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唐高宗剧照

“种瓜黄台下 , 瓜熟子离离 。 一摘使瓜好 , 再摘使瓜稀 。 三摘犹自可 , 摘绝抱蔓归”——李贤《黄台瓜辞》

章怀太子李贤原本不是太子 , 是因其兄皇太子弘突然于上元二年病死 , 偶然的机会被册立为太子 , 从而命运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 。 在激烈、复杂的斗争中 , 太子生涯很快结束 , 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 , 从客观、主观因素方面来分析李贤太子之位为何被废黜 。

一、章怀太子被废前的形势

永徽六年 , 武则天终于打败自己强大的对手 , 登上了皇后之位 。 这不仅标志着关陇贵族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也最终结束了贵族门阀的残余 , 这对于此后宰相人员的配置 , 有着深远的影响 。 武则天自被封为皇后之后 , 她一直受到高宗的特别宠爱 。 显庆五年 , 唐高宗“初苦风眩头重 , 目不能视 , 百司奏事 , 上或使皇后决之 。 后性明敏 , 涉猎文史 , 处事皆称旨 , 由是始委以政事” 。 当时皇太子李弘年仅八岁 , 且“多疾病” , 高宗虽有重臣宰相辅佐处理朝政 , 但又不放心完全依靠他们 , 为防止大权旁落 , 高宗便让“素多智计 , 兼涉文史”武则天皇后帮助他处理朝政一些事物 。

武则天参政初露锋芒 , “处事皆称旨” , 高宗更为放心 , 让她继续参政 。 显庆五年至弘道元年 , 这时期唐王朝政通人和 , “时比岁丰稔 , 斗米至五钱 , 麦豆不列于市” 。 尤其是在唐高宗晚年病情日益加重情况下 , 武则天成为高宗处理朝中政务的重要助手 , 其个人的权势也随之不断膨胀发展 。 长期参政历练了武则天处事果断 , 谋略远大 , 在政治上影响力愈来愈大 , 有时还实际上掌握着最高权柄 。 其个人的野心随着权力增长而不断地变大 。 史载“百司表奏 , 皆委天后详决 。 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 , 威势与帝无异 , 当时称为二圣”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武则天剧照

自武则天参政后 , 在高宗的信任下 , 她广树私恩 , 在官僚队伍中趁机网罗人才 , 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 , 这期间使武则天的政治实力顺利地迅速增长 。 唐代科举制度打破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限制 , 使大批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蜂拥进入官场 , 他们代表了新兴起来普通地主政治要求 , 他们的上升形成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 。 自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后 , 很自然地成为新进寒门官吏的代表 。 武则天在唐高宗在世时 ,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相当实力的武氏亲信官僚 。 诸如一直与武则天保持亲近关系的刘仁轨等都是支持、拥护武则天的 。 这为她以后掌权称制 , 武周代唐奠定坚实的组织力量 。

高宗以前因身体不好 , 武则天帮助处理朝政 , 可以被朝臣接受 。 但现在既然有储君 , 武后理当让太子来处理朝政 , 退居幕后 , 这对不遗余力追逐权力母后武则天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 面对武则天在朝中的势力不断膨胀 , 仪凤年间唐高宗为太子李贤组织的宰相领导班子基本上都是忠于李氏王朝的大臣 , 诸如郝处俊、李义琰、李敬玄和高智周等 , 都坚决反对武则天掌权 ,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太子李贤身上 。 故太子李贤便成为拥李派和拥武派之间权力斗争的焦点 。

二、太子贤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冲突

(1)武则天对太子贤严格要求

李贤是在高宗和母后武则天支持下被册立太子的 , 太子期间数次监国 , 在监国期间 , 处事明审 , 得到众多朝臣的称赞 。 地位和声望不断提高 , 对权力要求日益上升 , 再加上德高名望之人和重臣的辅佐 , 太子李贤周围逐渐形成了一股较强的拥李势力 。 太子越是积极参预国政 , 就越容易加深了同武则天的矛盾 。 太子贤在参政过程中对母后威严不是很服从 , 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传》中认为章怀太子比起其兄李弘 , “为人实际 , 个性很强 。 ”章怀太子这种态度引起武则天不满 , 她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 为了加紧训诫控制 , 她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和《孝子传》给李贤读 , 还“数作书诮让之” , 希望他虚心、努力学习政务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章怀太子的鉴若止水镜

但李贤年轻气盛 , 且思想上也比较保守 , 自命不凡 , 面对着母后专权 , 当然不甘愿充当傀儡 , 任人摆布 。 权势利益的争夺使武则天和李贤的母子关系日益紧张 , 斗争也日显表面化 。 李贤虽有一定的政治才能 , 用心监国 , 学习政务 , 颇有所为 。 但他毕竟年青 , 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 仪凤年间多有灾难 , 仪凤二年四月 , 河南、河北发生旱情 。 特别是仪凤四年二月 , “东都饥” , 但太子贤仍在“北门之内 , 造作不常 , 玩好所营 , 或有烦费 。 倡优杂伎 , 不息于前 , 鼓吹繁声 , 亟闻于外” 。 见太子嗜声色兴土功 , 不体恤民情 , 太子司议郎韦承庆上书给太子 , 说“自顷年以来 , 频有水旱 , 菽粟不能丰稔 , 黎庶自致煎穷 。 今夏亢阳 , 米价腾踊 , 贫篓之室无以自资 , 朝夕遑遑 , 唯忧饥懂 。 天下之脉 , 实可哀矜 , 稼穑艰难 。 ”从 这段史料反映了李贤自身品行也存在问题 , 并不是如后人所说的十分“贤明” 。 李贤这些不良行为 , 一向课子严厉的武则天不能容忍的 。

韦承庆 , 是太子贤的东宫属僚 。 为人恭谨而善于作文 。 李贤为雍王时 , 承庆为雍王府参军 , 府中文翰悉委之与他 。 李贤立为太子后 , 迁司议郎 。 司议郎“掌侍奉规谏 , 驳正启奏 , 并录东宫记注 , 分判坊事 。 ”为此 , 马周曾叹日“所恨资品妄高 , 不得历居此职 , 不无恨焉” 。 韦承庆曾多次上书太子贤 , 对太子的言行处事等方面上疏谏曰“愿博览群书 , 以广其德 , 屏退声色以抑其情 , 为上嗣之称首称 , 奉圣人之洪业 。 ”太子作为未来的储君 , 因其地位身份重要使其个人行为表率、品德不再是个人的小事 , 稍有失误常常被看作一件“失德”大事来考虑和衡量 。 太子李贤正是因为自身品行问题而导致其太子之位被废黜 。 武则天对李贤不仅严格要求 , 对她的三子李显和幼子李旦也是如此 。 以李贤的心计和能力而言 , 决不能与其母后智略权谋相比 。 李贤年轻好胜 , 处处显露自己治国的才华 , 这就加速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

(2)谣言的影响

随着母后武则天权势越来越大 , 太子李贤涉政 , 母子二人的面临权力争夺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 永隆元年 , 宫中开始流传一些真假难辨的谣言 , 时盛传太子贤不是天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 而是天后姐姐韩国夫人所生 。 实际上这种谣言是不足可信的 。 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母子二人关系紧张的事实 , 太子李贤与母后武则天的矛盾 , 绝非是简单的母子关系失和 。 仪凤四年 , 受宠于武则天的明崇俨被杀 , 这个事件更是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章怀太子墓

明崇俨其父任安喜令 , 年幼的他随同前往 。 其父手下有一小吏有善役召鬼神之术 , 崇俨好奇 , 时间久了竟全学会其术 。 乾封年间 , 高宗闻其名后 , 召见交谈甚悦 , 不久便擢授冀王府文学 。 仪凤二年 , 累迁正谏大夫 , 特令入阁供奉 。 崇俨每谒见高宗和武后 , “辄假以神道 , 颇陈时政得失” 。 高宗“深加允纳” , 对他很是赏识 。 高宗曾为其五代祖梁处士山宾故宅“特为制碑文 , 亲书于石” 。 崇俨还以符劾之术为则天宠信 。 时太子李贤与母后武则天关系紧张时 , 他揣摩武后心里 , 密称太子贤的弟弟英王哲长相和性格颇似太宗 , 相王旦貌相贵重 , “私奏章怀太子不堪承继大位” , 挑拨武则天对太子贤的不满情绪 。 如果武则天没有废太子之意 , 一个仰人鼻息的术士决不敢如此大胆在太子的母后面前搬弄是非 , 非议储君的 ,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没有人敢轻易去做的 。 由上可判断 , 李贤己经失去了武则天的信任 , 太子地位己经开始动摇了 。

调露元年 , 二圣与太子贤俱在东都洛阳 , 五月三日夜晚 , 明崇俨在路上被人暗杀 。 该桩命案发生后 , 二圣闻讯都很震怒 , 令大理寺及金吾卫协力严加惩办刺客和主谋者 , 七日 , 并令太子贤监国 。 《资治通鉴》记载“敕三司亟推鞫 , 妄承引 , 连坐者众 。 ”一年多过去了 , 这件案子一直没有线索 , 此案搁置久了 , 社会上开始流传是太子贤得知崇俨的私奏 , 派人暗杀的 , 这些谣言使太子贤陷入十分被动的处境 。 “及崇俨死 , 贼不得 , 天后疑太子所为 。 ”流言四起后 , 面对威严无比的母后武则天 , 李贤开始惶惶不安 , 深为自己前途担忧 , “每日忧惕 , 知必不保全” 。

在这阶段 , 他曾作《宝庆乐》在太清观演奏 , 当时以通晓音律闻名京师的李嗣真观路过 , 观看后对道士刘概、辅俨说:“此曲何哀思不和之甚也?”二人对曰:“此太子所作《宝庆乐》也 。 ”李嗣真听后说“宫不召商 , 君臣乖也;角也徴戾 , 父子疑也 。 死声且多哀 , 若国家无事 , 太子任其穷 。 ”数日后 , 太子贤被废为庶人 。 音乐是人内心的心声 , 李贤所作的《宝庆乐》却名实不符 , 体现了李贤当时惶恐不安的心理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章怀太子墓壁画《仪卫图》

在斗争中 , 从心理上击垮对手往往更具有效果 。 母子关系的破裂 , 这时谣言又四起给李贤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压抑 。 好声色畋猎是典型的王公贵族活动 , 况李贤正值年轻 , 更难以抗拒声色的诱惑 。 虽熟背“贤贤易色”等语 , 但实际上并非时刻都以其来约束自己 , 不近女色 。 李贤好声色 , 并“与户奴赵道生等狎昵” , 且“多赐之金帛” 。 前太子承乾就因“好声色 , 慢游无度”不良的行为而失宠于唐太宗 。 太子贤好玩乐和任性行为 , 遂被课子严厉的母后所“遣人发太子阴事” 。

此事被人告到高宗那里 , 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的高宗对太子贤期望很大 , 知道此事后很震怒 。 命令中书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 , 黄门侍郎裴炎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共同审理此事 , 这些人均是高宗所倚重的宰臣 。 薛元超、裴炎等率人搜查太子东宫 , 意外之余 , 竟从东宫的马坊里搜出皂甲数百领 , 使事态性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 韦承庆曾就劝谏太子贤“既喧听览 , 且黩宫闱 , 兼之仆隶小人 , 缘此得亲左右 , 亦既奉承颜色 , 能不恃托恩光 。 作威作福 , 莫不由此 , 不加防慎 , 必有愆非 。 于后悔之何及” 。 李贤不听劝告 , 最终给自己招来灾难 。

后世多认为章怀太子李贤十分“贤明” , 所以 , 对他被废以致他自杀而死的遭遇多持同情态度 。 李贤在太子监国期间 , 在政务上确实取得一些成绩 , 为人称赞 。 但是据以上史料分析来看 , 李贤并非十分“贤明” 。 同时 , 他还颇好声色之恶习 , 这些史料反映了李贤自身品行存在污点 , 并非是真正的“贤明” , 言过其实 。 太子贤被废和自身不良习气也有着重要关系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唐章怀太子墓经典壁画《客使图》

三、章怀太子“谋逆”事真相

永隆元年年 , 太子贤因好声色事发 , 在被搜查时竟从东宫搜出皂甲数百领 , 使事态扩大 , 李贤以“谋逆”罪名被废黜 。 章怀太子是遭人陷害 , 还是真要“谋逆”?唐朝对武器装备有严格的禁令管制 , 盔甲属于禁止兵器之一 。 平时无战事 , 连军队府兵都不能拥有盔甲 , 盔甲之类一般都是储放在库府中 , 有专门机构管理 , 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 只有在征行时 , 才会统一发放配给 。 平常百姓如果私自拥有盔甲一领 , 便触犯了律法 , 要受到严惩的 。 《唐律疏议·擅兴律》第二十条中“私有禁兵器” , 规定“诸私有禁兵器者 , 徙刑一年半;若私有甲一领及弩三张 , 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 , 即处以绞刑 。 ”

东宫是未来储君居住的地方 , 所以 , 为了太子安全 , 在东宫也有着严密的护卫 。 保障太子安全的军事系统——十率府 。 东宫十率府是唐府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 唐制东宫可以拥有兵力十率府 , 仿国家军事十六卫建制 。 其中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统府兵 。 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千牛率府不领府兵 , 仅分领监门直长和千牛备身宿卫东宫 。 东宫机构中有太子仆寺 , 下设有马坊 , 这是一个牧养和管理马匹的机构 。 这次在太子贤东宫搜出数百领的皂甲 , 且是在马坊中查出 , 确实让人吃惊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马球图》

东宫中拥有一定量的甲胄器仗实属正常情况 , 但兵器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 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 决不是放在马坊储藏的 。 而李贤将这些兵器藏在此处 , 肯定是有他的目的 。 从小目睹宫中许多斗争 , 深知母后心狠手辣 。 李贤自被救命召回洛阳东宫 , 一直在武则天严密监控下 , 处于高度惶恐不安状态的李贤更深有体会自己的险境 。 太子贤这时和母后的关系已经很紧张 , 处于被动局面太子贤面对势力强大、威严无比的母后 , 害怕的心理越来越强 , 为防不测之用 , 秘藏数百件甲胄、刀枪在东宫马坊中 。

根据大唐律法 , 甲、弩等兵器任何人都不得私藏 。 李贤面对从东宫马坊搜出这些皂甲实证 , 无法反驳 , 这些皂甲便成为他“谋逆”的罪证 。 从上可知 , 李贤并非遭人陷害 。 身为太子的他 , 不可能不知道大唐严禁武器私藏的法律 , 但他明知故犯 ,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私藏兵器的目的 。 在关键时刻 , 自命不凡的章怀太子为自保 , 挺而走险私藏了数百件的甲胄和兵器 , 但并非为了“谋逆” 。 因为私藏的数量也很少 , 不足于造反 , 况他身为太子 , 地位显赫 , 登基皇位不远 , 没有必要谋反 。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原因:唐高宗己失去话语权 , 武则天野心表露无遗// //

隋唐城再现武则天游春盛景

同时 , 在审户奴赵道生时(章怀太子的男宠) , 他供认出明崇俨是太子贤指使他杀死的 。 这种指控极有可能是赵道生在刑讯中受到逼供的结果 。 武则天抓住这两个有利的机会 , 力谏让高宗废掉太子贤 。 高宗素爱太子贤 , 前太子弘病死后 , 新太子贤更被高宗器重 。 案发后 , 高宗为了未来的皇位继承想宽宥太子 , 不愿追究 。 但武后没有放弃这个极有利废掉太子的机会 , 事发后 , 她冷酷无情 , 执意要高宗严办李贤 , 她说“为人子怀逆谋 , 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 , 何可赦也”口气何等决绝 。 想宽宥太子的高宗 , 但面对武则天的强势 , 竟不敢反驳 。

母以子为贵 , 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 , 且处于东宫之位 , 如果武则天没有很强的政治野心 , 她还深爱她的儿子李贤 , 作为母亲一定是保护自己的儿子 , 为其托辞开脱的 , 更不会力谏让高宗废掉自己亲生儿子的太子之位 , 何况高宗也不愿意废除太子李贤 。 虽“谋逆”罪名并不太成立 , 但在这种情况下 , 李贤最终被废为庶人 。 高智周与薛元超、裴炎同治章怀太子狱 , 他不愿意诬陷太子便“无所同异 , 固表去位 。 ”这种行为得到高宗褒奖授其右散骑常侍 。 太子李贤被废 , 间接也反映了高宗在很大程度上己失去对朝政的决定权 。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唐六典》、《唐律疏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