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北郊老地图(80年代)

文/刘曙文

五十年代初期 , 长沙北郊轻工业区各工厂相继开工建设 , 湖南制药厂是北郊企业中投产最早的 , 也是职工人数最多的工厂 , 职工近2000人 , 是当年全国制药行业38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 随后湖南日用化工厂、建湘塘瓷热水瓶厂、长沙毛巾厂等十余家工厂先后投产 。

随着各厂职工及家属的入住 , 北郊人口急剧增长 。 除完善生活必须品的供给保障之外 , 满足职工及家属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今日北郊丝茅冲一带地图

1957年国家决定在丝茅冲中心地段投资兴建北郊工人俱乐部 。 由市总工会牵头筹建 。 选址于德雅路488号(上世纪原编号)位置 。 北郊俱乐部大门距公路边大约有10米左右 , 形成一块空坪 。 以方便人员疏散分流 。

大门的右侧是售票房 。 售票房对外设两个窗口 , 只有售票时开启 。 墙面上设有电影海报栏 。 张贴着电影介绍和彩色剧照 。 大门正中上方安装着弧形的金属门楣 , 门楣上书实体红字“北郊工人俱乐部” 几个大字十分显眼 。 进大门后左侧是值班室和工作人员休息室 。 沿大路前行就是一个大型花坛 , 花坛两侧各有一遍小树林 , 种有玉兰树和松树、女贞树等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上世纪60年代 , 长沙市第四中学同学在长沙北郊工人俱乐部中心花坛合影 。 郭丽希供图

绕过花坛后就是当时俱乐部的主建筑一一电影院(剧场) 。 剧场内舞台为传统结构型式 。 木质地板双层手拉幕布 。 舞台前设有一乐池 。 观众席均为木板双人座 , 靠背椅拼接布置 , 大约能容纳千人左右 。 电影院后面有一两层楼房 , 一楼为乒乓球室、棋牌室及阅览室 。 电影院左侧即为长沙市厂矿企业所熟知的灯光篮球场 。

俱乐部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 初步形成了北郊地区的娱乐和文化活动中心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北郊俱乐部剧场演出照 张路平供图

在北郊工人俱乐部这个简陋的舞台上 , 上世纪60-70年代的北郊人上演了一出出自编自演的优秀节目 , 进行了一场场北郊“NBA”篮球赛 , 举办了一届届北郊春晚或游园活动 。 这些节目至今仍被老一代的北郊人津津乐道 , 深深回忆 。

文艺会演

文艺会演 , 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喜闻乐见的形式 。 上世纪60--70年代更是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的主要型式 。 北郊工人俱乐部时任主任王守义是总工会委派的干部 , 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 经常组织北郊各工厂单位文艺爰好者参加会演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北郊俱乐部剧场演出照 张路平供图

北郊各工厂在舞台上表演的节目种类繁多 , 有话剧、歌舞、花鼓戏、快板、相声、双簧等等 。 其中尤其是湖南制药厂表演的话剧《红岩》片段最受欢迎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陈先枢供图

时年正值上映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和于蓝主演的电影《烈火中永生》 。 湖药的文艺爱好者将其中的片段改成话剧再现在舞台上 。 表演许云峰、江姐和特务头子徐鹏飞的三位演员演技上乘 , 刻划的人物唯妙唯俏 。 演员台词娴熟 , 只是普通话有点长沙化 。 但却也不影响他们获得阵阵的掌声 。

湖药表演的另一出抗日神剧则是常常引得全场观众掌声欢笑声尖叫声一浪高似一浪 。 剧中最引起全场轰动的时刻 , 是在音乐“鬼子进村”的“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声中 , 一位如潘长江般身高的演员 , 头戴日军斗蓬军帽 , 身穿一身黄军装 , 打梆腿、着大头皮鞋 , 手端一支比自己身高还长的三八大盖步枪 , 枪尖刺刀上挑着一面小日夲太阳军旗 , 隨着音乐旋律大步入场 。 活脱一个小日本鬼子形象!可以亳不夸张的说真比潘长江演的日本鬼子更像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潘长江演的日本兵

从这个日本鬼子出场到被击毙 , 一直全场欢笑声不断 。 演日本兵的演员台风老到 , 没有一句台词但肢体语言丰富 , 动作夸张滑稽 。 不管观众如何起哄炒闹他都从不笑场筐瓢 。 虽然不是剧中主角 , 但是从他上场的那一刻起观众的目光就集中在他身上 , 自然就成了主角 。

这位演员是当时湖药工会专干李仲昆 。 这可是一位在文革期间三湘四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 那是文革初期1966年10月 , 李仲昆与长沙市一中教师叶卫东、银星电影院美工张家政等人一起发起组织了工人造反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湘江风雷挺进纵队》 , 简称“湘江风雷” , 系全省性的以工人、干部为主体 , 同时包罗各种社会成份的造反派组织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湘江风雷派系章

该组织人数发展极快 , 数月后竟达到百万之众 。 当时在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 李仲昆当时任湘江风雷司令部宣传部长 , 是该组织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 后该组织被取缔 , 大小头目被抓捕拘押 。 李仲昆亦被关押审查了数年 。 回厂后安排在设备动力处任专干 。

在北郊舞台上曾有一对长沙羽毛厂的群众演员表演的“双簧”受到北郊人的极度喜爱 , 每每节目表演完后掌声雷动 , 不加演是下不了台的 。 前台表演动作的演员高高的个子 , 面部表情丰富 , 肢体语言灵活到位 , 头上扎个冲天炮发型 , 面部扑上白粉(我估计是莎菲子粉)一副小丑模样 。 后台表演说唱的演员年轻英俊 , 嗓音极好 , 语调变化大 , 但与前台表演者的动作绝对合拍 。

其表演水平或许30年后成名的湖南笑星奇志大兵未必能超越 。 只是年代久了他们俩个名字记不起来了 , 只依稀记得在后台表演的英俊小生是日化厂一位周姓老先生的女婿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奇志、大兵

那时北郊表演的文艺节目远近闻名 , 连伍家岭-带的单位都竞相来北郊演出 。 曾记得有一位伍家岭粮一库的杨志淳多次参加北郊俱乐部组织的文艺会演 , 他的长沙话略有益阳口音 , 表演顺口溜、快板等节目 , 虽然节目获得北郊人喜爱 , 但总觉欢迎程度还不如羽毛厂的两位演员 。

几十年后 , 经常参加北郊俱乐部文艺表演的杨志淳成为了湖南省喜剧表演艺术家和最受群众欢迎的笑星 。 其创作、表演的《杨五六传》《故事酒吧》等作品脍炙人口 。 并在电视台连续播放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杨志淳

欢乐的舞曲经常在北郊舞台上回旋 , 欢声笑语也响彻剧场上空 。 但是节目表演也有出糗事的时候 。

有一次日化厂一位山东籍的师傅表演山东快书 , 这位师傅平时讲山东话地方口音就特别重 , 本就难懂 。 他一开始上台又紧张 , 竹板一打“嗒嘀嗒…嗒嘀嗒”打了一阵还不记得词 , 等一想起了词 , 可又结结巴巴 。 台下观众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 台下观众自然坐不住了 , 观众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 变成了台上他说他的山东快书 , 台下的自顾扯长沙卵谈 。

好不容易山东快书说完了 , 拉幕布的工作人员(那时都是各厂职工自愿服务)赶紧把幕布关闭 。 此时台下观众才醒悟过来 , 原来节目表演完了 。 大家忘记鼓掌了 。 如是有几位观众礼节性的带头鼓掌 , 这一阵掌声响起来后 , 不明就里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站在台后拉幕布的工作人员一听掌声响起 , 以为是观众鼓掌欢迎再次表演 , 于是快速又把幕布拉开 。

而此刻还没走下台的表演者兴冲冲的又返回台中央 。 他刚刚把竹板一举还没开口 , 台下观众一看 , 好不容易下去了怎么又來了 , 性急的观众赶快大叫:快下喀呢!快下喀罗!一时满堂叫声 , 口哨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 欢乐的情绪 弥漫着整个剧场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热水瓶厂职工在北郊俱乐部剧场表演剧照 张路平供图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热水瓶厂职工张路平 , 是当年的文艺积极分子

最使北郊人感到“过瘾”的一场演出是由长沙热水瓶厂举办的一场演出晚会 。 那时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钟宜淳(花鼓戏《补锅》中刘大娘扮演者) 下放在热水瓶厂劳动 , 由她出面邀请了文艺界诸多大咖参加了表演 。 艺术家们表演专业高超 , 一招一式都深深地吸引着全场观众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补锅》彭复光饰李小聪 , 李谷一饰兰英 , 钟宜淳饰刘大娘

热水瓶厂职工罗玉霜、陈杰进表演的舞蹈《梁祝》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伴随下蹁蹁起舞 , 舞姿妙曼 , 两人配合十分黙契 。 把这段千古绝唱的爱情戏表现得淋漓尽致 。 并获得全场观众热情赞誉和热烈掌声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热水瓶厂文艺积极分子在北郊俱乐部前坪排练 , 拉小提琴者张路平、拉手风琴者罗玉霜 。 张路平供图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热水瓶厂演员在北郊俱乐部前坪排练 张路平供图

这场演出 , 我印象最深的是《单人锣鼓》传承人李迪辉表演的节目 , 他一个人演奏好几种乐器 , 手、脚、口并用 , 吹、拉、弹、唱 , 敲锣击鼓、打钹集一身 。 简直就是一个人一台戏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李迪辉演奏单人锣鼓

几十年过去了 , 他那精彩绝伦的表演犹在眼前显现 , 他那句带有岳阳腔调的“长沙聂许瓶厂”犹在耳边迥荡 。 341部队(工程兵学校)、舟桥团偶尔也参加北郊俱乐部组织的文艺表演 。

游园舞龙

每当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北郊俱乐部都会张灯结彩 , 悬挂红彤彤的横幅、对联和喜庆的年画 , 精心安排布置各项庆祝活动 , 免费向北郊民众开放 。 俱乐部中心大花坛和两侧小树林都会挂上五光十色的彩灯、字谜灯 。 灯光变幻迷离忽明忽暗交相辉映 。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难得享受到的视觉盛宴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还有诸如套环 , 钓鱼等小朋友喜爱的游戏 。 猜中谜底或玩小游戏得分者 , 都可到工作台领取奖品 。

最热闹的活动就是正月十五的舞龙灯了 。 表演的龙灯种类较多 , 有“架子龙”“青草龙”等 。 舞龙灯表演一般都安排在灯光球场进行 , 有条件的工厂都会准备一支舞龙灯队伍参加表演比赛 , 赛前小屁孩们早早的就邀三喝四地赶去占座位 。 舞龙队还没进场观众席就坐无虚席了 。

舞龙灯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胜利大队和国庆大队的两支农民舞龙队 。 那时北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 , 工厂和宿舍之外的土地都属人民公社的 。 所有没有建筑物的土地都种上了蔬菜 。 那时候的北郊人去市中心 , 都喊“进城” 。 所以在传统节日联欢活动中往往也会邀请附近的农民兄弟组队参加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比赛开始后舞龙灯的队伍轮流上场 , 舞龙队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将龙灯耍得如流星般上下左右翻腾 。 有的队还将龙盘成一个个如福、寿、喜、庆等大字 。 此时观众席上定会爆发出雷鸣般掌声 , 紧接就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

在上世纪60-70年代在没有电话电视和电脑的时代里 , 能参加北郊俱乐部的春节游园活动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 。

电影院的故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中国对外敞开了国门 , 同年即引进了第一批外国电影 , 其中有一部日本电影《追捕》 。 片中英姿飒爽的“真由美”与正直冷峻的“杜丘”确实是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追捕》剧照

《追捕》的风潮很快席卷了中国 。 北郊俱乐部在首映《追捕》就受到了观众购票潮的狂热冲击 。 当海报预告栏公示上午十点开始预售票的信息后 , 当天清晨即有热心观众在售票窗口排队等侯 。 不到八点人越来越多 , 队伍越排越长 。 蛇形队伍在大门前坪弯弯曲曲迂回了几个圈 , 后来的人们简直都找不到队尾了 。

当售票窗口刚刚打开 , 人群开始燥动 , 有几个不守规矩的小青年开始向前挤 , 试图插队 , 其他的人则大声吆喝制止 。 哪知这几声吆喝不但没制止插队的 , 反而使本已焦燥的人群更加激动 , 只听一声“哦喝”后面排队的人群一窝疯地向售票窗口涌去!几百人堵在窗口前乱成一团 , 场面基本失控了 。 售票员一看情况不妙 , 啪的一下把窗口关闭了 。

这时俱乐部主任老林带着工作人员赶忙来到前坪 , 紧急在排队的人群中找出十几个熟悉的 , 年青力壮的工人手挽手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人群才强行将失控的人群隔离开 。 然后再重新排队等侯购票 。 才把这场购票风波平息 。 这也是北郊电影购票史上唯一的一出“热闹戏”可见在闭关自守的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匮乏到何种地步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上世纪60年代青年美工刘昕文(现长沙市美协主席)在北郊俱乐部画电影广告 。 刘曙文供图

北郊电影院在全长沙市所有的电影院中曾经引领过一次“全市影院第一” , 至今仍无人能及 。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田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编剧)编剧的《小城细雨》 , 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 。 影片中故事发生在某市百花搪瓷厂内 。 其中一些场景 , 要在搪瓷自动喷花机房拍摄 。

摄制组找到轻工部相关司局 , 请求轻工部支持并介绍搪瓷行业适合剧情拍摄的工厂 。 当时轻工业部刚刚在长沙搪瓷厂研制成功自动喷花机 , 该项目引领了那个时代的行业潮流 。 轻工部相关司局决定推荐摄制组去长沙搪瓷厂考察 。 摄制组到长沙搪瓷厂实地察看后当即拍板定下在长沙搪瓷厂拍摄机房实景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小城细雨》剧照

不久《小城细雨》摄制组大队人马风尘扑扑来到长沙搪瓷厂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工作 。

拍摄期间 , 导演江世雄、女主角韩桂菊张孝中等演职人员 , 工作紧张而又朴实 , 可不像现在的影星前呼后拥保镖经纪人一大堆 。 剧组人员午餐都在厂里食堂用餐 。 和工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 从不提特殊要求 。

摄制的最后一个场景 , 是表现喷花机研制成功了 , 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欢舞鹊跃 , 为使场景真实特意安排了几位工人师傅当群众演员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搪瓷厂

影片摄制审查完成后 , 《小城细雨》摄制组及河南电影制片厂为感谢长沙搪瓷厂对剧组拍摄工作的大力支持 , 1983年在《小城细雨》全国尚未公映前派专人携带拷贝来长沙 , 在北郊工人俱乐部电影院 , 为长沙搪瓷厂职工提前放映了专场 。 这份殊荣在长沙市各大影院放映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

北郊的篮球赛

长沙市北郊工人俱乐部的灯光球场 , 在长沙市的篮球界是很有名气的 。 他曾经是北郊各厂篮球爱好者集中训练场地 。 也是长沙市职工篮球联赛的主要赛场之一 。 每当有赛事的夜晚 , 球场上空安装的几排白炽同时开启 , 其光亮如同白昼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上世纪70年代灯光篮球 。

球场四周布置有阶梯形的观众席 。 中场设有主席台、主裁判台、记分台 。 虽然比较简陋 , 但整个球场是按标准篮球场地建设的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篮球比赛掠影(网络图)

北郊工人俱乐部灯光球场的建设和他在长沙市的知名度 , 与时任北郊工人俱乐部主任吴劲松对篮球事业的爱好是密不可分的 。 吴劲生原为湖南日用化工厂干部后调入北郊工人俱乐部任主任 。

北郊的球迷们 , 一定记得在每逢重大赛事 , 或两支强队相遇时 , 出场的裁判必有一位面容清瘦 , 双目炯炯有神 , 头发疏理得整整齐齐、纹丝不乱 , 显得特别精神精明、个头不是很高 , 但是显得格外干练的一位裁判 。 那就是吴劲松 。 和他搭档担任裁判的另一位是湖南南制药厂的一位干部 。 也是资深的老裁判 。

赛场上执行赛事裁判时两人跑位准确 , 一人站位中线另一人马上跑到对应位置 , 配合非常默契 。 场面上任何一个违规动作 , 都逃不过他两的火眼金睛 。 场上执法力度控制得活而不乱 , 严而不压抑 。 其裁判执行水平在北郊是头块牌 。 在全市裁判队伍中也是名哨之列 。 一般当两支强队相遇或是重大赛事都是他两出马执法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湖南日用化工厂

记得有一场比赛是邮电车务站队对阵毛巾厂队 。 毛巾厂队是北郊各厂矿队唯一能和车务站队抗衡的队伍 。 球迷们早早就赶到球场占位置 , 比赛还没开始观众席就坐得满满的了 。 比赛开始 , 双方都排出了最强阵营出战 。 球场争夺激烈 , 你一个远投 , 我一个前场突破 , 赛场上比分交替上升 , 一时难分高下 。 双方队员每一次进攻得分 , 观众席上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

随着时间的增长 , 场上争夺越来越激烈 , 观众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 场上竞争和场外鼓掌声、欢呼声交相辉映 , 体育竞技运动魅力生动显现 。

有一次毛巾厂进攻队员陈刚石突破上篮 , 邮电车务站队防守队员乔猛子快步上前防守 , 一把摁住了篮球 , 篮球在双方手掌中如同被冰冻了般静止不动 。 观众们看得出双方都在暗暗使劲 。

知情的观众知道这两人争球可真是棋逢对手 , 将遇良才!原来陈刚石在毛巾厂是搬运工 , 自有好臂力和脚力 。 一般人休想在他手中夺走球 。 而车务站的乔猛子则是刚刚复员的坦克兵 , 体格健壮如牛 , 孔武有力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就在双方胶着之时双方队员趋步向前跃跃欲试 , 眼看一场争球混战即将爆发!观众席上倒是一刹那间安静下来了 。 说时迟那时快 , 只见两位裁判箭步上前 , 口中哨声急促响起“嘟…嘟…嘟”声声刺耳 。 两位裁判的哨声和不断挥手作出分开的手势如同镇静剂般的起效 , 争球两队员憋得通红的双眼相视一笑 , 同时松开了双手 。 裁判马上一声长鸣笛 , 双手大姆指并举一一“争球” 。

双方队员同时回到中线 , 裁判在中场掷球重新开赛 。 此时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裁判能力的肯定 , 也是对双方队员克制冷静的赞誉 。 也是对当年我国在体育事业上提出的口号“友谊第一 , 比赛第二”最好的诠释 。

北郊工人俱乐部球场作为长沙市职工篮球联赛的主要赛场之一 , 每年都要进行数十场比赛 。 长沙市企事业单位篮球队的强队 , 几乎都在北郊球场上进行过比赛 。 湖南省邮电队、长沙市商业局队、湘瓷队等强队都在北郊球场留下矫健的身影 , 呈献了一场场精彩激烈的比赛 , 伴随着北郊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陈先枢供图

省、市体委对北郊球场也非常重视 。 经常派员到现场观摩指导 , 在长沙市职工篮球联赛中 , 选拨出多名优秀运动员进入长沙工人篮球队 , 代表长沙市参加了全省 , 全国的工人篮球联赛 ,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

北郊球场也培育出了一批批年轻的篮球小将 。 如长沙市七中的孙家驹 , 佘良一两位同学就是北郊球场的常客 。 1965年 , 他们被选拔进入长沙市中学生篮球代表队 , 代表长沙市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 。 同样是北郊球场常客的邮电子弟、长沙市六中学生刘恩新就是被体委的专业教练在北郊的赛场发现的 。 后入选株洲冶炼厂篮球队 , 尔后进入株洲市体委担任株洲市篮球指导老师 。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难忘北郊工人俱乐部 , 长沙北郊人曾经的乐园// //

长沙市第三文化宫居民楼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北郊俱乐部快速发展 。 增加了录像厅、舞厅、游艺厅等项目 , 项目虽然增加不少 , 但是北郊人所希望的群众文化活动却却越来越少 。 1986年后更名为长沙市第三工人文化宫 。 换句话说 , 北郊俱乐部己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 。

北郊工人俱乐部原址在修建车站北路的时候被全部拆除 。 所有建筑物全部都荡然无存 。 留下的只是北郊人美好的记忆和无限的怀念 , 别了 , 北郊工人俱乐部!别了 , 北郊人的乐园!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 , 作者 | 刘曙文 , 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 , 文中小标题及部分图片为编者所加 , 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