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笔墨丹青映眼帘 , 铁画银钩过千帆 。 笔酣墨饱、龙飞凤舞是书法中的精髓 , 它们从未湮没于历史的尘封中 , 反而是在黑暗浑浊的天空中释放点点星光 。 书法发展渐入成熟期

自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之后 , 中国书法渐向成熟期 。 唐朝继隋结束西晋以来的战乱时期 , 而后连续开创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为文化和书法的兴盛提供稳定社会局面 。 这两个时期呈现出的文化盛世甚至超过了两汉的盛世气象 , 这是一个文化氛围极为浓郁的繁荣环境 。

唐代文化的韵味十足 , 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 辉煌灿烂的唐代书法墨迹流传甚多 , 书法家在这一时期也相涌而出 , 达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 。 不少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对今时今日的书法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如初唐时期的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等 , 中后期还有颜真卿、怀素、孙过庭等等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 。

还有唐太宗李世民 , 李世民酷爱书法 , 尤其是对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唐太宗对其爱不释手 。 相传 , 太宗临终前 , 曾要求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真迹放置床头入葬 , 希望日后在阴间也可随时随地的观赏这部作品 。 单从这一点来看 , 太宗对书法的热衷尤其认真 , 其代表作有《温泉铭》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李白《上阳台帖》的书法作品)

这一时期 , 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均达到一个渐入佳境的境界 , 这个时代的书法作品特点别具一格 。 著名"书圣"李白也是数一数二的书法家 , 代表作是《上阳台帖》 , 这部作品秀活灵动 , 如他的诗一般飘飘乎有仙气之感 , 不难看出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仙人" 。

唐代的书法的具体特点不一 , 有颜真卿的力透纸背、张旭的龙蛇飞动等风格不一的书风 , 形成多姿多彩的艺术盛宴 。 与他国接触甚密 , 书法随之流传别国 , 博大精深的书法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唐风遗存

唐末群雄割据 , 呈五代十国分裂之局势 , 其混战时间长达72年之久 。 晚唐时期的书法已有颓废衰败之势 , 且书法大多数继唐风之后 , 几乎无创新之人 , 唯杨凝式 。 五代之际 , 仅杨凝式一人的书法可登堂入室 , 《韭花帖》为其代表之作 , 此贴用笔柔和轻缓 , 感受出气息沉着稳重 , 章法布局有序清晰 , 结构上奇险相称 。 世人评说有'二王'的精髓书风 , 也有五代兰亭的美誉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 , 局部)

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之后 , 称帝建立大宋王朝 , 五代十国的混战从此被平复 。 国家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同国家之本 , 万民之基 。 宋太祖也有比较注重之前先贤之墨宝 , 加以临摹收藏 。

宋一朝的代表人物不过是四位书家和宋徽宗 , 四家分别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以及徽宗赵佶 。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其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黄州寒食诗贴》 , 此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寒食节对人生感慨而抒发的孤独心境 。 正是这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 书写时一气呵成 , 无半点拖泥带水 , 急速而又千变万化 , 乃苏轼之上乘之作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苏轼之像)

还有政治昏庸又脱凡超俗的君王 , 赵佶的书法学于黄庭坚和褚遂良等诸家名作 , 融会贯通 , 形成自已独一无二的书体风格 , 为'瘦金体' 。 其特点是瘦直秀丽 , 别具风味 。 不得不说徽宗虽不适做一个奋发有为的君主 , 但艺术细胞发达的他做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绰绰有余 , 可惜生在帝王家 。 为数不多的创新书家

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后的忽必烈灭南宋 , 建大都 。 国家版图达到历史巅峰 , 辽、金和西夏的领土均收为腹中 , 历时九十年有余 。 此时的书法大致趋向为尚复古 , 多为继承晋朝和唐朝时期的书风 , 鲜少有自已独有的时代风格 。 纵观元一朝的书家 , 极具代表人物有赵孟頫、少数民族的康里夔夔和契丹族的耶律楚材等书家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 局部)

赵孟頫为元代的首席代表书法家 , 代表作有《汲黯传》、《洛神赋》等传世名作 , 被世人称为楷书的四大家之一 , 作品大多以楷书和行书为主 , 且最为精通 。 从小广学各大名家的传世精品之作 , 篆隶草行楷无不仿学 , 精通各体 。 康里夔夔以草书闻名于世 , 其代表作品的信札笔法随性而又不缺乏章法 , 精彩文雅又具落落大方 。 颓退中现抬头之势

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国 , 朱元璋虽是农民百姓出生 , 但他没有嫌弃书法不大的作用 , 在历朝历代中十分推崇 。 在二百余年的明朝诸位皇帝中 , 几乎每位帝皇都十分喜好书法擅长书法 , 朝中大臣相继模仿 。 尤其注重学帖 , 致使明朝的书帖最为兴盛 , 且多以行楷为主 。

因当时八股文兴起 , 馆阁体随之产生 , 其产生与理学关系很是密切 , 也具有一定的道学风气 。 但其字体非常方正平庸 , 笔法单一无生命力 , 似有一种压抑本性之气息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文征明的小楷书法)

对书法造诣颇深的人物有:唐寅、文征明和董其昌等代表 , 其中文征明的小楷造诣甚高 , 《琴赋》最具代表 , 沉实劲道 , 精练有法 , 哪怕至垂暮之年 , 其笔力仍旧历久弥新 , 归功于一生时刻谨记儒家之中庸之道 , 不骄不躁 。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 , 本以为书法也是日暮途穷 , 然而非也 , 书法却呈现中兴的局面 。 至唐宋之后 , 书法的发展有江河日下之势 , 喜得清王朝一带涌现诸多拯救书法界的书家 。 这数不胜数的书家有傅山、邓石如、何绍基、郑板桥诸如此类等等 。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唐至清代博采众长的璀璨文明演变过程// //

(郑板桥书法)

最具怪异的书家当属郑板桥莫属 , 早年勤奋专注学书 , 临摹各家字体 , 均达到神似的地步 。 后期以'六分半书'为体 , 世人皆称'板桥体'独领风骚 。

自魏晋之后 , 书体进入到自觉发展的阶段 , 书家多如牛毛 , 他们引领一个朝代甚至一个时代的艺术审美 。 书法历经三千余年 , 仍生机勃勃 , 永不磨灭 。