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结拜又称结义 , 雅称义结金兰 , 俗称结义、换帖等 , 又称拜把子 , 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 。 异姓好友为使关系更加密切 , 不管分别来自何方 , 不论家庭背景 , 只要通过一种仪式之后 , 就互相以兄弟姐妹相称 。 民间叫做干兄弟 , 把兄弟或干姊妹 。 不但结拜者如同兄弟姐妹相称 , 双方家人也如至亲往来 , 称呼如同家人 , 叫做干亲 。

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 ,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 。 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 , 虽然异姓 , 既结为兄弟 , 则同心协力 , 救困扶危;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 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 皇天后土 , 实鉴此心 , 背义忘恩 , 天人共戮!'誓毕 , 拜玄德为兄 , 关羽次之 , 张飞为弟 。 祭罢天地 , 复宰牛设酒 , 聚乡中勇士 , 得三百余人 , 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 (《三国演义》第一回)"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

桃园三结义

后人崇拜之、继而仿效之 , 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 , 通过一定的形式 , 结为兄弟般的关系 , 并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和帮助 。 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 。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 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 , 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 。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 , 即以自愿为基础 , 通过协商同意 , 择吉日良辰 , 在大家都认为适宜的地方 , 如祠堂等 , 上挂关公等神像 , 下摆三牲祭品 , 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 , 每人一粒) , 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 , 女结拜为雌鸡) , 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 , 内容附后) 。 "金兰谱"每人一份 , 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 , 并按手印 。 仪式开始后 , 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 。 然后 , 把鸡宰了 , 鸡血滴入红酒中 , 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 , 把血也滴入红酒中 , 搅拌均匀 , 先洒三滴于地上 , 然后各自对天发誓 , 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 , 每人喝一口 , 以示从此之后彼此情同手足 , 祝福与共 。 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 。 这种形式 , 有的也叫"歃血立盟" 。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

义结金兰

据史料载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 , 刘伯承率部取道四川 , 就曾与当地的彝族首领小叶丹饮鸡血酒盟誓 , 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 。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 , 人数无限定 , 但必须是奇数 , 同年人同性结拜 , 男的称兄弟 , 女的称姐妹 , 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 , 多为志趣相投 , 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 。 结拜主要礼仪是焚香祭祀、跪拜磕头、共立誓言与互相换帖 。 帖是一种书面的文契 , 一般用长条红纸来回折叠几次 , 成信封大小 , 再在封面上写上《金兰谱》或《兰谱》 , 里边大多写有结拜人某某等二人或若干人 , 因交情日笃 , 友谊深厚 , 愿意结拜为姐妹;然后写明姓名、籍贯、年岁、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 , 以及父祖曾祖的姓名出身、官职等;最后标明结拜的年月日 , 结拜人的签名盖章或按指印 。 在祭祀完各人的祖先之后 , 互相交换此帖 , 每人保存一份 , 便算正式结拜为兄弟姐妹了 。

相关的礼俗有: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 , 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没通过盟誓仪式者不算正式结拜等等 。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 , 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 , 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 当然现实中尚有部分结拜的青年人 , 对旧时礼节相对淡薄 , 仪式一般从简 , 多以口头盟誓为主 , 隆重者则在关公神像、"祖师公庙"或其他神明面前按礼仪习俗举行盟誓 。 要结为盟友的青年人在结拜前一般须经各方家长同意 , 因为长辈阅历较丰富 , 比较慎重 。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义结金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 //

结为拜把兄弟

结拜仪式后 , 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称呼 , 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 , 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 , 甘苦同当 。 正如明代梁辰鱼《浣纱记》中所说:"三年曾结盟 , 百年图欢庆 。 "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 , 均以兄弟关系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