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州”最早为住在河边之意 , 后用来作为地理区域的划分 , 如“古九州” 。 西汉汉武帝时 , 全国被划分为“十三州部” , 大多以古代州名为名 , 如青州、豫州、荆州等 , 因此又被称为“十三州” 。 这十三州最早为监察区 , 到东汉末演变为行政区 , “州”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魏晋南北朝始 , 州逐渐增多 , 许多地区开始以州为名 , 江苏地区作为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均非常发达的地区之一 , 境内以州为名的城市众多 , 如苏州、扬州、徐州、常州等 , 也有的城市现并未以州为名 , 但历史上也曾为州 , 这也在其所辖市辖区中有所体现 , 如镇江市、连云港市各有一个市辖区以州为名 , 分别为其历史上曾经的州名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润州区是镇江主城区之一 , 位于镇江市区的西南部 , 曾为镇江市郊区后改为润州区 , 现为镇江市政府所在地 。 镇江历史悠久 , 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江南名邑 , 民国时期曾为江苏省省会 , 现为江苏省地级市 , 为江苏省所辖十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镇江之地 , 春秋战国先后为吴国、越国、楚国之地 , 秦灭六国后设丹徒县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江南重镇 , 曾于此乔置南徐州 , 隋朝建立后设润州 , 以城东有润浦而得名 。 隋朝及唐朝初期 , “州制”逐渐取代“郡制” , 州、郡之间曾数次变迁 , 镇江时称润州 , 时称丹阳郡 , 唐中期以后稳定为润州 , 五代、北宋均称润州 ,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 , 仍治丹徒县 , 承袭五百余年的润州自此不复存在 , 直至建国后设润州区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海州区为江苏省地级市连云港市的中心城区 , 地处黄海之滨 , 为连云港市政府驻地 , 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而“海州”也为连云港市历史上的古称 , 作为建制名称也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 , 历史上曾有“东海名郡”“淮海东来第一州”等之誉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海州历史悠久 , 春秋战国先后为鲁国、楚国之地 , 秦灭楚后设朐县 , 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建制史 , 隶属于郯郡(后改为东海郡) , 两汉时期朐县仍为东海郡辖县 。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州地处南北激烈交锋之地 , 隶属、建制变化频繁 , 朐县曾被废 , 后海州移治于此 , 北周时朐县改称朐山县 , 仍为海州治所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

隋朝及唐朝初中期曾数次改称东海郡 ,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东海郡改称海州后 , 海州成为稳定建制 。 北宋时 , 海州隶属于淮南东路 , 入金后属山东东路 , 元朝时曾升为海州路 , 后降为海宁州 , 明初海宁州复称海州并省朐山县入海州 , 隶属于淮安府 , 清初袭明制 , 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 , 隶属于江苏省 , 民国初海州直隶州废为县 , 称东海县 。


江苏两区,均以州为名,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江苏两区 , 均以州为名 , 都曾为其所在地级市古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