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公元13世纪的蒙古征服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 这种影响可以说涉及欧亚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 不光是蒙古所发源的东亚 , 还包括欧洲和西亚 。 而蒙古对西亚最直接的影响 , 可以说就是从公元1256年开始的蒙古第三次西征了 。 这次西征将阿拉伯帝国完全灭亡 , 永久性的改变了西亚的政治生态 。 而率领蒙军进行此次西征的旭烈兀在此次西征之后 , 也留在了当地 , 再也没有东归 , 那么他为什么对故土如此不留恋 , 为什么在西征过后一次也没有东归过故土呢?第三次西征的目的

蒙古第三次西征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分裂之前最后一次由蒙古汗廷组织 , 并由所有蒙古王公出人出力协同进行的军事行动 。 在公元1251年 , 在旭烈兀的亲哥哥蒙哥当上了蒙古大汗 , 使蒙古帝国的汗位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托雷家族之后 , 即命令旭烈兀领兵出征西亚伊斯兰世界 。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 , 蒙哥允许旭烈兀在此次西征时 , 从每10名蒙古士兵中抽调两名加入其西征军 , 也就是此次西征差不多动用了当时蒙古帝国总兵力的1/5 。 而且刚才说到 , 此次西征差不多是蒙古帝国解体之前最后一次全帝国范围内的协同作战 , 所以其军队可以说也是来自当时蒙古帝国的每一个部分 , 其中既包括蒙古本部 , 也包括汉地和中亚 , 以及西亚藩属 , 乃至来自东欧金帐汗国的军队 。 这种多样的军队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此次西征的成功 , 但在后期却也成为了蒙古帝国完全分崩离析的导火索之一 。


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蒙古第三次西征 , 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 , 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

旭烈兀领兵出征的场景

而关于此次西征的最初目的并没有留下权威的记载 , 不过有些人认为这次西征比较直接的目的是消灭当时在里海海岸强盛一时的什叶派伊斯兰势力伊斯马伊利群体 , 平定不服管束的库尔德人和鲁尔人 , 并迫使阿拉伯帝国臣服 。 而根据一些记载 , 当时蒙哥在名义上要求旭烈兀在完成征服之后返回蒙古本部 , 但私下里却对他说明 , 要求他和他的子孙留在波斯地区 , 在当地建立伊儿汗国(意为从属汗国) , 以增强刚刚上位的托雷家族的实力 , 对抗当时已经在蒙古帝国成为了地方豪强的金帐汗国术赤家族 。

所以如果这种记载可信 , 那么旭烈兀在完成西征后留在西亚没有东归本来就是西征出发前的既定策略了 。 不过也有人认为 , 旭烈兀其实在西征过程中擅自改变了西征的既定目标 , 扩大了征服范围 , 原因是他自己想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打下一块领土 , 建立自己的王朝 。 但不管怎么样 , 蒙古第三次西征把西亚的伊斯兰教势力作为主攻目标都是没有疑问的 。

第三次西征经过

公元1253年 , 旭烈兀正式率领大军出征 。 因为此次出征大军数量极为庞大 , 而且携带了大量家属和牲畜 , 所以在大军开拔初期 , 行进速度比较缓慢 , 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越过了阿姆河 , 前进到了中亚地区 。 之后旭烈兀要求之前已经臣服于蒙古帝国的中西亚各国首领都前来朝拜自己 , 再次向自己表明忠心 , 并出人出力支持自己讨伐伊斯马伊利的行动 。

而在当时 , 尽管阿拉伯帝国的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之前已经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表示臣服于蒙古 , 但却没有响应旭烈兀的号召 , 没有亲自前去朝拜他本人 。 而这一举动 , 事实上已经宣告了阿拉伯帝国和穆斯台绥木本人的死刑 。


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蒙古第三次西征 , 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 , 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

描绘西征蒙军围攻鹰巢阿拉穆特的古画

在公元1256年上半年 , 旭烈兀的大军系统地在里海沿岸地区挨个清除了伊斯马伊利势力的各个要塞 , 当年11月俘虏了伊斯马伊利势力的首领罗肯·库勒萨 , 并将其送往蒙哥汗庭处决 。 而在11月19日 , 蒙古大军还攻陷了当时威震西亚乃至欧洲的阿萨辛暗杀教团(Assassins)总部“鹰巢”阿拉穆特 。 之后旭烈兀率大军进驻阿塞拜疆 , 并命令之前已经驻守在此的大将拜住进军安纳托利亚 。 在阿塞拜疆休整了一年之后 , 旭烈兀命令自己手下各路军队前往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集结 。

而在此期间 , 阿拉伯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和旭烈兀也多次互派使节进行和谈 , 但最终这些谈判无果而终 。 公元1258年初 , 各路蒙古军队及其来自中亚、东欧和西亚各地的仆从军队(其中包括部分十字军国家的军队)对巴格达发起了总攻 。 尽管巴格达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 , 但面对当时无论是战力还是数量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蒙古军队及其仆从军 , 阿拉伯人的抵抗还是很快瓦解 。 公元1258年2月13日 , 蒙军攻破巴格达 , 并将穆斯台绥木处决 , 还对巴格达进行了屠城 。


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蒙古第三次西征 , 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 , 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

旭烈兀及其妻脱古思可敦的画像 , 西亚基督教徒将旭烈兀称为“第二君士坦丁大帝” , 因其优待基督教徒

之后旭烈兀又返回叙利亚休整了一年多 。 公元1259年 , 他的大军重新出征 , 目标是位于叙利亚的亚洲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 , 由萨拉丁建立的阿尤布王朝 。 公元1260年初 , 蒙军及其仆从军队先后攻克了阿尤布王朝的重镇阿勒坡和大马士革 , 不久又将阿尤布苏丹阿尔·纳斯尔抓获 。 随后 , 蒙军及其仆从军队还对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了多次袭击 , 摆出了要攻入埃及 , 灭亡世界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马穆路克的架势 。 在此期间 , 蒙军还曾试图攻占耶路撒冷 , 但似乎没有成功 。 但在此时 , 旭烈兀却下令将主力撤回阿塞拜疆 , 只留下了其信仰基督教的爱将怯的不花留守在了叙利亚 , 之后不久这去留守军队被马穆路克消灭 。 至此 , 蒙古第三次西征基本结束 。

为何撤军以及为何没有东归?

关于旭烈兀为何在占据了绝对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放弃进军埃及 , 现代的历史学界也有几种不同的猜测 。 其中最流行的一种是在公元1259年8月 , 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在突然死在了重庆 , 这个消息可能在公元1260年初传到了旭烈兀那里 , 而他立即意识到蒙古帝国即将分裂 , 因此赶忙回师其大本营阿塞拜疆 , 以应对与金帐汗国即将到来的战争 , 而这对于他和他的伊儿汗国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

另外一个说法是 , 蒙军及其仆从军队进入叙利亚之后 , 因为远离了其熟悉的草原 , 因此在后勤方面遇到了巨大困难 , 大量军队都出现了粮草和饮水短缺的状况 , 在当地继续维持重兵很不现实 , 因此旭烈兀才被迫赶在夏季来临之前撤军 。


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蒙古第三次西征 , 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 , 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

西征蒙古军队围攻巴格达的场景

而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 ,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 因为旭烈兀在回师之后 , 并没有赶回蒙古本部去参加选举新大汗的忽里勒台大会 , 而他没有回师的原因就是伊儿汗国和金帐汗国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 。 而两者之间的战争 , 除了蒙哥死后 , 蒙古帝国已经事实上陷入分裂 , 各种矛盾公开化之外 , 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 。 一是旭烈兀进军西亚之后 , 不光灭亡了阿拉伯帝国 , 还占领了部分之前向金帐汗国称臣的高加索区域 , 使这些地区没法再向金帐汗国纳税 , 引发了金帐汗别儿哥的愤怒 。 另外 , 别儿哥是个伊斯兰教徒 , 而旭烈兀在攻克巴格达之后处决伊斯兰教徒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穆斯台绥木也使他暴怒 。 而在第三次西征的后期 , 旭烈兀还处决了多名参加第三次西征军 , 助其征战的金帐汗国王子 , 最终促使两国关系全面破裂 。

而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双方的几代君主之后 。 所以就算旭烈兀没有在出征时就打定主意要留在西亚 , 他也确实没有精力东归再去掺和东方的事务了 。 另外 , 在怯的不花的留守军队被马穆路克消灭之后 , 包括旭烈兀在内的历代伊儿汗几乎都曾持续派军队进军巴勒斯坦地区 , 试图攻入非洲 , 灭亡马穆路克 , 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差不多60年 。 但比较有意思的是 , 这些行动几乎最后都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被击退 , 没有一次成功地进入非洲 。 这种现象恐怕也说明蒙古军队确实不擅长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作战 , 其后勤等方面确实容易在此地遇到困难 。


蒙古第三次西征,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蒙古第三次西征 , 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后 , 旭烈兀为何不再东归?// //

描绘旭烈兀葬礼的古画

而旭烈兀在回师阿塞拜疆之后 , 仍然以灭亡马穆路克王朝为己任 。 但他可能也感觉凭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实现这个夙愿 , 因此曾几次遣使去欧洲各国 , 希望联络欧洲基督教国家共同出兵打击马穆路克 。 但欧洲国家对其的态度似乎始终是以敷衍为主 。 旭烈兀本人在公元1265年在今天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尔米亚湖沙希岛上去世并葬在岛上 , 其墓地具体位置现代仍未发现 。 伊儿汗国后来虽然始终对元朝称臣 , 并受到一定中国文化的影响 , 但后期也逐渐伊斯兰化 , 转变成了伊朗本地的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