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 , 不顾安危 , 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 , 太天真// //

一、魏无忌真的是侠义之士吗?

魏国的魏无忌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并称战国四公子 。

司马迁为对于魏公子的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 , 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 , 不耻下交 , 有以也 。 名冠诸侯 , 不虚耳 。

魏公子被世人啧啧称道的更有“窃符救赵”事件 , 称颂他大义 , 有气节 。 可是对此 , 我不禁有些迷惑 。 我试着再次去读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 。

我似乎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各国使臣穿梭于各诸侯国 , 说客游说于各诸侯 。 当然少不了战国四公子 , 个个英俊潇洒 , 在朝廷之上高谈阔论 , 回到府中门客前后簇拥 。

当我再次重温那段历史 , 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魏公子 , 也许他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个侠义心肠的翩翩公子 。


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 , 不顾安危 , 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 , 太天真// //

二、揭开神秘的面纱 , 看看真正的信陵君-魏无忌

01、有沽名钓誉之嫌

古代一直有一种美好品德叫做礼贤下士 , 不耻下交 , 最著名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果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 , 立下战功无数 。

还有刘邦的太子刘盈不惜放下身段 , 躬身谦卑请出四大隐居高人: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 因为有了这四人的出山 , 使得刘邦彻底放弃了更换太子的念想 , 故是美事一桩 。

反观魏无忌摆了诺大的阵势 , 在热闹的集市中 , 精心上演了一场“摆下身段 , 礼贤平民”的大戏 , 他放下贵族身段 , 言辞谦卑 , 与隐士侯生 , 屠夫朱亥做好朋友 。

可是此二人一个提议窃符 , 一个帮魏无忌杀了晋鄙 , 此外别无建树 。 魏公子的一出大戏完全是为了打造一个“不问出身 , 广交天下英雄”的光辉形象 , 所以说他沽名钓誉 , 丝毫不为过 。

当是时 , 公子威振天下 , 诸侯之客进兵法 , 公子皆名之 , 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

再来看《史记》中的这一段 , 魏公子将别人进献的兵法整理后署上自己的大名 , 太有失厚道 。


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 , 不顾安危 , 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 , 太天真// //

02、“窃符救赵”事件魏公子有“三大过”

我们先来看下当时的形势 , 当时秦国破长平后进攻赵的首府邯郸 , 赵国向魏求救 , 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士兵留在邺城扎营驻守 , 见机行事 , 这样做对于魏国来说是最佳方案 。

而魏公子作为魏国的皇亲国戚兼重臣 , 却不顾魏国安危 , 贸然偷兵符是为不忠 。 而且魏公子当时救赵国的根本原因是私人原因 , 因为他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 , 在平原君再三请求下 , 且魏公子当时无法说服魏王 , 故出此下策 。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残杀同僚 , 且是魏国大将晋鄙 , 是为不义 , 还惺惺作态假装不忍下手 , 由朱亥亲自操刀 。

做出有损于父王江山的事情是为不孝 。

03、害怕秦王的威严 , 不敢对朋友魏齐伸出援手

秦王替范雎雪耻 , 要杀了魏齐泄愤 , 赵国的平原君 , 赵国宰相虞卿和魏无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 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平原君说:

“贵而为交者 , 为贱也;富而为交者 , 为贫也 。 夫魏齐者 , 胜之友也 , 在 , 固不出也 , 今又不在臣所 。 ”

平原君因此被秦王扣押 。 赵国宰相虞卿则解下自己的相印 , 跟魏齐一起逃出了赵国 。

魏无忌听到了这个消息 , 由于害怕秦国找上门来 , 犹豫不决不肯接见他们 , 在危急关头左顾而言他问手下:“虞卿这个人怎么样?”魏齐听到信陵君不大肯接见他的消息 , 一怒之下刎颈自杀了 。

从这里可以清晰明了看出魏公子并非义薄云天之人 , 在紧急关头 , 他依然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审时度势 , 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 , 不顾安危 , 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 , 太天真// //

三、魏无忌怀揣一方独大的私心 , 终难以一展平生之抱负

因为有了自己的私欲 , 空有一身才干和抱负的魏公子最终既没有挽救国家 , 又没得到国君信任 , 以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反送了卿卿性命 , 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

01、魏无忌无法招揽到能够真正替自己排忧解难的战略性人才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 , 所以当时各诸侯国都在网罗人才 。

我们看下当初秦国是如何崛起到最后夺得天下 。 秦穆公由于商鞅变法 , 使得国力大增 , 秦惠王时期的张仪 , 破坏了各种的合纵抗秦协议 , 秦昭王遇到范雎 , 实行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 再后来辅佐三代秦王的吕不韦 , 以及嬴政的宰相李斯 。

再看魏无忌 , 门客最多的时候有三千多个 , 但是最厉害的就只有在“窃符救赵”中出力的侯生和朱亥了 , 这和秦国的谋臣的水平差的不是一个等级 , 缺少战略性人才 。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 古代的谋臣说客游说各国 , 无非是为了建功立业 , 流芳百世 。 所以真的能人志士一般都是直接投奔君主 , 剩下的才会去投奔诸侯的贵族大臣 , 他们大多没有鸿鹄之志 , 懂一些雕虫小技 , 难堪大任 。

所以由于魏无忌不能和魏王同心协力共同招募人才 , 只是私下寻求门客做为自己的智囊团 , 故难以找到真正的人才 。


窃符救赵,不顾安危,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太天真

窃符救赵 , 不顾安危 , 信陵君是真君子?《史记》告诉你 , 太天真// //

02、魏无忌因为私心 , 无法和魏王同心协力故引来猜忌 , 最终功败垂成

魏王的愿想就是开疆扩土 , 而包括魏公子更多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封地以及专权 。

而是时齐有孟尝君 , 赵有平原君 , 魏有信陵君 , 方争下士 , 招致宾客 , 以相倾夺 , 辅国持权 。

所以魏无忌手下的人全都是听命于他 , 而并非魏王 , 有次赵人来到魏国边境 , 魏无忌早收到消息他们是来打猎的 , 可是魏王却不知情 , 故大惊失色 。

从这件事可以可以看出两点:一来魏无忌的门客只是听命于他而非魏王 , 当然不会效忠于魏国 , 这是魏无忌私心所致 , 二来这样容易让君臣之间产生嫌隙 。

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那个特殊时代的分封制 , 不免让魏公子内心的私欲有所膨胀 , 同时引起魏王的防备和猜疑 。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 , 本来这些诸侯国就是周朝分封制的产物 , 最有意思的是晋国又因为大臣专权分裂成了三个诸侯国:赵、魏、韩 。

所以魏王是无法百分之百信任魏无忌 , 因为前车之鉴犹在耳 , 这也是后来秦国的离间计得以顺利成功的原因之一 。

而魏无忌也并非是全心全意辅佐魏王 , 他的内心是希望成就自己的美名 , 巩固封地和权势 。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 他心无杂念殚心竭虑辅佐刘备 , 不仅助刘备成就了霸业 , 也使得自己名垂千史 。

魏无忌出生贵族 , 但并非是一个我们表面上看到那样为国家命运而奔走操劳 , 他有着自己的私欲 , 所以他注定无法挽回魏国被吞并的命运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个人命运自然也是如浮萍般随风漂泊 。

资料来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