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这一巨著对于我们的影响可谓是影响深远 , 很多初中的阅读课上面都是要求学生读这一本书 , 在1994年的时候 , 这部巨著被拍摄成为了电视剧 , 使得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三国时期的一些事情 , 使得三国文化的发扬更加的直观 。 一直到现在我们看的一些电视剧、玩的游戏、连环画等等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 , 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五虎上将、空城计、借荆州等等典故都是来至于三国演义 。 三国志中说的真实的历史 , 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 因为三国演义这样的巨著真的是太伟大了 , 直接将三国志的风头给掩盖起来了 。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差别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不第”之说的不存在

《三国演义》的开篇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 第一篇讲的是黄巾军 , 黄巾军中有一个头目叫做张角 , 三国演义在介绍这个人的时候说张角是一个不第秀才 。 这样的介绍是一个很大的乌龙 , 在汉代的时候 , 选拔人才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 , 根本没有科举制度 , 更谈不上“不第”了 。 在这件事情上面 , 我们可以看出在东汉的时候 , 秀才是和我们现在认为的秀才有着本质上面的区别的 , 但是的秀才也不叫这个名字 , 为了规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 , 当时称秀才为“冒才” 。 然后再往下看 , 我们现在口口相传的桃园三结义这件事情 , 在三国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关羽的温酒斩华雄一事也和真实的历史有所差别的 , 真正大败华雄的是东吴的孙坚 , 但是三国演义当中把这一功劳留给关羽了 。 但是我们不能说三国演义中说错了 , 把这件事情放在关羽身上 , 使得关羽这个人物更加的有戏剧性 , 三国演义成功就在这里 , 七分真 , 三分虚 , 使得整个三国文化更加的形象生动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隆中对的附加戏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非常的娴熟 , 能够准确的抓住读者心动的点位 , 整部巨著里面设置了很多标志性的内容 , 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 , 画面感很强烈 。 像桃园三结义 , 直到今天都被很多人所羡慕这种兄弟感情 , 整个故事出来之后 , 将兄弟三人情深似海的感情描述勾画的很深刻 。 如果按照三国志这本书来看的话 , 这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 三国志上面对这种人物感情描写是非常简单的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咱们看三国志上面描绘诸葛亮的隆中对 , 诸葛亮将隆中对整个长篇计划说完之后 , 先主曰善 。 一个善字就把隆中对这样伟大的宏图大略给描述完毕了 。 到了三国演义里面 ,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附加了很多的东西 , 像定场诗、两人的心情描写等等 。 这就是三国历史文化的丰富 , 不断的附加一些有特点的东西进去 , 使得整个三国历史更加的多彩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关羽的温酒斩华雄

在三国正史里面 , 有的时候不改一些故事场景 , 是很难做出来效果的 。 比如说孙坚杀华雄 , 按照正史那样看的话 , 是没有多少戏份的 。 关羽杀华雄就不一样了 , 关羽在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底层的人物 , 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 , 就建立起来了一个武圣人的形象 。 在明朝万历年间 , 关羽在民间的崇拜程度已经非常的高了 , 把温酒斩华雄这样的事情往关羽身上一放 , 整个人物神武形象就出来了 , 这在人物创造手法上面是可以理解的 。 关羽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很早的时候就勾勒出来了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 只是对其形象再次进行了点缀 , 通过民间流传的三国文化 , 罗贯中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了很多成分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郭嘉去世的诗句

在三国志记载当中 , 曹操的谋士郭嘉去世之后 , 三国志上面的诗句是这样的 , 虽然天数三分定 , 神机妙算亦可图 。 倘若奉孝仍安在 , 难容西蜀和东吴 。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在赞扬郭嘉的智慧 , 也就是郭嘉离开的早 , 不然就没有东吴和蜀汉两政权的存在了 。 到了明朝之后 , 罗贯中不能领悟到三国时期真实的郭嘉有多么厉害 , 他感觉这首诗把郭嘉这个人物勾勒的太伟大了 , 整部三国演义的主题都是在捧刘遏曹的 , 郭嘉又是属于曹操方面的谋士 , 罗贯中就把这首诗给删掉了 。 在这件事情当中 , 我们也可以看出罗贯中对于整部三国历史还是有着自己的整理 , 成立了自己的一套理念 。 像是关羽月下斩貂蝉这样的事情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子虚乌有的 , 牛唇不对马嘴 , 罗贯中也把这样的民间传说给删掉了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张飞的鞭打督邮

在明朝的民间故事当中 , 鞭打督邮这件事情是张飞做的 , 罗贯中就很好的把这则故事给吸收了 。 在三国志当中 , 鞭打督邮这件事情是刘备做的 , 当时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备 , 亲自前去拜访督邮 , 但是小小的督邮还摆起了架子 , 刘备当时还是比较年轻的 , 脾气你叫暴躁 , 二话不说 , 就把督邮给打了一顿 。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 , 就遇到了这个难题 , 刘备在整部三国演义当中人物性格是比较仁慈的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如果按照正史上面来写的话 , 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 刘备是一位仁义之君 , 不能做这种打人没有素质 , 没有涵养的事情 。 所以罗贯中就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张飞的身上 , 将张飞粗糙无理 , 鞭打督邮的形象给勾勒了出来 。 但是在正史当中 , 张飞是善待士人的 , 礼敬与士大夫 , 不亵与平民的 , 这样的性格和关羽恰恰相反 , 关羽是傲上而不辱下 , 手下当差的人员 , 关羽对他们是很好的 。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没有“不第”一说,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对比 , 没有“不第”一说 ,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

咱们今天通过鞭打督邮、郭嘉去世的诗句、关羽斩华雄、桃园三结义等几件事情 , 将正史和三国演义里面的历史做了一下对比 , 也希望能够改正一下大家对历史上一些事情的印象 , 不至于以后出去聊天的时候闹出什么笑话 。 大家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 , 也可以多读一下三国志类型的史书 , 多个角度对历史的了解有助于大家更加清晰的看待历史 。 大家针对三国时期的这几件事情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