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淇:虎纹石磬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魏斯淇:虎纹石磬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 , 我们现在衣食住行 , 娱乐方式 , 还得感谢古人 , 把这些生活经验流传下来 , 那么古人有什么娱乐方式呢?早在新石器时代 , 中国就有了石磬 。
石磬又是什么?磬是古代一种片状石制打击乐器 , 使用时悬挂在架上 , 用锤敲击发声 。
甲骨文的“磬”字 , 作手拿木槌敲击悬挂的石馨状 。 磬的造型简单 , 制作容易 , 质材便宜 , 操作简单 , 声调又悦耳 , 出现的时间理应甚早 。 但是据目前所知的考古资料 , 最早的实物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 , 较之发现于6000多年前、较难吹奏的骨哨和陶埙要晚很多 。 骨哨和陶埙大概是因工作需要而制作 , 故产生的时间早;石馨则可能因顺应较晚时代的需要 , 因此制作较晚 。
石磬创造的时机是什么呢?磬声能及远而不烦躁 , 后世寺庙常备 , 以为召集人员之用;又从先秦时代有石编磬随葬者地位往往高于有造价甚高的铜编钟陪葬者这一点来看 , 磬的早期制作可能是种警告入侵的敲打器 , 是拥有大量徒众的人所需要的 , 故为高权位者的象征 。 磬的出现与中国进入国家阶段的时代相当 , 二者之间恐怕有点关系 。 江淹《别赋》中有“金石震而色变 , 骨肉悲而心死” , 石即指磬 , 诗句反映出它在当时还与军事有关 。 有频繁的战争是较迟的事 , 故磬迟于笛、哨的使用 。 公元前2000年中国正进入国家制度化时期 , 农业高度发展 , 为争资源而战争频繁 , 在这时制作召集人员的器具也是合理的 。
其中 , 我了解到虎纹石磬 。 虎纹石磬出土在殷墟武官村大墓 ,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商磬 。 它表面雕刻的虎形纹造型优美 , 刀法纯熟 , 线条流畅 , 被专家称为“虎纹石磬” 。 这块石头呈片状 , 长84厘米 , 宽42厘米 , 厚仅为2.5厘米 。 薄薄的石片表面雕刻有一只老虎 。 这只老虎怒目圆睁 , 虎尾上扬 , 虎口扩张 , 尖尖的獠牙清晰可辨 , 老虎身躯呈匍匐状 , 做出猛虎扑食的架势 。 经专家辨认 , 这块薄薄的石片 , 正是殷商时期所使用的重要乐器——石磬 。 而虎纹石磬正是用一整块灵璧石磨制而成的 。
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这件石磬正面刻有雄健威猛的虎纹 , 可称为商代磬中之王 。 据测定 , 该磬有5个音阶 , 可演奏不同乐曲 , 轻轻敲击 , 即可发出悠扬清越的音响 。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 , 妇好墓中出土5件长条形石磬 , 制作比较精细 , 磬身上分别刻有文字和鸮纹 , 其中有3件 , 均为白色 , 泥质灰岩 , 形亦相近 , 可能是一套编磬 。 这件虎纹石磬可称为商代磬中之王 , 正面刻有雄健虎纹 , 据测定此磬已有5个音阶 , 可演奏不同乐曲 。
乐器的进化也让我们真实地见到了历史的演变 , 人类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