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述往】

作者:邬大光(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教授)

学人小传

林文庆(1869-1957) , 字梦琴 , 福建人 , 厦门大学创校校长 , 1892年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 , 曾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会会员、日本京都医学会会员、比利时根脱医学会通讯会员、英国医学会马来亚分会会员;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金融家和企业家 , 被陈嘉庚誉为“南洋橡胶之父” , 曾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

我国近代大学史上 , 曾经有过一位兼具文化立场和实践情怀的校长 , 虽然他的思想和实践鲜为人知 , 但这并不能埋没他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贡献 。 他就是厦门大学创校校长林文庆 。

兴学

第一次感受到林文庆的影响力是在2006年8月访问英国爱丁堡大学时 。 时任爱丁堡大学校长的蒂姆斯·奥谢博士在欢迎致辞中说:“85年前 , 在遥远的东方 , 我们的校友林文庆博士荣任厦门大学校长 , 今天贵校代表团来爱丁堡大学访问 , 以续前缘 。 ”

从时间上说 , 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是邓萃英 , 但由于邓萃英当时在北平任职 , 无法做到全职在厦大工作 , 一个多月后提出辞职 。 所以 , 林文庆是厦门大学实际意义上的创校校长 , 从1921年7月至1937年7月 , 16年间 , 他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和厦门大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

陈嘉庚选择林文庆出任校长 , 可谓慧眼识珠 。 他说——

“厦大甫经成立 , 乃竟以鄙人数电之恳请 , 毅然捐弃其偌大之事业 , 嘱托于人 , 牺牲其主席之酬金 , 让而不顾 , 舍身回国 , 从事清苦 , 力任艰巨 。 一则为厦大关系祖国教育精神 , 人才消长 , 一则希冀华侨资本家 , 将来感悟 , 归办事业 。 其爱国真诚 , 兴学热念 , 尤为数百万华侨之杰出 。 ”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

厦门大学校园内的林文庆雕像

如果林文庆不选择执掌厦大 , 他本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 。 当时 , 林文庆的事业正值鼎盛 , 在华人社会享有极高的社会声望 。 厦大教师曾郭棠说:“林校长在新加坡的时候 , 同时接到国内两封电报 , 促其回国 , 一为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来电 , 招其回国襄赞外交;一为陈校董在厦来电 , 请其回厦担任校长 。 当时林校长打了一封电报给孙中山先生 , 请其代为决定 , 后来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复电 , 赞成他到厦门大学来做校长 。 ”

林文庆知道 , 等待自己去开拓的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险途 。 1924年 , 时任暨南学校校长的赵正平对林文庆的选择做出如下评价——

“林博士在南洋 , 声誉专业 , 皆历不小 , 乃竟能抛弃其向来之根据 , 回国任厦大校长 , 不能不令人钦佩 。 年来教育之难办 , 人已尽知 , 此所以提倡新文化之蔡孑民先生 , 逍遥于欧洲 , 倡导海外大学之吴稚晖先生 , 遁迹于海上 。 林博士本非教育界中人 , 有医学之根底 , 得海外之敬重 , 竟肯挺身回国 , 从事于此清苦事业 , 其牺牲之精神 , 于此可见 。 ”

1957年1月1日 , 林文庆在新加坡逝世 , 享年88岁 。 他临终遗嘱 , 将五分之三的遗产和鼓浪屿别墅捐给厦大 。 21世纪初 , 厦大在校园内修建了文庆亭和雕像 , 勉励所有厦大人牢记林校长的功勋 。 《亭序》写道 , “倾其睿智才学 , 运筹操劳” , 促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 , 硕彦咸集 , 鸿才叠起 , 声名远播海内外 , 与公办名校并驾前驱” 。

2012年12月 , 厦大在鼓浪屿举办了“纪念林文庆校长国际研讨会” 。 会议上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元瑾副教授 , 在其论文《梦琴岛上忆梦琴:林文庆重返厦门鼓浪屿故居》中这样描述——

“林文庆白天搭船往返于鼓浪屿别墅与鹭岛厦门大学之间 , 夜里埋首在藏书5万卷的书房里 , 或用中文书写札记和读后感 , 或用英文翻译《离骚》 , 同时又为厦大前程运筹帷幄 。 他每周在家中轮流以茶水招待每一系的学生 , 还给他们上课 , 教英文、讲生物……”

李元瑾说 , “没有林文庆就没有陈嘉庚 , 没有陈嘉庚 , 就没有李光前和陈六使 , 也就没有厦门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 “林文庆既是陈嘉庚的引路人 , 又是陈嘉庚的追随者 。 ”

在林文庆的骨子里 , 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 视中国文化为“固有文化” , 其“固有文化观”的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 故李元瑾还说:“他是回来寻根的 。 ”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

厦门大学校园内的文庆亭

艰辛

1921年7月4日 , 林文庆出任厦门大学校长 。 从新加坡抵达厦门当晚 , 他便召开师生谈话会 , 宣言要把厦门大学办成一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大学” 。 此时的“生”与“死”、“真”与“伪”、“实”与“虚” , 是何等振聋发聩 。

林文庆到任之后 , 所做的首要大事 , 就是制定《厦门大学校旨》 , 他将大学的办学目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等予以制度化 , 从其所制定的《校旨》 , 可以看出他对大学理念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本大学之主要目的 , 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 , 以研究一切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并阐发中国固有学艺之美质 , 使之融会贯通 , 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 。 ”

为了更好地体现厦大的高远目标 , 林文庆亲自绘制了校徽 , 将校训“止于至善”四个字镌刻于校徽内圆圈 , 显示出其作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作用 , 校徽外圆圈则是中文“厦门大学”四个字 , 下面配以拉丁文的“AMOIENSISUNIVERSITY”(厦门大学) 。 校徽中内圆圈里的三颗星星 , 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才” 。

林文庆希望 , 厦大的办学目标是“养成专门人才 , 使之与世界各国大学学生受同等之教育” , “使本校之学生 , 虽足不出国外 , 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国之大学相颉颃” , 彰显了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

厦大成立初期 , 中国高等教育尚不发达 。 林文庆并没有当大学校长的经验 , 但他似乎是一位“天生”的校长 。 当时 , 厦大在内部治理方面 , 采用了董事会制度 , 分别设立了名誉校董、永久校董、当然校董及校董四种 , 通过校务会议、行政会议形成了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 。 在学科建设方面 , 厦大创校时设立了文、理、法、商以及教育5个学院17系的学科组织架构 。 厦大后期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 , 基本上都是在私立时期奠定的基础 。 在师资队伍方面 , 林文庆采取重金礼聘的政策 , 制定高规格的月薪标准:教授最高达400大洋 , 讲师达200大洋 , 助教达150大洋 , 连鲁迅也屡次向许广平提到厦大“教资颇丰” 。

厦大的蒸蒸日上 , 也感动了起初不赞成创办这所大学的蔡元培 。 筹备之初 , 时任集美学校校长的叶渊 , 接到母校蒋梦麟校长的信 。 在信中 , 蒋梦麟提到蔡元培和自己都认为“厦大不宜速办” , 原因是存在着经费、师资方面的问题 。

1927年 , 蔡元培访问厦大后 , 在给妻子周养浩的信中却写道:“是日往厦门大学 , 十点 , 为在厦门之北大同学招待 。 先参观国学研究院及生物学院等 。 有一种鱼 , 在沙中钻行 , 白色而无目 , 为各种记述鱼类者所未见 , 而土人亦不知其为动物 , 故无名 。 现由厦大学者名为‘嘉庚鱼’ , 以作为陈嘉庚之纪念 。 ”

1928年 , 蔡元培签署了国民政府大学院131号训令:“该私立厦门大学应即准予立案 , 除令行福建教育厅遵照外 , 合行令该校长即便遵照 。 ”

然而 , 就在厦大走上正轨 , 成绩初显之际 , 对林文庆的考验也接踵而至 。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 陈嘉庚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 1927年 , 因资金不足 , 林文庆捐出全年工资6000大洋 , 还专门回东南亚 , 沿门户劝捐 。 1934年 , 他更是不顾年事已高 , 再次率团前往南洋募捐 , 一年中几乎半年在海内外为厦大奔波 , 挨家挨户筹措经费 。

林文庆究竟为帮助厦大渡过艰关捐献了多少钱?曾郭棠记载了这段筹款经历——

“他(林文庆)每天都是在五时左右起床 , 九点多钟出发工作 , 一直到晚上一二点钟才得睡觉 。 每天都要沿门叩户募捐 , 说了不少的话 , 跑了不少的路 。 有人常常劝他说:‘林校长你年纪这样高了 , 天天这样辛苦 , 明天早上应当休息半天 , 下午再工作吧!’他回答说:‘我老的可以不要 , 看看他们少年的要不要休息?’每天中午或晚上要停止工作的时候 , 他常常这样问:‘今天一共捐了多少了?’把数目告诉他 , 他便很高兴地这样说:‘假如天天能够捐得这样的数目 , 就是天天这样跑 , 我们也非常愿意这样做的!’有时碰到不大明白的人 , 劝募最难 , 所费的力量也最大 , 他甚至向他们这样说:‘我求你 , 请你帮助厦大 , 为祖国培养建设的人才!’他们才很受感动地答应了募捐的数目!”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

一位德高望重年逾花甲的老人 , 如此放下自己的身段 , 用乞讨一般的姿态为厦大募捐 , 这是何等蚀骨入髓的情感!逆境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 , 逆境中的坚守更能彰显伟大的心灵 。

陈育崧在《林文庆传》中这样评价:“在这十六年中 , 他为大学的安全和军阀苦斗;一九二九年的世界经济不景 , 大学濒于倒闭 , 他毅然和陈嘉庚分忧 , 只身南渡 , 筹募经费 。 每当一个苦难来临 , 他总挺身面对 , 绝不退缩 , 他的奋斗精神 , 更足为青年人的楷模 。 他主张培养大学的学术气氛……经他括择之下 , 真才实学的中外欧美学人都投奔到这间中国的学府来 。 在军阀气焰高涨的当儿 , 整个中国都笼罩在黑暗里 , 只有厦门大学……稍露生机 , 它便成为全国最有声望的学府了 。 ”

林文庆认为 , 大学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精英性 , 不在于多 , 而在于优秀 , 能担当起领导国家民族的重任 。 对此 , 他鼓励学生:“吾校学生不出六七百人 , 远非一校数千学生的大学所可比拟 。 然而在我个人的心目中 , 并不以学生数之多寡为虑 。 我们深信学校成绩之良窳 , 并不与学生数之多寡成正比例 。 我们但求质的优越 , 未始不远胜于量的过滥 。 如果各位同学都能好学不厌 , 我们教授都能诲人不倦 , 一齐站在学术界的前线 , 勇往直前 , 致吾国文化地位于世界的最高峰 , 虽仅六七百人 , 亦何虑其少?”

1926年6月22日 , 厦大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 , 林文庆做《大学毕业生之责任》的演讲——

“我国现状 , 烽火漫天 , 千戈遍地 , 山河破碎 , 权利丧亡;而经济之紊乱 , 教育之衰颓 , 道德之沦亡 , 尤不堪闻问 。 长此以往 , 国家前途 , 何堪设想 , 故不得不设法救济 。 军事未息 , 何以弭之?经济紊乱 , 何以理之?教育衰颓 , 何以兴之?道德沦亡 , 何以拯之?是数者专赖有高等学识充分智力之人才出 , 而后可以有望 。 此项人才 , 非大学毕业生莫属 , 故大学毕业生对于救国事业 , 实负有重大之责任 。 鄙人颇希望本校本届各科毕业诸君 , 各抱至伟至大之毅力 , 至勇至诚之愿望 , 各本所学 , 各尽所能 , 为国家增光 , 为人民造福 , 万勿辜负本校造就人才之至旨也 。 ”

林文庆重视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 。 在1935年开学典礼上 , 他致辞——

“教育的目的 , 在于品性的陶冶 , 意志的训练 , 养成纯洁的道德人格;同时又要养成一种能把学校里修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行为上去 , 要有即知即行、自修自立、说到做到的精神 , 不要只成为消极的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 , 而且还要成为积极的成大业立大功的伟大人物 , 因为仅有道德的 , 不过是一件外衣 , 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力行的精神 , 人格才会充实丰满起来 , 这样才会养成高尚的人格 。 ”

林文庆在《大学生活的理想》里归纳了大学生应具备的理想生活方式 , 第一是实行最高尚的生活 , 这又可分三点说明:一是欲求自知之明 , 必先知我国民族的文化;二是抱定宗旨 , 对于这宗旨须有信心;三是须有克己恕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 第二是乐天主义 , 就是吾国经书里所谓智 , 我们具有乐天的态度 , 就不会因失败、穷困而沮丧、灰心 , 终究必可达到预定的目的 。 第三是本着牺牲精神以服务社会 , 就是吾国经书里所谓仁 , 我们应当牺牲自我 , 而以社会福利为奋斗的目标 。 第四要有自立的勇气 , 就是吾国经书里所谓勇 , 我们做事应当勇往直前 , 绝不徘徊瞻顾 , 努力运用自信、自助的精神 , 竭力避免依赖他人的恶习 。

林文庆十分重视文化育人 , 他强调“学新科学不要忘却了旧文化” 。 “一国复兴为不可能 , 除非甚多数男女曾在优良学校对于彼国文化之内容、方向与功用经过精深之训练 , 此种精深教育仅能在现代大学之文科中获得之” 。 因此 , 他积极倡导各种课外活动 , 成立各种会社;他十分重视各种校园仪式在学生教化方面的作用 , 如举办孔子圣诞日纪念会、师生周会、纪念周等学术演讲 , 弘扬儒学文化 , 陶冶学生情操 。

立场

在执掌厦大的16年中 , 林文庆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立场 , 始终不掩其对儒家思想的尊崇 。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 林文庆就在新马地区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孔教复兴运动 , 他先后出版了《孔教大纲》《中国内部之危机》《从儒家观点看世界大战》《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 , 1929年完成了《离骚》的英译 。 他把自己“中体西用”的强烈取向 , 也带给了厦大师生:“我们学外国文化 , 不能完全效仿他 。 比较上 , 我们所缺乏的是科学 , 除外我们都很好 , 不要破坏了 , 只可略为修正 。 ”

1924年 , 厦大举行三周年校庆 , 林文庆发表演说:“中国各大学之教授 , 多注重外国新学说新知识 , 于中国古来文化则不甚研究 。 我谓无论大学中学 , 皆当读孔孟之书 , 保存国粹 。 ”他曾对学生说:“大学里研究的科目 , 除普通知识外 , 还有专门的学问;但我们更要注意 , 就是不要忽略了我国的旧学 ,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 应明了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之所在 。 ”

林文庆认为:“一个被切断历史和传统的民族 , 就好比一棵被砍断的树 , 势将枯萎和衰落 。 ”

赵正平在回顾林文庆时说:“尝考林博士所以来华任厦大校长者 , 第一即为景慕陈嘉庚先生兴学之仁风;第二则因欲实现其素来提倡孔子教育之主张 。 自欧战告终 , 西人之研究吾国文化者 , 日益增多 , 其中尤以德国为甚 。 乃国人竟日醉心欧化 , 不为深究 , 未免可惜 。 林博士亦有心人哉 。 ”

实现孔子教育的主张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林文庆归国任职的重要动因 。 他自己坦言:“当陈校董在南洋聘余回国任校长时 , 予询以办学宗旨 , 陈校董答以当注重中国固有之文化 。 予是以欣然归国 , 予亦尊重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 ”

林文庆的文化立场受到了当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 同时也与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 。 他在爱丁堡大学的第二年 , 一位医学院讲师拿了中文手卷 , 请他帮忙翻译 。 面对着方块文字 , 早年在书院里所受的教育 , 显然不足以帮助林文庆解脱眼前的窘境 , 他不得不告诉那位讲师 , 自己不是很懂中文 。 那位讲师疑惑地问:“你不是中国人吗?”林文庆只能告诉他 , 自己是出生于海峡殖民地的中国人 。

看着那位讲师失望地摇头叹息离去 , 林文庆的内心如同被针刺一般难受 。 故他来厦大之后 , 对于国学 , 不遗余力地提倡 。

林文庆坚信:办大学 , 既要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 更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他后来专攻中国经典 , 并以复兴儒学为己任 , 以此作为文化认同和生命皈依 。 他坚定地认为 , “作为中国人 , 学习和掌握中国语言是他的职责所在 , 并且一直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

在爱丁堡大学 , 除了学习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之外 , 林文庆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自学中文 。 对此 , 杜维明教授曾在专访中提道:“林文庆对我们所有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人来说 , 是心灵开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助力 。 ”

在办学主张上 , 林文庆为厦大确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校训:“止于至善” 。 他认为 , 大学校训是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取向与灵魂所在 , 也是一所大学矢志奋斗的根本目标:“我们要走上成功之路 , 第一要决定目的 , 就如出外游历 , 必须事先预定目标 。 ”

原来的校训“自强不息” , 在林文庆看来 , 体现的是达至某种生活目标的手段、方法 , 远不能成为一个人毕生奋斗的目标 , 只是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而“止于至善”十分明确地告诉大学生一种为之奋斗的高远目标 , 想达到这一人类至高至远的目标 , 那就非得需要“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不可 。

在庆祝厦大建校十周年时 , 林文庆又做了更进一步的总结:“每个大学 , 可算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 各有各的特殊精神 , 本大学是以嘉庚先生的精神为精神 , 当然是基础稳固 , 生机正长 , 其原动力在于‘博爱’ , 其进行目标为使吾人竭力行善 , 因之校训是‘止于至善’ 。 ”在他眼中 , 陈嘉庚无疑就是“止于至善”的活化身 。

林文庆在《孔子学说是否适用于今日》中说:“至于孔子哲学 , 不但以当时国家社会所表现之一切事物 , 加以深刻研究 , 并将古代过去之经验 , 潜心默察 , 穷探奥理 , 而成‘一以贯之’之道 。 故孔子学说实为千古不可磨灭之学说 。 ”

在1925年孔子诞辰纪念日当天 , 林文庆对学生发表演讲:“大学自正心诚意 , 以至于治国平天下 , 乃孔子一贯之教义 。 近人许多政治家 , 无一有如此一贯之政治哲学 。 我校校章‘止于至善’ , 亦取义于此 。 甚望诸君努力研究 , 能到此地步;尤望将孔子之道 , 益发昌明光大则幸甚 。 ”他崇尚“国学” , 且把“国学”理解为“中国固有文化” , “保存国故 , 罔使或坠” 。

“过则勿惮改”一直是林文庆的座右铭 。 他曾经把这句话印在《海峡华人杂志》的封面之上 , 既是提醒读者 , 也是提醒自己 , “有什么过失 , 只要知道了马上改正” 。

为了能使厦大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 林文庆一直渴望大家多提意见 。 他在1935年秋季的开学式上 , 呼吁广大师生员工:“诸位觉得本校有什么地方应该改进的 , 随便提出来 , 都可得到改进 , 无论何人 , 上自本校各院教授、学生 , 下至本校工友 , 都可把学校的缺点随时告诉我 , 使我知道 , 并设法改进 , 我是欣然感谢的!因为我们的学校要有改进 , 才有进步 , 要有不断地改进 , 才有不断地进步啊!”

林文庆临终时曾说:“我这辈子只上过一个大学、一个专业 , 就是宽容 。 ”正是宽容 , 形成了他的个人底色 , 这种崇高的境界、宽阔的胸怀 , 是一位大学校长应该具备的 , 也是每一位厦大人应该具备的 。 林文庆 , 不愧为厦大的“创校校长” 。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8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