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 , 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唐玄宗李隆基 , 冯嘉怡饰演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里有个让人费解的剧情:圣人(即唐玄宗)打算让右相林九郎(原著为李九郎)全面执掌朝廷 , 而林九郎处处和太子敌对 , 可以说是生死仇敌 , 大臣劝谏他不要这样 , 他却不听 。 作为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 , 唐玄宗为什么变得如此昏聩?太子明明是个空架子 , 他为什么还那样打压?


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 , 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

受玄宗宠信的林九郎 , 原型李林甫 , 口蜜腹剑那个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在位45年 , 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执政前期 , 励精图治提拔贤才 , 开创了开元盛世 , 执政后期 , 宠信奸佞 , 授予安禄山大权 , 导致安史之乱 , 前期的英明神武和后期的昏聩变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他做过的变态昏聩事情包括:杀掉了三个儿子 ,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将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杨玉环收入后宫 , 即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任由李林甫把持朝政 , 排除异己;重用巧言令色的安禄山;李林甫死后 , 命杨国忠为相 。


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 , 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

长安十二时辰太子李玙 , 即后来的肃宗李亨

有人唐代的“传统”分析了李隆基杀太子李瑛、打压太子李玙的原因:唐太宗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 逼高祖李渊退位;太子李承乾和侯君集谋反 , 差点逼李世民退位;武则天做了皇帝后杀了太子李弘 , 又废掉太子李贤 , 让他死在了贵州;李隆基的老爹李旦连同其他大臣杀了武则天的男宠 , 逼武则天退位 , 让李显继位做了皇帝;李显被韦后和女儿毒死 ,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和武三思 , 让李旦做了皇帝;李隆基有个哥哥叫李宪(原名李成器) , 李宪当了太子后坚决要让位给李隆基 , 被称为让皇帝;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争权 , 李隆基斗败太平公主后逼李旦退位 , 自己做了皇帝 。 从李世民开始 , 每一代的交接都伴随流血政变 , 所以 , 李隆基害怕太子夺权很正常 。

——正常吗?不正常 。 权力让人变态 , 让历史轮回 , 李隆基最后不还是被逼着退位了?如果不是有李泌(剧中李必)的大力斡旋 , 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这祖孙三代人也将会步入这样的历史轮回!每一个皇帝都猜忌自己的亲生儿子 , 处处打压 , 真够心理扭曲的 。


长安十二时辰,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 , 唐玄宗为何宠信右相而猜忌太子?// //

长安十二时辰杨玉环

极为聪明而极端自私 , 这是李隆基能够开创大唐盛世的原因 , 也是他后来变态昏聩 , 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 。 《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 , 善八分书” 。 他在书法和音乐、舞蹈方面都有建树 , 在唐代皇帝里首屈一指 。 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改革也反映出李隆基的智慧和能力 。 但是 , 随着权势威望的升高 , 皇位的稳固 , 他的自私就显露出来了 。 他宠爱武惠妃 , 重用李林甫 , 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 武惠妃死后没多久 , 看上了(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杨玉环 , 就又宠爱杨玉环 , 重用安禄山和杨国忠 , 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做选择 , 任性自私 。 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都是奸佞小人 , 靠阿谀逢迎获得了李隆基的信任 。 这个时期的李隆基只听顺耳的话 , 任何大臣的进谏都不听 , 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潇洒自在 。 李林甫与安禄山、杨国忠的斗争也是围绕着讨好李隆基、离间李隆基展开 , 得皇帝信任则胜利 , 失皇帝信任则落败 。 正是因为他做皇帝太成功 , 权力握得太牢 , 才会被小人蒙蔽 , 酿成大祸 。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 , “十年隆右兵九年不良帅”的张小敬和靖安司司丞李必(泌)代表的另外一种人 , 他们心中有天下百姓 , 愿意不计代价去拯救百姓 。 至于贺知章、太子李玙 , 本质上和李林甫、陈玄礼没有区别 , 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掌握权力 。 权力的确是个好东西 , 但权力会侵蚀人的心智 , 让人变得短视、幼稚、任性 。 李世民说 , 以史为鉴 , 可以明得失 。 诚斯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