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朝廷给重臣的一套特别礼遇,差点成了僭越谋反者的标配
三国历史中 , 所有试图篡位谋逆的权臣 , 似乎都会先经历一个环节 , 就是获赐“赞拜不名 , 入朝不趋 , 剑履上殿” 。 其实 , 这个赏赐是两汉、三国给朝廷重臣的特别礼遇 , 和篡位僭越并无直接关系 。 可是 , 三国历史上 , 只有一个人 , 获赐这个待遇后 , 依然忠心耿耿 , 初心不改 。
三国时期 , 朝廷给重臣的一套特别礼遇 , 差点成了僭越谋反者的标配// //
西汉萧何 , 位高权重 , 最后不免“自污名声” , 避免刘邦猜忌这种待遇始于萧何
两汉之中 , 最早获得该等待遇的是 , 萧何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 “於是乃令(萧)何第一 , 赐带剑履上殿 , 入朝不趋 。 ”
从字面上解释:入朝不趋 , 入朝不用急步而行 , 而一般臣子入朝必须急步以示恭敬;剑履上殿 , 臣子可以带剑穿鞋上殿 , 朝拜帝王 。
后来又衍生出来赞拜不名 , 臣子朝拜帝王时 , 赞礼官不直呼其姓名 , 只称官职 , 算是帝王对臣子的尊重 。
这三项都是礼节性待遇 。 即使剑履上殿 , 也是形式大于内容 , 大殿之上有这么多侍卫 , 大臣离帝王又比较远 , 没有权臣会傻到以一己之力去刺杀帝王(权臣对付帝王的办法多的是) 。
三国时期 , 朝廷给重臣的一套特别礼遇 , 差点成了僭越谋反者的标配// //
曹操说 , 自己不做周武王 , 最多只做周文王三国有六人享受这种待遇
董卓带兵进入洛阳时 , 职务是前将军、并州牧 。 后来自己给自己升官 , 历任司空、太尉 。 董卓废黜汉少帝、另立汉献帝后 , 自封相国 , “赞拜不名 , 剑履上殿” 。
曹操在平定西凉韩遂、马超后 , 被汉献帝赐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 剑履上殿 , 如萧何故事” 。 当时曹操还没有称魏公(更没有称魏王 , 加九锡) 。
曹爽在魏明帝曹睿去世、魏少帝曹芳即位后 , “赐剑履上殿 , 入朝不趋 , 赞拜不名” 。
司马懿在被曹爽架空为太傅后 , 被赐予该等特殊待遇 。 (曹爽作为托孤大臣 , 排名在司马懿之前 。 )
司马师废黜魏少帝曹芳 , 另立高贵乡公曹髦后 , 被赐假黄钺 , “入朝不趋 , 奏事不名 , 剑履上殿” 。 (司马昭接替司马师后 , 几次被赐“剑履上殿”等 , 但他都坚决推辞了 。 直到攻蜀拿下汉中后 , 司马昭直接“一步到位”获封晋公 , 任相国 , 加九锡 。 )
三国时期 , 朝廷给重臣的一套特别礼遇 , 差点成了僭越谋反者的标配// //
曹真对曹魏忠心耿耿 , 是曹魏中期顶梁柱不忘初心 , 唯曹子丹一人耳
以上五人获赐特殊待遇 , 都有谋逆僭越之意 。 其他人不用多说 , 曹爽也应归入此列 , “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 , 连他自己弟弟曹羲都看不下去 。
获赐特殊待遇 , 仍旧不忘初心的 , 纵观三国 , 只有曹真曹子丹一人!
曹真连续挫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在街亭击败马谡)、第二次北伐(未雨绸缪 , 派郝昭守住陈仓 , 让诸葛亮无功而返)之后 , “迁大司马 , 赐剑履上殿 , 入朝不趋” 。
获得封赏后的曹真 , 丝毫没有非分之想 , 而是更加努力 , 提出主动进攻蜀汉 , 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 可惜天公不作美 , 连日大雨 , 使魏军难以通过子午谷 , 最终只能撤军 。 曹真受到重大挫折 , 很快也抑郁而终 。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太史慈:助孙策扫荡江东的三国名将
- 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朝廷失去了灭掉梁山泊的唯一机会
- 蔡琰: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的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神仙、高人以及隐士
- 正月初五关键时期,在家实在憋不住,看看往日平遥古城晋商辉煌
- 盘点三国时期的三大智将
- 盘点三国时期的同名同姓之人
- 盘点三国时期的几宗冤案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