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苏秦为了赵国合纵的事情 , 去游说齐宣王 。

苏秦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 , 显然是对齐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 即顾忌的齐宣王的面子 , 也把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分析得很透彻 , 从而赢得了齐宣王的信任和支持 。

其实苏秦能赢得齐宣王的信任 , 在于他的言语很有道理 , 而且事实罗列的也很清晰 , 能够让齐宣王很快能明白其中的要害 。

其中 , 苏秦的语言的艺术 , 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叹服 。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背后韩、魏虎视眈眈 , 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

苏秦为了能够说服齐宣王 , 罗列以下的想法:

一是:齐国的地形 , 是易守难攻 , 这些天然的屏障 , 毕竟会为齐国的胜算 , 添加很重的砝码 。

齐国的南面有泰山 , 东面有琅琊山 , 在西面有清河 , 在背面有渤海 , 齐国可以称得上四面都有要塞的国家 。

“齐南有太山 , 东有琅邪 , 西有清河 , 北有渤海 , 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 《战国策-齐策一》

二是:齐国兵多将广 。

如 , 有战甲的兵士就有几十万 , 而且还有五个国家军队的帮助;都城临淄城就有多达七万户百姓 , 我大约估算了一下 , 如果每户人家有三个壮丁 , 那么仅临淄城的兵士就能达到二十万人 。

兵士作战勇敢 , 装备精良 。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背后韩、魏虎视眈眈 , 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

齐国战车十分的精良 , 而且行军作战就像飞驰的箭一样迅速 , 而且作战就像雷电一样的富有气势 , 而且结束战争 , 也不拖泥带水 , 如果风雨一样迅速结束;

齐国的人民生活很富庶 。

齐国的百姓都会吹竽、鼓瑟等 , 说明齐国的人生活是很讲究的;另外 , 临淄城的道路上 , 是车水马龙 , 以致于车轴能够相互撞击 , 人多得摩肩接踵 , 如果把人们的衣襟连接起来 , 就可以当帷帐 , 把衣服的袖子举起来 , 就能当帷幕 , 如果每个人擦一把汗 , 就可以像下雨一样 。

齐国可以说家家都很富裕 , 而且人们也都志气昂扬 , 齐国是如此的富强 , 纵观天下的诸侯 , 哪个敢跟您抗衡呢?

但是 , 遗憾的是 , 现在的大王竟然臣奉西面的秦国 , 所以 , 我暗地里为大王感到羞耻呀!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背后韩、魏虎视眈眈 , 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

齐地方二千里 , 带甲数十万 , 粟如丘山 。 齐车之良 , 五家之兵 , 疾如锥矢 , 战如雷电 , 解若风雨 , 即有军役 , 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 临淄之中七万户 , 臣窃度之 , 下户三男子 , 三七二十一万 , 不待发杀远县 , 而临淄之卒 , 固以二十一万矣 。 临淄甚富而实 ,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 , 车毂击 , 人肩摩 , 连衽成帷 , 举袂成幕 , 挥汗成雨;家敦而富 , 志高而扬 。 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 , 天下不能当 。 今乃西面事秦 , 窃为大王羞之 。 《战国策-齐策一》

苏秦的这番言语说得极其的到位 , 他给足了齐宣王面子 , 也让齐宣王能够比较透彻的了解了一下齐国当前的状况 , 从而让齐宣王充满了信心 。

苏秦的言语渲染的虽然有些夸大 , 但是 , 齐国当时在东方 , 在合纵和连横的战略中 ,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齐国离秦国很远 , 秦国是决计不会来攻打齐国的 , 因为秦国是有顾虑的!

因为秦国很强大 , 所以 , 和秦国搭界的韩国和魏国是很害怕秦国的 , 这是韩国和魏国臣服秦国的原因 。

如果韩国、魏国向秦国开战 , 并且胜利的话 , 韩国和魏国的军队也必会折损一半 , 那么就会导致四面的边境将不能防守;

如果韩国和魏国战败 , 那么下场是会更惨的 , 直接就会导致韩国和魏国两个国家灭亡 。

因此 , 韩国和魏国是不会和秦国作战的 , 宁愿使自己的国家被秦国轻视也臣服于秦国 。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背后韩、魏虎视眈眈 , 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 , 以与秦接界也 。 兵出而相当 , 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 。 韩、魏战而胜秦 , 则兵半折 , 四境不守;战而不胜 , 以亡随其后 。 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 。 《战国策-齐策一》

但是 , 齐国和韩国、魏国的境况 , 是迥然有异的 。

假如秦国要发兵攻打齐国 , 秦国是有顾虑的 , 因为秦国的背后是韩国和魏国的土地 , 同时 , 秦军还要经过卫地阳晋、亢父这样的险道 , 是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之地 , 加上韩国、魏国对秦国是虎视眈眈 。

因此 , 可以断定 , 秦兵只是虚张声势地吓唬齐国 , 实际上是不敢贸然攻打齐国的 。

希望大王能够审时度势 , 秦国是对齐国构不成威胁的 , 也不要盲目地臣奉西方的秦国 , 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

如今 , 在齐国还没有臣事秦国的时候 , 并且还拥有强大的国家的实力 , 因此 , 希望大王能够细细的考虑 。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背后韩、魏虎视眈眈,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秦国不敢攻打齐国 , 背后韩、魏虎视眈眈 , 而齐国四周都是要塞// //

今秦攻齐则不然 , 倍韩、魏之地 , 至闱阳晋之道 , 径亢父之险 , 车不得方轨 , 马不得并行 , 百人守险 , 千人不能过也 。 秦虽欲深入 , 则狼顾 , 恐韩、魏之议其后也 。 是故恫疑虚猲 , 高跃而不敢进 , 则秦不能害齐 , 亦已明矣 。 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 , 而欲西面事秦 , 是群臣之计过也 。 今无臣事秦之名 , 而有强国之实 , 臣固愿大王少留计 。 《战国策-齐策一》

道理都摆在了齐宣王的面前 , 而且苏秦分析得也透彻 , 齐宣王欣然的同意了!

无疑 , 苏秦对齐宣王的游说 , 是成功的 。 虽然对齐国有大肆渲染的成分 , 但是 , 他命中了齐宣王的软肋 , 顾及到了齐宣王的面子 , 也把秦国为什么不敢攻打齐国 , 分析得头头是道 , 为齐宣王最终拿定主意 , 做了有力地铺陈!

参考文献 《战国策-齐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