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期 , 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 , 阳明试图力挽狂澜 , 拯救人心 , 乃发明"身心之学" , 倡良知之教 , 修万物一体之仁 。 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 一生事功也是赫赫 , 故称之为"真三不朽" ,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 , 曾为王阳明学说所折服 , 特意佩一方印章 , 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 阳明学在日本 , 直接成为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 , 传统思想抵制全盘西化的基础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1472年 , 他出生于浙江余姚 。
据说他在母亲肚子里呆了10多月 , 才恋恋不舍的爬出来 。 也许是离开妈妈的怀抱后不开心 , 所以直到5岁时 , 他还不会说话 。
恰好那一年 ,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和尚路过余姚 , 远远就看到这个小孩根骨不凡 , 就摸摸他的头说:"好苗子 , 可惜泄漏了天机 。 "
他父亲王华决定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 就给王云改名叫"王守仁" 。
王守仁 , 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王阳明 。 说来也奇怪 , 改了名字后的王阳明 , 很快就能开口说话了 , 果然 , 牛人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
这些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 , 但总的来说 , 王守仁从小就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孩子 , 思维非常开阔 , 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 甚至如同自闭一般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1481年 , 王华参加殿试 , 没想到竟然高中状元 , 留京为官 , 担任翰林院修撰 。 第二年 , 他让家人赴京同住 。 王阳明便随祖父王伦一同前往 。 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 , 一帮文人听说状元之父来了 , 遂设宴款待 , 想见识一下王伦之才学 。 王伦冥思苦想 , 吭哧半天 , 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 , 尴尬之际 , 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 , 打破维扬水底天 , 醉倚妙高台上月 , 玉箫吹彻洞龙眠 。 "
此诗一出 , 震撼全场 。
众人震惊之余 , 便想:"定是王伦早已作好 , 然后故意作不上来 , 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 。 "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 , 便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 , 王阳明略微沉思后 , 昂首吟诵:
"山近月远觉月小 , 便道此山大于月 。 若人有眼大如天 , 还见山小月更阔 。 "
慑于其诗之境界气魄 , 众人齐声叹服 。 到了京城 , 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教育 。
1483年 , 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 。 有一天 , 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 , 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 , 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 "顿了顿 , 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
中国有句老话 , 叫三岁看老 。 中国的古人 , 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 , 后来果然成为圣贤 , 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 , 就是方向 。 只有如此 , 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 , 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 , 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
王阳明虽才气逼人 , 年少成名 , 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 , 两次考进士都落榜 , 家人朋友跑来安慰他 , 他却乐呵呵的说"我不以考不上为耻辱 , 我以因考不上而懊恼为耻辱 。 "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厚脸皮……
28岁时 , 王阳明第三次赴考 , 终于考中进士 , 开始入朝为官 , 事业似乎就此步入了正规 , 然而在大好前途的背后 , 最最凶险的考验正等待着他 。
在王阳明当京官的第七个年头 , 那时皇帝已经换成了正德 , 而八虎之首、大宦官刘瑾正牢牢把持着政权 , 到处搜刮财富 , 陷害忠良 , 整个政局一片黑暗 , 如果有人敢反抗刘瑾 , 很快就会遭到残酷的报复 , 虽然王阳明已人到中年 , 终究还是憋不住这口正气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王阳明呢 , 一身正气 , 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 , 痛斥刘瑾为"权奸" 。 刘瑾一看 , 怒从心起 , 直接廷杖四十 , 把王阳明贬到了贵州龙场当驿丞 。
王阳明原先官至六品 , 一下子就被送到了蛮荒之地 。 就是如此 , 刘瑾还是觉得不足以解心头之恨 , 派人跟王阳明离开京城 , 在路上把他干掉 。
不得不说 , 王阳明是个人精 。 洞察到杀机后 , 他先是在路上题了一首绝命诗 , 说自己要学屈原、伍子胥壮烈自尽 , 随后来到江边 , 褪下衣物丢在岸上 , 布置了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 。 杀手们循迹而来时 , 他早就偷偷爬上商船 , 随船而去 。
王守仁早年信奉程朱理学 , 但始终不得其要领 , 曾"格竹子"而七日七夜 , 以实践程朱"格物穷理"之论 , 试图从一草一木中领悟永恒不变、无所不在的"至理" , 终因积劳竭思而病倒 , 遂对程朱学说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三十七岁时因反对专权的宦官刘谨被贬滴为贵州龙场驿丞 , 在龙场驿他日夜静坐沉思 , 忽于一天夜悟出了"心即理"的道理" , 始悟格物致知之旨 , 圣人之道 , 吾生自足 , 不假外求" , 认为已找出了程朱之学的真谛所在 , 由此而非常高兴 , 世人称之为"龙场悟道" 。
对他的生平有简单的了解 , 怎能不喜欢他 。 他少有大志 , 目标坚定 , 一生为了自己的目标烧到油尽灯枯 , 死而无憾 。 期间也有过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 , 再溺于骑射之习 , 三溺于辞章之习 , 四溺于神仙之习 , 五溺于佛氏之习 。 "但这都是他在追寻自己人生终极目标路上看过的风景 , "正德丙寅 , 始归正于圣贤之学之后" , 目标再无变幻 , 一直到他"此心光明 , 亦复何言"地死去 。
如此坚定地去追求一生所求 , 坚定不移 , 至死方休 , 叫人如何不喜爱?
虽天资聪慧 , 学习时却投入得像个疯子 。 对着竹子去格物 , 一格就是七天 , 以至于病倒 。 年轻时遍读考亭之书 , 结婚时和道士坐而论道以至忘了结婚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如此聪明却又如此疯魔地热爱学习 , 叫我此等学渣如何不佩服 , 如何不喜爱?
能文能武 , 既能提笔写文章 , 又能马上安天下 。 讲学、平叛 , 两不耽误 。
千古文人将军梦 , 他不仅做了梦 , 还梦想成真 , 叫人如何不仰慕 , 如何不喜爱?
他的人生经历中 , 打动我的 , 是他少年时写下"山近月远觉月小 , 便道此山大于月 。 若人有眼大如天 , 当见山高月更阔"的时刻 , 是他和湛若水相见恨晚 , 湛若水说他"泛观于四方 , 未见此人"的时刻 , 是他在贵州龙场悟道的那一刻 , 是他平定宁王之乱的那一刻 , 也是他死于回家途中 , 弥留之际说出"此心光明 , 亦复何言"的那一刻 。
那些时刻的他 , 太耀眼了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王阳明活了57岁 , 龙场悟道那年他34岁 , 提出"致良知"是在49岁 , 至此不渝 。 两大事件 , 一个标志着心学的正式诞生 , 一个标志着心学的真正成熟 。
就是在致良知诞生后 , 王阳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大概也是最想被人记住的话 , 只可惜一语成谶 。 他说:
某于此良知之说 , 从百死千难中来 , 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 只恐学者得之容易 , 把作一种光景玩弄 , 不实落用功 , 负此知耳 。
王阳明的一生 , 如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结尾所说:"尽管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 , 但命运却极度坎坷 , 一生苦于颠沛流离…… 。 "所以他这短短一句话 , 不知浓缩了多少冷暖自知 , 又包含着多少语重心长和用心良苦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王守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 他继承了孟子、陆九渊等人的传统 , 把陆九渊初步建立起来的唯心哲学体系发展得更加完整 。 "心即理"是王守仁的"立言亲旨" , 这一命题是针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提出来的 。
客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曾认为 , 人心中包含万物之理 , 但是心不能直接认识自己 , 只有通过"格物"才能"穷理" 。 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根本错误在于"析心与理而为二" , 即承认主客体的区别,把"理"看作可以脱离"心"而存在的东西 , 降低了"心"的作用 。 因面他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认识 。
他认为心与理是合而为一、是不可分离的 , 不存在心外之理 。 他所说的"心" , 也叫"良知" , 又称"天理" , 指先天的、人人具备、不教自能的道德观念 , 因而"心即理"的命题又是针对时弊而发的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明代的官僚士族均尊奉程朱之学 , 他们外面做的是一套 , 心里想的却是相反的另一套 。 王守仁认为 , 程朱"析心与理而为三" , 正是造成这种流弊的根源 。 因而他强调"心即理" , 要人们明白事物的规律和伦理道德 , 原则都在自己心中 , 只须在本心上下功夫 , 去掉私欲 , 把心摆端正了 , 做事自然会符合天理 。
王守仁认为 , 心外不仅无"理" , 而且也无"物" , 他说:"有是意 , 即有是物;无是意 , 即无是物",意之所在便是物 , 他认为客观事物是人的意念活动的产物 , 离开了人的意念 , 便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 , 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论点 。
在中国哲学史上 ,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知行问题 , 主要不是指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而是指的道含和道德的关系问题 。 "知行合一"说的提出 , 直接目的是反对朱熹把知与行分为两截的"知先行后"说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王守仁认为 , 知和行本来是一回事 , 良知发动时的意念、情感、动机等都是行 ,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 如见到美好的东西产生好感 , 见到丑恶的东西产生反感 , 这既是知也是行 , 因此对不善的念头 , 一出现必须立即"克倒" , 不可以未曾行动为借口而不去禁止 。
王守仁这种以动机代替行动的理论 , 其实践意义是"破心中贼" , 使人"无一毫人欲之私" , 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 以达到"禁其事"、"禁其言""禁其心"的的王守仁晚年创"致良知"说 , 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心即理"说和心的目的 。 "心即理"与"知行合一"说 , 标志着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最后完成 。
王守仁的"良知"指的是人心中先天固有的道德和是非观念 , 良知虽为先天固有 , 但由于"物欲"、"私欲"的遮蔽而难以发育流行 , 于是便产生了不道德的行为 。 "致知"就是要通过内心的省察存养功夫 , 扩充善念克除恶念 , 从而恢复和保持良知使不丧失 , 这样 , 人就不会发生与良知相违背的言论与行动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王守仁把这种"致良知"的功夫称为“格物致知" , 并做了与传统儒学迥然不同的解释 。 他认为:"格物"如果是格事事物物 , 那么天下的事物是格不尽的 , 因而这样的格物将是徒劳的 , 其实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 格物是格心中之物 , 致知是致心中之理 , 因此他把格物解释为"正心"、"诚意",通过这种自我参悟的方法来"致吾心之良知" 。
这样 , 本来具有一定认识论意义的"格物致知"说 , 经王守仁的改造便成了纯粹的道德修养学说 。 在王守仁那里 , "致良知"是修养成为圣贤的途径和方法 , 他自称这一学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 因而看得很重 , 说它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
1926年 , 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道:"青年们啊 , 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 , 唯一的救济法门 , 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 "
王阳明告诉我们:心态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 , 而是一种能力 。 真正的快乐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 活在世上 , 不要把自己太那么当一回事 , 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 , 无拘无束的自在的境界 。
王阳明告诉我们:活在当下 , 专注眼前的事情 , 不要在意过去 , 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 也无需杞人忧天的担心 。
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 成功与失败之间差了一个王阳明// //
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在评点中国历史人物时说:"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学问和事功 , 三者兼备才能成为伟人 。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物 , 能够做到三者兼备的只有三人 , 三国诸葛亮、明朝王阳明、清朝曾国藩 。 三人品格高尚 , 学问精深 , 并且都有征战沙场之功 。 而这三人之中 , 王阳明又略胜一筹 。 他不但赫赫事功 , 更是旷世圣儒 。 "
无论功业、德行、文章 , 王阳明都可谓冠绝当代 , 卓立千古 。 今天 , 我们再去看王阳明 , 不能不佩服他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 他生活在一个朝纲紊乱、人心崩坏的时代 , 一个读书人内心充满苦痛的时代 , 但他并没有放弃追寻真理 。 更伟大的是 , 他的理论时至今日 , 依然可以焕发光彩 。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 , 民间野史 , 古史杂谈 , 述古道今 。
- 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 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 历史叙述越是单一,被隐藏、遗忘的东西就越多
- 多云亭:条件艰苦 亭阁办公
- 条件艰苦 亭阁办公
- 他在刘备最艰辛时一直追随,为何在刘备辉煌时却背叛了?怪关羽
- 纳兰词读: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
- 吃货为了吃能有多努力?想知道这三分多钟她经过了怎样的艰难挣扎!
- 纠缠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历尽艰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
- 曾国藩: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 古代押送罪犯流放边疆时,一路艰难险阻,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