关系和平统一中国的谈判条款草案 , 当时称为“六项条件” 。 其中第一条即为蒋介石仍为中国国民党总裁 , 可携旧部回大陆 , 也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北京当时建议以江西庐山作为蒋介石的“汤沐邑” , 意即台湾最高长官在中国内地的起居与办公之地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国共两党这次鲜为人知的秘密谈判 , 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 , 由中共高层领导人最先发起 。 1955年12月21日 , 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接见苏联大使尤金 , 谈到他对蒋介石的看法时说:“蒋介石也不是不可救药的 , 我见过他两次 , 还可以见第三次 , 同他谈一谈 , 这是可能的 。 ”毛泽东打出和牌 , 提出了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 , 这是中共从武力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中国转变的明确信号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1956年春 , 中共和平使者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当局有关方面秘密接触 , 代表中共最高层向台湾当局传递了和平统一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四点意见:第一 , 除了外交统一中央外 , 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 , 由蒋介石管理;第二 , 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 , 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第三 , 台湾社会改革从缓 , 待条件成熟 , 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第四 , 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 , 以利两党重新合作 。 针对中共关于第三次国共和谈的基本设想 , 得到了退据台湾蒋介石的响应 , 决定派秘使曹聚仁前往北京进行接触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曹聚仁 , 1900年出生于浙江兰溪 , 集作家、编辑、采访人员、教授于一身 。 1921年到上海教书 , 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 , 并从事写作 。 1937年抗战开始 , 他从书斋走向战场 , 战地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 。 1950年独居香港 , 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 。 1954年为新加坡《南洋商报》特约采访人员 。

曹聚仁虽然是个文化人 , 但与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素有来往 。 他是国民党元老章太炎的高足 , 是鲁迅的挚友 。 抗战时战地采访与叶挺、陈毅结为至交 。 在赣南担任《正气日报》总编辑 , 与时任赣州地区专员的蒋经国成为莫逆之交 。 曹聚仁非国非共人士 , 是蒋介石父子最可靠的秘使人选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1956年至1959年 , 曹聚仁先后六次来到大陆 , 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穿针引线、牵线搭桥 。 1956年7月13日、16日、19日 , 周恩来总理三次接见从香港来到北京的秘使曹聚仁 , 并邀请他在颐和园夜宴 。 这次宴会经过 , 曹聚仁以《颐和园一夕谈——周恩来会见记》为题 , 文章发表在1956年8月14日的《南洋商报》第三版 , 正式向海外传递了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 , 在海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

1956年10月3日 , 曹聚仁第二次从香港赴京时 ,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进行长谈 。 1957年5月 , 曹聚仁再次返回大陆前往江西庐山、浙江奉化考察 , 如实把大陆见闻和中共意愿通过信件寄往蒋介石 。 1959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前几天 , 毛泽东接见曹聚仁 , 让他将中共金门炮战目的主要是对美不对台的底细 , 转告蒋氏父子 , 并在《南洋商报》发表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1965年7月18日 , 李宗仁寻祖归根回到中国 , 对蒋介石震动很大 , 决定再派曹聚仁前往大陆摸清中共合作意图 。 曹聚仁接到这次任务预告后 , 立即飞往北京与中共领导人商讨谈判事宜 。 周恩来总理接见曹聚仁 , 委托其转交蒋介石一封信 , 信的内容就是国共和谈“一纲四目” 。 信中还附有毛泽东写给蒋介石的一首《临江仙》词 , 词中的“明月依然在 , 何日彩云归” , 表明毛泽东期待蒋介石归来 。

1965年7月20日 , 蒋经国从香港接上曹聚仁来到日月潭涵碧楼 。 蒋介石父子接见了曹聚仁 , 三人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商谈讨论形成和谈六项条件 。 这些商谈内容虽属高度机密 , 蒋介石要求不得对外泄露一个字 , 但随着时光流逝 , 六项条件也渐为世人所知 , 大致内容为: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甲: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 , 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 , 仍任国民党总裁 。 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 。

乙:蒋经国任台湾省长 。 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 , 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必须耕者有其田 , 其他政务 , 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 , 以二十年为限 , 期满再行洽商 。

丙: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 。 财政上有困难 , 由北京照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 。

丁: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 。 陆军缩编为四个师 , 其中一个师驻在厦门和金门地区 , 三个师驻台湾 。

戊:厦门与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 , 作为北京与台北之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 。 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 。 此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 , 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 , 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 。

己:台湾现任文武百官官阶和待遇照旧不变 。 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 , 不准降低 。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

蒋介石认为这些条件需待北京方面认可后 , 台湾方面再派人赴大陆作最后商定 。 蒋介石“六项条件”与毛泽东“一纲四目”有些地方不相一致 , 曹聚仁带着六项谈判条款 , 往返于大陆与台湾之间进行沟通 , 特别是蒋介石回住庐山、保留军队等特殊问题 , 经过国共多次交涉 , 最终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

但天有不测风云 , 人算不如天算 , 正当两岸秘使为国共第三次和谈来回奔波之际 , 1966年大陆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 这场运动的风浪波及到了台湾 , 尤其是一些投诚起义的国民党人士遭到批斗挨整 , 蒋介石对国共重开谈判和中共的统战政策产生了疑虑 , 最终改变了原定主意 , 废止和谈六项条件 , 国共两党在海峡两岸对峙十六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 在临门一脚的时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 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戛然而止 , 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抱憾终生!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一次不为人知非同寻常的国共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