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我才真正认识了父亲……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60岁 , 我才真正认识了父亲……

新华社杭州8月5日电 题:60岁 , 我才真正认识了父亲……

新华社采访人员 黄筱

今年5月 ,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到社区采集退役军人相关信息 , 胡玲帮助父亲找资料 ,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 翻出一张很破旧的荣誉登记证:

1945年12月在华东野战军立三等功一次

1947年4月在华野三纵七师立二等功一次

1947年6月在华野三纵七师立特等功一次

1947年7月经华东野战军党委批准为“战斗英雄”……

有些泛黄的登记证里密密麻麻记载了父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历:26次立功受奖 , 其中有两次特等功、七次一等功、八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 , 还获得过“人民英雄”的奖章 。

“原来我的父亲在战场上 , 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60岁的胡玲这才开始真正认识了父亲 。

追忆

拥有这么多战功 , 父亲为何隐功藏勋 , 60多年来只字不提?一个傍晚 , 胡玲和父亲促膝长谈 , 这才揭开了尘封多年的“秘密” 。

今年93岁的胡兆富 , 在1943年参加泰宁抗日游击队 , 后被编入八路军鲁南军区警备旅 。 由于上过几年学、认识一些字 , 经过培训学习后他成为一名卫生员 , 长期在一线救治伤员 。

鲁南战役、开封战役、洛阳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南战役……这些原本在历史课本和战争电影里看到、听到的著名战役 , 胡兆富全都参加过 , 大小战役战斗共有46次 。

在战场上胡兆富是离前线战友、也是离枪炮最近的人 , 每当有战友牺牲或者受伤 , 他都不顾枪林弹雨、毫不犹豫冲上前去 。 情急危难之时 , 为了团队他也曾扛过枪和战友们并肩作战 。

一次战斗中 , 排长、班长先后牺牲 , 部队无法推进 , 胡兆富作为幸存的支部委员 , 放下医药箱 , 一边组织战士正面实施火力压制 , 另一边指挥其他人利用战壕掩护绕后 , 成功攻克敌人地堡 , 俘虏10余名敌人 , 缴获马枪、冲锋枪数支 , 被评为特等功 。

胡兆富也跟女儿谈起他战伤后遗症的来历 。 1948年的开封战役中 , 胡兆富跟随突击部队冲进城里 , 突遇敌机轰炸 , 他头部和胸部都被流弹击伤 , 浑身是血 , “根本顾不上自己 , 连伤员都来不及救啊 , 包扎完一个战友 , 马上救下一个 。 ”回忆起那个场面 , 胡兆富不禁潸然泪下 , 有些人牺牲了 , 他不希望战友受到二次伤害 , 就用身体护着战友的遗体 。

炮火依然没有停息 , 胡兆富眼睁睁地看着两个班的战友被倒塌房屋掩埋 , 爆炸扬起的尘土还未落下 , 负伤的他就带着两名担架员往前冲 , 没有挖掘工具 , 三个人就靠着徒手扒废墟救回11名伤员 , 他自己却因失血过多倒在战场上 。

醒来时 , 胡兆富已在后方昏迷数日 , 一块离大脑核心区域只有几厘米的弹片 , 几经艰难取出 , 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 胡兆富额头上至今都有一块明显的凹入伤痕 , 隔三岔五就会头痛发作 , 年轻时他就止痛片不离身 , 痛到受不了就会吃一颗压一压 。 今年3月 , 71年前的弹片余威仍在“作祟” , 头痛发作时他猝然倒地 , 导致腰椎骨折 。

“爸 , 在战场上您有没有怕过死?是否有过遗憾?”

“从不怕死 , 没有遗憾!”胡兆富的回答简短而坚定 。

走南闯北打仗近10年 , 胡兆富说他从没丢下过一个战友 , 不管情况如何危急 , 无论战友是死是活 , 他都没丢掉过一个 , 最艰难的一晚上大部队整夜行进作战 , 胡兆富包扎了200多名伤员 。 “让受伤的战友少吃苦 , 让牺牲的战友不要暴露在外面 。 ”

传承

“爸爸还在看病人 。 ”

“爸爸跟同事下乡出诊了 。 ”

“爸爸今晚要值班 。 ”

胡玲说 , 小时候妈妈跟四个兄弟姐妹要求 , 父亲不到家就不能动筷子 , 晚上八九点吃饭是常事 , 一家人都眼巴巴围着饭桌等 , 有时母亲看时间实在太迟 , 就跑去父亲工作的医院看看 , 然而带回的经常是这样的消息 。

“虽然跟父亲一起吃顿饭是‘奢侈’ , 但我们四个孩子却不喜欢跟他吃饭 。 ”胡玲回忆 。 严厉、陌生——是父亲给他们童年留下的印象 。

战争结束后 , 胡兆富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 , 放弃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党总支书记的领导岗位 , 主动申请来到当时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医疗条件落后的浙西山区衢州市常山县 , 支援血吸虫病防疫和治疗 。

“救一个 , 再救一个”是胡兆富的真实写照 , 无论是战场上抢救伤员 , 还是在医院救治血吸虫病人 , 他总会拼尽全力 。 胡兆富说看到腹大如鼓、干瘦如柴的血吸虫病人时实在难受 , 一门心思地想去救治他们 , 很多情况下只能为大家舍小家 。

今年76岁的杨丽君是胡兆富在医院的老同事 , “当时内科门诊人很少 , 每天要接诊150多个病人 , 胡医师每天来得比我们早 , 走得比我们晚 , 吃住基本都在科室或者值班室 , 虽然住在同一个宿舍楼里 , 却没和他碰过几次面 。 ”

杨丽君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 , 当年因为交通条件不便 , 胡兆富会花上一天时间 , 徒步到距县城以东40多公里的偏远乡镇毛良坞给病人看病 , 有时候碰到病人没钱治病 , 他就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病人 。

从1963年到1985年离休 , 胡兆富在常山县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了整整23年 , 他从未请过一天假;脑子里的弹片后遗症引发头痛 , 他就拿冰袋敷一敷;患膀胱炎尿血也不休息 , 边吃药边工作;作为科室唯一的党员 , 每年春节主动要求在医院值班 , 一家人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年夜饭 。

虽然内心一直对父亲有抱怨 , 但在胡玲成长的岁月里 , 耳畔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是胡医师的女儿吧?你爸爸真好”“你父亲救了我的命”“你爸爸真是个好医生” , 在路上、在校园、在小区里 , 常常会有陌生人跟胡玲打招呼、微笑 。 她渐渐发现在家人生活中常常“缺席”的父亲 , 在广大病人中间无处不在 , 无微不至 , 收获了如此多的尊重 。

“潜移默化中 , 父亲好像成为我的灯塔 , 一直指引着我向前走 , 17岁选择学校时 , 我也是受他影响进入了护理专业 , 希望我的一生也跟父亲一样 , 在医疗岗位治病救人 。 ”胡玲说 。

守护

胡兆富的柜子深处藏着一个不起眼的鞋盒 , 里面装着大大小小十多枚奖章——华东野战军三级战斗英雄奖章、华东军区第一届劳模代表大会人民英雄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

历经数十年 , 奖章原有的明亮金色有些褪去 , 出现了斑斑锈迹 。 但当他拿出盒子、翻出曾经的军功章时依然激动澎湃 , 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反复擦拭 。

这个鞋盒胡兆富藏了几十年 , 今年拿出来时也只让子女们匆匆看了一眼 , 便又重新放回箱底 。

担任过常山县人民医院院长的王贞元 , 听闻胡兆富鲜为人知的经历颇感意外 。 他说两人相识30多年 , 从来没听他谈起过战争年代的事 , 即使偶有问起 , 也是三言两语带过 , 这些军功章更是见所未见 。

胡兆富对个人利益看得很淡 , 工作多年 , 退休时存折上存款几乎为零 , 他的收入除了抚养四个子女 , 不少都给了有困难的病人垫付医药费、交通费 。 十多年前 , 一位老战友来家里看望他 , 询问是否享受到省先进工作者的补贴待遇 , 他却只是回答材料丢失了 , 也不准家人去补办 。

1985年离休后 , 常山县人民医院因为他出众的医德与医术 , 想要高薪返聘 , 胡兆富只收取象征性的一元钱报酬 。 一年之后 , 他选择退出 , 他说那时候科室里来了不少专业院校毕业生 , 应该把舞台让给年轻人 。

老兵胡兆富的故事被地方党委政府、百姓知道后 , 他得到了许多关心和慰问 , 一时间有许多领导、老同事来看望 , 他都有些不适应 , 总会挥挥手说一句“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 不值一提” , 不愿多谈一次功劳 。

“您是真正的英雄 , 您身上的精神如果能传承下去 , 会出现更多像您一样 , 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好党员、好同志 。 ”胡玲称赞父亲 , 但胡兆富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伤感 , “真正的英雄牺牲了 , 他们走了 , 我才被大家知道 , 我只是在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 守护当初的承诺 , 尽一名共产党员的应尽职责 。 ”

鲐背之年的胡兆富如今经常叹息 , 党和国家发展形势这么好 , 他却不能继续为人民做事、发光发热了 , “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 。 ”回顾人生 , 父母早亡 , 孤苦无依 , 是共产党赋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 新中国成立后还送他学习小学、初中文化 , 又到第七军医大提高医术 。

“我是共产党员 , 就是一颗螺丝钉 , 为人民做点事都是应该的 。 ”正是因为守护着这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 指引着他从战士到医生 ,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 , 始终如一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