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前言:明开平王常遇春 , 是历史上摧锋陷阵 , 所向必克的一员名将 , 更堪称重光华夏 , 功勋盖世的伟大民族英雄 。 他绝不仅仅是一名猛将或斗将 , 而是兼具大军统帅才能、智勇双全的全能型名将 。 他从南到北 , 攻城略地 , 斩获无数 , 所立战功 , 纵观五千年中国历史 , 可堪比拟者 , 不超过十人 。 可惜他年仅四十就暴卒于行军途中 , 犹如一颗闪亮的流星 , 照亮了公元十四世纪的将坛 , 耀我华夏英武之魂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动漫形象

人穷志不短 , 弃盗为良将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 。 青少年时期 , 不甘心于老死田间 , 因而随人习练武术 。 家贫 , 无力支付学费 , 就以多出力干些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 。 到长大成人之后 , 常遇春体貌奇伟 , 身高臂长 , 力气过人 , 学武有成 , 精于骑射 , 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

常遇春成长的年代正值元末 , 阶级矛盾已经激化 , 盗匪和起义军蜂起 。 常遇春因不满生活现状 , 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 , 就投奔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 。 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 , 就让他当什夫长 , 并引为心腹 。 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 , 入宅为盗 。 起初颇觉新鲜 , 既能大碗食肉 , 又能分得银两 。 数月之后 , 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 , 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 , 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 , 另寻出路的念头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古时强盗

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 , 常遇春随刘聚在和州抢掠时正巧遇上朱元璋率军攻和州 。 常遇春早就听人说过朱元璋仗义豪侠 , 很有作为 。 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机会 , 装成老百姓观察朱元璋的行经 。 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 , 视士卒如弟兄的作风 , 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 , 不害百姓的行为 。 经比较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 , 刘聚仅仅是个盗匪 , 不能与朱元璋相比 。 他当机立断 , 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

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时 , 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 , 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 , 并不愁衣食 , 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 , 并无大志 。 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 , 因此前来投奔 , 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 。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 , 我愿打到哪里 , 渡江之日 , 愿为先锋 。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 , 体魄健壮 , 出语忠恳 , 就把他留了下来 。 从此 , 常遇春弃盗为良 。

大将遇明主 , 英主遇良才

最初朱元璋并没有将常遇春看在眼里 , 只是把他安排到军中做了个小兵 , 常遇春也没抱怨 , 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 , 常遇春身先士卒 , 敢战争先 , 终于他的军事才能成功的吸引到了朱元璋 , 朱元璋任命他为本部先锋 , 冲锋在前 。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 ,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 , 朱元璋即率军渡江南下 , 在著名的采石矶(在今马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战役中 , 面对着元朝水军元帅蛮子海牙的严密防守 , 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 , 纵身登岸 , 冲入敌阵 , 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 朱元璋即挥军登岸 , 元军纷纷溃退 , 缘江堡垒纷纷归附 。 朱元璋便乘胜率军攻占太平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开国猛将常遇春

次年三月 , 又攻占集庆 , 改名为应天府 。 集庆及其周围地区的占领 , 使朱元璋获得一块财富之区 , 为在江南的继续开拓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 这一阶段的战斗 , 常遇春锋芒初露 , 立了头功 , 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 , 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 。

大将崭露头角 , 鏖战攻破衢州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 , 朱元璋攻取金华后 , 派遣大将军常遇春进兵攻取衢州 。 常遇春率部一路杀将而来 , 首先攻取了龙游城 。 他在戎马倥偬间 , 还吟赋《龙游道中》一诗以纪行:“策蹇龙游道 , 西风妒旅袍 。 红添秋树血 , 绿长旱池毛 。 比屋豪华歇 , 平原杀气高 。 越山青入眼 , 回首鬓须搔 。 ”字里行间 , 流露出英雄豪气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常遇春像

当常遇春率领马、步、水三军到达衢州城下时 , 但见城垣壁垒森严 , 固若金汤 。 常遇春率部在城下树栅栏 , 建奉天旗 , 从陆上、水上将衢州6座城门团团围住 。 常遇春又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等攻城军械 , “拥至城下 , 高与云齐 , 欲阶以登城” , 他又在大西门城下“穴地道攻之” 。 伯颜不花的斤面对常遇春部的猛烈进攻 , 凭借坚固的城垣 , “以束苇灌油烧吕公车 , 驾千斤秤钩懒龙爪 , 用长斧砍木梯 , 筑夹城防穴道” , 双方交战激烈 , 常遇春久攻不克 。

后来 , 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 , 毁其所架之炮 , 攻围甚急 。 元军支持不住 , 遣使密约投降 , 衢州路院判张斌夜出小西门 , 迎常遇春大军入城 。 这样 , 元军甲士万人 , 才迅速崩溃 。 常遇春攻取衢州城后 , 立“金斗翼元帅府” , 设元帅和枢密分院判官 , 元朝在衢统治势力遂荡然无存 。

后来常遇春率军队进驻九华山时 , 适逢天旱无雨 , 士兵饮水困难 。 于是 , 他亲自带领将士在九华山下寻水 , 忽然在五溪桥南边挖出了六股泉水 , 解决了部队饮水的困难 。 这六股泉水是否为常遇春所发现 , 无从查考 。 但是常遇春结寨六泉口 , 大战九华山却是千真万确的 。 后人有诗可证:偏仄旁山行 , 溪流咽不呜 。 何年留古砦 , 犹复说开平 。

东征西讨伐 , 大破陈友谅

据史料记载 ,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 , 朱元璋令常遇春与另一名大将徐达率重兵镇守池州防备 。 陈友谅统其兵众 , 部署袭取池州 。 徐达侦悉陈友谅的行动 , 令常遇春率精兵万人 , 设伏于六泉口 。 陈友谅兵至 , 全力猛攻池州城 , 徐达率领守军开城出击 , 常遇春伏兵掩其后 , 大破陈友谅军 , 斩首万余 , 擒捉三千 , 陈友谅败走江州(九江)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形式分析图

西征陈友谅 , 常遇春再立大功 。 陈友谅占据上游 , 精兵大舰 , 雄心勃勃 , 是朱元璋开拓事业的主要威胁 。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 , 陈友谅率水军数十万直取应天 , 在南京城西北的龙湾与朱元璋军展开一场恶战 。 朱元璋以弱御强 , 便设计用伏 , 诱敌深入 , 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设伏 , 为全军主力 。 经过一场鏖战 , 在龙湾登陆的陈友谅兵 , 遭到常遇春、冯国胜伏兵的冲杀 , 死伤惨重 , 溃不成军 。 正值江水落潮 , 龙湾水浅 , 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全部搁浅 , 朱元璋挥水陆军并进 , 陈友谅大败而逃 。 龙湾大捷 , 朱元璋转危为安 , 并壮大了力量 。 常遇春大破敌阵 , 战功卓著 , 不久 , 升行省参知政事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龙湾之战

龙湾战后的第三年 , 1363年 , 陈友谅以号称六十万大军倾巢来攻 , 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六天的决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决战 。 朱元璋先是派兵封锁敌人的归路 , 交战中 , 陈友谅军船大、坚固 , 但速度慢 , 朱元璋军船小、速度快 , 操作灵活 , 两军相持 , 难解难分 。 一次朱元璋座船搁浅 , 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率船队来围攻 , 情况危急 。 常遇春奋勇当先 , 射伤张定边 , 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 , 使其脱离浅滩 。 战斗中常遇春奉命积极组织火攻 , 发挥小船优势 , 乘风纵火 , 陈友谅的舰队被烧得烈焰冲天 , 兵将损失过半 , 湖水尽赤 。 陈友谅率残舰撤往湖口 , 又受到朱元璋诸将的追击和常遇春的迎头堵截 。 陈友谅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死去 。 这场决战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 陈友谅覆灭 , 使朱元璋成为群雄中之强者 。 常遇春因功受赏 , 得金帛田地甚厚 。 不久 , 升为平章政事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鄱阳湖之战

这次战役不仅恢复了皖南军事要地太平县 , 也使汉军龟缩于武汉不敢再犯 。 论功行赏常遇春功劳最大 。 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 , 摧锋陷坚 , 莫如副将军 。 ”

北伐定天下 , 将星耀青史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 , 常遇春先是随徐达率军攻占庐州 。 接着 , 又与邓愈会合征服江西的

新淦、吉安、赣州、南安等郡县 , 岭南韶州、南雄等地望风降附 。 第二年五月 , 常遇春又奉命与邓愈率军攻取湖北的安陆、襄阳;十一月与徐达率军攻占了泰州 。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 , 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 , 常遇春为副将军 , 率兵二十万东征张士诚 。 按照朱元璋的部署 , 徐达、常遇春的军队先攻取了湖州和杭州等地 , 翦除了张士诚的羽翼 , 平江(今苏州)孤立无援 , 经过长达十个月的围攻 , 平江城破 , 张士诚败死 。 常遇春以功进封为鄂国公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开平王常遇春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 , 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 , 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 , 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 。 当时北方元朝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 , 所以 , 徐达、常遇春出师三个多月 , 即平定山东 。 洪武元年四月 , 明军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 , 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 , 麾下壮士从之 , 勇猛冲杀 , 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 , 俘获无算 , 史称塔儿湾大捷 。 这一仗 , 占领了河南和潼关 , 夺取了陕西的门槛 , 为攻取元大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北伐路线图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 , 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 , 连下德州、通州 。 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 八月二日 , 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 , 改为北平府 。 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 , 攻取山西 。 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 , 平定山西 。 洪武二年三月 , 西征军进攻陕西 , 元将李思齐由凤翔奔临洮 , 力竭投降 。 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 , 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 , 兵锋已抵通州 。 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 , 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 , 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 , 大获全胜 。 为了覆其巢穴 , 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 , 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 , 顺帝逃到应昌府(又称鲁王城 , 虎城 , 故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 。 常遇春夺取开平 , 全歼留守元军 , 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常遇春攻克上都开平后 , 明朝和北元疆域图

将星突陨落 , 千古留英名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 , 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 , 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 , 突然病卒 , 年仅四十岁 。 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 , 赐葬钟山之下 , 并亲自出奠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明功臣常遇春墓

分析常遇春暴病而亡的原因 , 可能是他作为一军的统帅 , 却总喜欢冲锋陷阵 。 在北伐之前 , 朱元璋就曾提醒过他:“身为大将 , 顾好与小校角 , 甚非所望也” 。 当时常遇春“拜谢” , 可是到了战场 , 依然我行我素 , “单骑突其阵” 。 在二十几年的征战中 , 常遇春多次负伤 , 加上不停的征战 , 居无定所 , 食无定时 , 身体可能积劳成疾 , 一直处于亚健康 。

大军北征从5月出发 , 到7月班师 , 正值夏秋之际 , 天气炎热 , 一路上常遇春既要制定作战计划 , 又要披甲冲锋陷阵 , 体力消耗极大 , 虽然表面上没事 , 但身体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况 。 而柳河川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 , 7月间虽然气温较低 , 但昼夜温差极大 。 而常遇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患上了“卸甲风”而暴死的 。 可以想象 , 柳河川地区白天天气炎热 , 常遇春又重甲在身;到了晚上气温凉爽 , 他不顾身上的汗水 , 立即卸去盔甲 , 引发 “中风”之疾;连带着多年伤病 , 身体达到了极限;加上大军远征 , 没有良医 , 遂不治身亡 。

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 , 追封开平王 , 谥曰忠武 。 配享太庙 。 朱元璋还赋诗:“朕有千行生铁汁 , 平生不为儿女泣 。 忽闻昨日常公薨 , 泪洒乾坤草木湿 。 ”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领军十万横行天下——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

开平王墓

常遇春逝世后 , 中国很多地方怀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祠祭祀 。 乾隆十六年(公元1720年)乾隆皇帝亲笔御提“勇动风云”四字 , 颁诏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 , 三层大殿 , 巍峨壮观 。 乾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 由尹继善到怀远常遇春祠堂安位主祭 。 其奉旨题联一副:“将十万众之威名 , 常诵都人仕女;居七八分之功业 , 永留大地河山 。 ”

后记

常遇春沉着勇猛果断勇敢 , 善于抚慰士卒 , 摧毁敌锋攻陷敌阵 , 从没有失败过 。 虽然没有学习过史书 , 用兵却与古人相合 。 比大将军徐达年长二岁 , 多次随从征伐 , 听从约束 , 十分谨慎 , 当时的各将就称徐达、常遇春 。 常遇春曾自称能率领十万部众 , 横行天下 , 军中又称他为“常十万” 。 后清朝名臣张廷玉评价说:“开平摧锋陷阵 , 所向必克 , 其智勇不在中山下 , 而公忠谦逊 , 善持其功名 , 永为元勋之冠 。 身衣日月剖符锡土若王者 , 可谓极盛矣!”细考常遇春生平战功 , 可说完全可与军事生涯更长的徐达齐名并肩 , 在北伐战争中的决定性贡献 , 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 哪怕上溯至古之名将如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 , 论战绩论智勇 , 论步战、水战、车战、骑战的全方位综合能力 , 亦可与比拟而丝毫无逊 , 完全无愧于中国历史前十名的将领 。 论对华夏民族的功劳贡献 , 常遇春更堪称居功至伟的的千古英雄 。 一颗将星如流星般 , 划过公元十四世纪的天空 , 短暂却灿烂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