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因为信仰 , 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新华社南昌8月21日电 题:因为信仰 , 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新华社采访人员胡振华 胡晨欢 郭杰文

54年前 , 在部队意外负伤、几乎失明的程樟柱时常默念“愈艰苦 , 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他说 , 方志敏烈士的这句话赋予他生的力量与希望 。

51年前 , 伤残退伍的程樟柱婉拒部队的疗养待遇 , 回到故乡江西德兴 , 自愿到一座为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而建的纪念馆作义务讲解员 , 常年驻守 , 乐此不疲 。

冬去春来 , 年轻小伙已至桑榆暮年 。 他用半个世纪的时光 , 以一片赤诚 , 凭一腔热血 , 宣讲红色故事 , 义务讲解服务超过20万人次 。

“因为信仰 , 所以‘看见’ 。 ”他说 。

“看见”方志敏:“把不屈不挠装进心里”

8月的江西省怀玉山区 , 云遮雾绕 , 郁郁葱葱 。

“每天早上起来走出房门 , 往右转弯走35步 , 再往左转弯走75步 , 上5级台阶 , 往前走就是纪念馆大门 。 ”在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 程樟柱身着红军服 , 拄着自制盲杖 , 边走边介绍 。

1935年1月29日 , 方志敏在怀玉山区不幸被捕 , 后被杀害 。 1954年 , 江西德兴政府部门在他被捕的附近区域修建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 以纪念方志敏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 。

采访人员看到 , 纪念馆大厅里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石碑赫然屹立 , 墙壁上悬挂着方志敏英勇事迹的展板 。 左右四个展厅分“方志敏点红德兴”“血战怀玉山”等多个主题进行陈列 。

数十年来 , 程樟柱就住在纪念馆旁的平房里 。 寒来暑往 , 偌大的纪念馆 , 他装在了心里 , “我把方志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装进心里” 。

1965年 , 程樟柱在部队意外负伤 , 左眼失明 , 右眼视力仅为0.04 。 为什么?怎么办?年轻的程樟柱一遍遍叩问自己 , 他甚至想到了死 。 这时 , 从小读方志敏文集的他 , 想起一句充满力量、振聋发聩的话:愈艰苦 , 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

在狱中面对死亡 , 方志敏多次提笔写下“奋斗”二字 。 在回忆1928年的艰苦斗争时 , 方志敏写下了上述的话 。

“心情低落时 , 我就默念这句话 , 它给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 ”程樟柱说 , 方志敏烈士的老家弋阳和他的家乡德兴都属于上饶市 , 从小他就知道方志敏、佩服方志敏 。

退伍回乡 , 程樟柱凭着微弱的视力 , 经常跋涉于怀玉山区的深山密林 , 找寻方志敏烈士战斗过的地方 。

一草一木 , 寄托哀思 , 蕴藏力量 。 “在曾经的战场 , 我一字一句理解自己准备的讲解词 , 仿佛看见了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 , 看见了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 。 ”程樟柱说 。

为了搜集方志敏烈士的事迹 , 程樟柱几乎访遍了德兴所有的老红军 。 一次 , 他碰到一位和方志敏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 。

“那位从敌人手中逃脱的老红军 , 脸上有两寸多宽两寸多长的疤 , 皮都被敌人打掉了 。 摸到他的手 , 好深一条槽啊 , 是敌人用手铐铐的 。 ”说到这 , 程樟柱眼泛泪花 , 哽咽无言 。

“我们的红军战士是何等坚强、何等勇敢!我要把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事迹告诉更多的人!”

“看见”精神:“一辈子的坚守是值得的”

“方志敏被捕遭到搜查时 , 敌人十分惊讶 。 ”在纪念馆的展厅里 , 程樟柱向龙头山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作讲解 。 “像他这样重要的领导干部 , 身上除了一块旧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外 , 竟然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 ”

这个“清贫”的故事 , 程樟柱经常向听众讲解 。

1968年 , 程樟柱刚来时 , 纪念馆只是一座简陋的砖房 。   

程樟柱一点一点整修 , “全身都是动力” 。 一次 , 他在院里拔草 , 右手被毒蛇咬了一口 , 肿胀难忍 , 幸亏救治及时 , 捡回一条命 。 一次 , 为了买木材修缮纪念馆 , 他凭着右眼仅有的一点视力 , 东奔西走 , 险些跌落十几米高的岩壁……

无数个夜晚 , 呼呼风声夹杂着老鼠的磨牙声袭来 , 程樟柱唱起了军歌 ,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嘹亮的军歌带给我力量 , 驱散内心的孤寂 。 ”他说 。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程樟柱的努力下 , 经过几番修缮 , 纪念馆初具规模 , 2001年 , 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如今 , 院内绿树成林 。 “樟树、桂花树、罗汉松……院子里的树大多是程老亲手栽种 , 门口的大樟树比我年纪还大 。 ”44岁的沈金花2018年来到纪念馆工作 , 她说想认真学习讲解 , 把程老的工作传承下去 。

今年以来 , 程樟柱发现他的房间经常多了一些馒头、包子和桃酥饼 。 费了一番周折 , 他才搞清楚 , 原来是几个经常来听他解说方志敏故事的小学生悄悄放下的 。

“我们一般周末过来 , 程爷爷很善良很慈祥 , 知道很多革命故事 , 讲得很生动 。 ”13岁的黄慧霞刚从龙头山中心小学毕业 。

“我很感动 , 小小年纪就让我感受到温暖 , 我一辈子的坚守是值得的 。 ”程樟柱老泪纵横 。

“看见”信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80年代初 , 程樟柱彻底失明 , 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听广播 。

“总共听坏了13台收音机 , 新近又买了一台 。 ”程樟柱摸了摸柜子里的一排收音机 , 拿出靠近外侧的一台 , 几秒钟就调出了一个声音清晰的频道 。

通过收音机 , 程樟柱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 近年来 , 他还把“中国梦”“新时代”这些新概念新内容融入讲解词 , 辅之以具体事例 。 “与时俱进”“生动鲜活”“深入人心”……听众们自有评论 。

“作为一名党员 , 每次听程老讲解 , 我总忍不住要抱紧双臂 , 借着这个动作抚平心中的战栗 , 仿佛他身上有种火热又纯粹的东西在灼烧着我 。 ”德兴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管委会主任余伟说 。

最近 , 程樟柱和儿子程坚说 , 今年是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 想去南昌的方志敏烈士陵园瞻仰 。

7月的一天上午 , 程樟柱手捧一簇菊花 , 来到方志敏烈士陵园 , 在儿子的搀扶下 , 慢慢拾级而上 。

登上100余级台阶 , 程樟柱用手轻轻抚摸墓碑 , 不禁低声啜泣 。

“方志敏烈士 , 今年是您诞辰120周年 , 我特此给您献花 , 给您鞠躬!”

“我一个残疾人 , 入党不能为党分忧 , 不能为民谋利 。 我感到内疚惭愧 。 ”

“今天站在您墓面前 , 您给我勇气 , 我向党提出申请 , 请党接收我成为共产党员 , 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烈日当空 , 程樟柱身穿红军服 , 头戴红军帽 , 久久地伫立在墓前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